电动汽车模块化动力电池组的低温预热分析∗

2021-04-06 07:13
舰船电子工程 2021年3期
关键词:环境温度电池组单体

(西南交通大学先进驱动节能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成都 610031)

1 引言

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电池组在其行驶时为其提供动力,它在保证车的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当锂电池在环境温度很低的情况下使用时,其内部的电解液粘度增大,活性也有所降低,电池自身的容量会减小,电池寿命缩短,最终导致整车性能衰减,极端低温下车辆无法启动。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凸显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对锂电池低温预热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1~2]。

目前,锂电池低温预热的方式大体上可以归结成两类:内部加热和外部加热[3]。内部加热主要有高/低频交流电加热,以及电池内部放电来进行加热。外部加热主要有电加热膜加热、热管加热、液体加热、PTC加热等方法[4]。这些方式各有特点,其中电加热膜加热在锂电池低温预热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加热膜形状尺寸可按需制作,电压与功率也可任意设计。其厚度薄,导热性良好,不加热时电池散热不受影响。重量轻,结构简单,占用空间极小,安装方便,可粘贴在电池表面[5]。本文针对此前已设计出的模块化动力电池组,增加低温预热功能,采用电加热膜加热的方式,来解决电池组在低温环境下预热的问题。

2 电池组预热初步方案

2.1 几何模型

此前已设计出的模块化动力电池组已经满足了良好的散热功能。该电池组是由216个磷酸铁锂单体电池来构建,该单体电池尺寸为205 mm(长)×148 mm(宽)×27 mm(高),标称容量为76 Ah,标称电压为3.2V,内阻0.6 mΩ,持续放电电流为1C,放电电流为100A,重量为1.65 kg。这些单体电池被平均布置在三个电池箱内,分别构成三个电池模块,每个模块里的单体电池摆放及安装方式相同,散热结构也一样。电池模块散热方式为风冷散热,汽车系统冷风通过分配阀均匀分配给三个模块。

图1是电池模块的三维结构图,模块长宽高分别是1367 mm×546 mm×300 mm,重量约120 kg。箱盖和箱体壁面为夹层是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夹层结构。箱盖上有8根内径为Ф90 mm且长度相同的风管,每根管均匀的开有9个小孔,在入风口同一侧设有8个出风口。初步预热方案在箱内底部铺设电加热膜,72块单体电池在电加热膜上的布局是8列9排。当电加热膜处于工作状态时,产生的热量会通过与其接触的电池底面传递到电池内部(图2)。

图1 电池模块的三维结构

图2 初步预热方案示意图

2.2 传热模型

为了对加热膜加热这种方式进行低温预热分析,需要建立低温预热数学模型。由于电池在低温预热过程中不进行充电和放电,所以电池的预热过程符合如式(1)所示的热平衡方程[6~7]:

式中:QH为加热元件产生的总热量(J);Qb为电池吸收的热量(J);Qba为电池与环境的交换热量(J);Qha为加热元件与环境的交换热量(J)。由于单体电池在预热时无充放电,这意味着在此期间电池本身不会产生热量,其吸收的热量是来源于电加热膜,因此,单体电池吸收的热量可以用如下的方程表示:

式中:mi为i号电池单体质量(g);Cpi为i号电池单体比热容(J·g-1·K-1);ΔTi为i号电池单体平均温度变化。

单体电池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这三种形式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电加热膜在工作状态下与单体电池底面的接触,这时主要通过热传导进行热交换,该过程符合傅立叶定律:

式中为热流密度矢量(W/m-2);λ为导热系数(W/(m·K));grad(t)为空间某点的温度梯度;为该点的等温线上的法向量。

对流是指流体进行宏观意义上的流动时,其各部分会存在相对位移,冷流体和热流体相互掺在一起,热量在这此期间会被传递的行为。热对流通常采用牛顿公式来计算,可以表示为[8]

式中:Φ为热流量(W);h为传热系数(W/m2·K);A为面积(m2);Tw为壁面温度(K);Tf为流体温度(K)。

在电池低温预热时,由热辐射这一方式来传递的热量很少,仿真计算时可以将其忽略不计。所以文中在对电池预热过程进行仿真计算时,主要考虑的热量传递方式有两种:热传导和对流[9]。根据前人对电池组热特性的实验和研究可以得知[10~11],磷酸铁锂电池的理想工作温度为20℃~35℃。但在低温下将电池组的温度预热至20℃没有实质性必要,既不节能也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电池性能,因此,根据山东大学邓雪莲[12]以及哈尔滨理工大学胡宸[13]对于电池组低温预热系统的研究,将文中电池组的预热目标温度设为5℃,且温差保持在10℃以内。

3 初步方案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3.1 初始条件

首先使用SolidWorks来建立电池模块初步预热结构的三维仿真模型,然后使用ANSYS Tran⁃sient Thermal对该模型进行网格划分以及求解。由于电池模块的几何模型很大,结构左右对称,且左右两部分的电池所处的环境条件相同,因此选取左半部分36块电池作为仿真的几何模型[14]。经验证,箱盖上的风管结构对电池低温预热效果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仿真求解时,设定一些假设条件:1)单体电池材料质地均匀,密度和比热容保持不变;2)电加热膜和电池热辐射影响小,不考虑这一影响[15~16]。此外,假设单体电池的导热系数在相同的方向上是相等的,不会被温度所影响。表1中列出的是单体电池、电热膜和空气这三种介质的热物性参数[17~20]。

表1 介质物性参数

热分析载荷与边界条件设定:环境温度是-15℃,预热时间是600s,空气与电池表面是对流。由于厂商推荐的的锂电池加热膜功率密度范围是0.1-0.4W/cm2,因此本文根据实际条件将电池底面热通量设为0.2W/cm2。

3.2 仿真结果

边界条件设定完成之后进行求解,得到了初步预热方案的仿真结果(图3)。分析仿真结果可以发现,电池的温度最高可至5℃,最低是-15℃。未达到预热目标温度5℃,且温差为20℃,远远超过规定的10℃。电池上半部分的温度最低,距离电加热膜较近的下半部分温度较高。这是因为电池只通过底面和电加热膜接触,接触面积太小,通过热传导传递给电池的热量太少,此外,电池高度大,热量传递到电池上端的速度太慢,电池上半部分几乎没有热量传入,造成了电池上下两端温差过大的结果,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电池的低温预热结构。

图3 初步预热方案速度分布图

4 电池组预热改进方案及仿真分析

4.1 改进方案

通过对初步预热方案仿真结果的分析可知,预热过程中电池与电加热膜接触面积太小,热量传递距离远导致电池预热效果不好。因此提出改进方案:电加热膜的位置上由铺设在箱底改为粘贴在电池两侧面,研究分析改进后的预热效果,改进后的几何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改进预热方案示意图

4.2 仿真分析

使用改进预热方案中的几何模型进行仿真求解,边界条件设定为:环境温度为-15℃,预热时间为600s,与电加热膜接触的电池侧面热通量为0.2W/cm2。图5是改进预热方案的仿真结果,分析该图可以得知,电池的温度最高可至22.7℃,最低是14.7℃,温差8℃。在相同环境条件、预热时间和热通量下,与初步方案相比,改进方案的预热效果提升了许多。

图5 改进预热方案速度分布图

由于最低温度是14.7℃,高出目标温度5℃较多,可以推断,改进方案的预热时间不需要600s就可以达到预热目标温度。继续对改进方案进行仿真求解,最终发现预热时间为408s时就可以达到目标温度,温差降低至6℃(图6)。由此可知,改进方案不仅能提升温度的均匀性,还能缩短预热时间。

图6 预热时间为408s时速度分布图

4.3 不同环境温度加热效果分析

在实际情况中,电池会面临各种低温环境,为了对改进方案的预热效果进行更全面的研究,增加了对环境温度分别为-20℃、-10℃、-5℃时的预热效果的分析。通过大量的仿真计算,得到了电池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预热至目标温度所需的时间(图7)。分析该图可知,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0℃、-15℃、-10℃、-5℃时,预热至目标温度所需时间分别为 507s、408s、311s、215s。即环境温度越高,达到预热目标温度所需时间越少。因此,面对或高或低的环境温度,使用时应该灵活地调整电池预热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功耗。图8反映的是不同环境温度下温差的变化情况,分析该图可知,预热时间在600 s内的情况下,在这四种温度下,温差随预热时间变化的趋势几乎相同,都是随着预热时间的增大而增大。表明了在一定的时间内,预热时间缩短对提高温度均匀性是有利的。

图7 不同环境温度下预热时间柱状图

图8 不同环境温度下温差变化折线图

5 结语

1)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工作工作时,会导致活性降低,电池寿命缩短。经验证,本文提出的使用电加热膜来预热电池的方案是有效的。在初步方案中,电加热膜铺设在箱底,预热600s后,电池的最低温度为-15℃,未达到预热目标温度,温度的均匀性差。改进方案中,将电加热膜粘贴在电池两侧面,增大加热面积,在408s就能达到预热目标温度,缩短了预热时长,改善了温度均匀性。

2)在一定的预热时间范围内,不同环境温度下电池温差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趋势几乎相同,都是随预热时间的增大而增大。说明仅延长预热时间不能有效改善温度均匀性。此外,电池所处的环境温度越高,预热至目标温度所需时间越短。应根据环境温度合理调整预热时间,避免预热时间及能源的浪费。

猜你喜欢
环境温度电池组单体
环境温度对汽车行驶阻力的影响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布置效率提升方法
填充电池组的耐撞安全性
锂离子电容器自放电检测方法研究
液压单体支柱井下现场修复技术应用
论工况环境温度对风压传感器精度的影响
荣威混动e550高压电池组电芯压差过大
美国 风暴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新生儿存活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