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中期血清学四联产前筛查与诊断结果分析

2021-04-06 09:11杨建林潘俊希鲁玲张兰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唐氏高风险三体

杨建林,潘俊希,鲁玲,张兰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云南 昆明 650032)

出生缺陷是指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先天性发育不足,出生后表现为身体结构、功能、代谢异常,其中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是导致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1]。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是最常见的非整倍体常染色体疾病,发生率约为1/400~1/1500,出生率约为1/600~1/800,发病率与母亲年龄、既往生育史相关[2-4]。DS表型特征主要有智力障碍、身材矮小、肌张力低下、运动发育迟缓、特殊外貌、先天性心脏病、胃肠道畸形、听觉和视力障碍等,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白内障、阿尔茨海默氏病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6]。大部分在5岁前死亡,平均寿命只有20岁左右,采取必要医疗技术治疗生理缺陷,及早的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寿命到55岁[7]。

中国每年约有90万例新生儿发生出生缺陷,严重的影响我国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出生缺陷是造成我国围产儿死亡和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8]。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建立三级预防体系,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依旧严峻。患儿的出生给社会以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采取产前筛查预防出生缺陷是非常有必要的[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9965例孕妇,超声确定胎儿正常存活并且孕周要求15~21+6W,孕妇知情同意并认可筛查的局限性,双胎、多胎、双胎一胎停育不在检测范围。

1.2 方法 超声确定胎儿孕周在15~21+6W,采集孕妇出生日期、体重、糖尿病、孕产史等信息,签署知情同意书,抽取空腹孕妇外周血3~4 ml,采用贝克曼ACCESS 2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定量检测孕妇血清AFP、总β-HCG、uE3、INH A。室内质控品购买自伯乐公司,检测系统每年校准一次,室内质控变异系数要求CV<5%,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腾程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分析软件(V1.1)结合孕妇的生化标志物、分娩年龄、体重、IVF、糖尿病等信息计算胎儿罹患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缺陷的风险度,唐氏综合征截断值:1/300、18三体综合征截断值:1/334、神经管缺陷截断值:AFP≥2.0 MOM。唐氏综合征、18三体高风险的孕妇,建议进行羊水穿刺确诊,神经管缺陷高风险的孕妇建议行超声检查,低风险孕妇正常产检。孕期B超提示胎儿异常软指标(如鼻骨缺失、四肢短小等),依旧建议进行羊水穿刺排查胎儿染色体。

1.3 随访 本院羊水穿刺的孕妇随访查阅羊水穿刺结果,本院分娩的孕妇可通过医院病历系统进行回访,外院分娩孕妇通过电话进行回访,并对胎儿出生后健康情况进行回访登记,

2 结果

2.1 筛查结果 9965例筛查的孕妇中,平均年龄29.03岁,平均孕周17+3W。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502例,筛查阳性率5.09%。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17例,筛查阳性率0.17%。神经管缺陷高风险289例,筛查阳性率2.90%。预产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唐氏高风险144例,筛查阳性率20.60%,18三体高风险7例,筛查阳性率1%,神经管缺陷高风险24例,筛查阳性率3.4%。预产年龄小于35岁的孕妇唐氏综合征高风险358例,筛查阳性率3.86%,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10例,筛查阳性率1‰,神经管缺陷高风险265例,筛查阳性率2.80%。年龄≥35岁的孕妇筛查阳性率高于≤35岁的孕妇,见表1。

表1 筛查结果

2.2 确诊结果 9 965例孕妇中确诊。其中12例DS,4例18三体综合征,2例克氏综合征,1例罗伯逊易位,3例神经管缺陷。四联筛查共筛查出唐氏综合征10例,检出率83.3%(10/12),唐氏综合征漏筛2例,筛查风险值分别为1/304和1/2164,2例病例胎儿超声均提示鼻骨缺失。18三体和神经管缺陷未有漏筛,检出率100%。确诊为唐氏综合征的胎儿孕中期超声有5例提示鼻骨缺失,发生率42.0%,其中一例超声提示右耳墩畸形且无耳道。确诊孕妇平均预产年龄35.5岁,确诊为唐氏综合征的孕妇血清AFP MOM值范围为0.47~1.55,平均值为0.93,总β-hCG MOM值范围为1.24~4.84,平均值为2.87,uE3MOM值范围为0.31~1.06,平均值为0.74,INH A MOM值范围为1.70~4.35,平均值为2.70。确诊DS的标志物变化与文献报道一致。见表2-4。

表2 唐氏综合征确诊结果

3 讨论

产前筛查是降低出生缺陷的有效手段,由于区域差异以及经济情况不同,孕中期血清产前筛查主要有二联、三联、四联,检出率在60%~87%之间,四联对唐氏综合征胎儿检出率82%~87%[10]。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孕育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就随之增高,本文高龄孕妇(≥35岁)确诊率高于预产年龄(<35岁)的孕妇,与文献报道一致。本文中还检出2例XXY和1例平衡易位,说明筛查对其他染色体非整倍体也有提示作用。

多种因素影响产前筛查的结果,孕妇信息的准确性、基础疾病是主要的原因。其中计算孕周的超声参数头臀长(CRL)、双顶径(BPD)存在的误差,可以导致假阴性结果,唐氏综合征风险值为1/304的病例,超声重新校准孕周后,风险值校正为1/153,将检出率提升为91.6%,妊娠早期(<14周),头臀长是确定孕周的最好指标,使用头臀长(10 mm~84 mm)确定孕周较为准确[11],妊娠中晚期超声确定孕周,需要联合考虑双顶径、头围、腹围和股骨长度等四项参数[12],因此孕早期采用头臀长(CRL)参数计算孕周比中晚期采用双顶径(BPD)计算的孕周准确度要高。中孕期检测的四项指标,由胎盘或胎儿合成分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母亲血液,孕期母体基础疾病、胎盘疾病、胎儿发育不良都会导致生化指标异常,影响产前筛查的结果。母血清一项或多项生化指标异常,反映胎儿、胎盘、母体异常,如果不加以干预则可能发展为不良妊娠结局[13]。AFP对胎儿的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胎死宫内等都有较好的预测作用,HCG对异位妊娠、滋养层细胞疾病(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等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作用,uE3对胎盘功能、胎儿生长情况有监测作用,抑制素A对易位妊娠、子痫前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都有预测作用[14]。

表3 18三体确诊结果

表4 其它染色体确诊结果

1997年Lo等发现母血中含有胎儿的游离DNA[15],孕7周以后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儿游离DNA的含量上升,并对胎儿游离DNA进行检测与分析,为胎儿非整倍体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研究显示[16],无创产前筛查对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的灵敏度分别为95.9%、86.5%、77.5%,特异性分别为99.9%、99.8%、99.9%,其敏感性、特异性与染色体核型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无创DNA虽然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较低的假阳性率,卫生经济学和不能筛查神经管缺陷等局限性,目前还是普遍采用血清学筛查,筛查高风险或临界风险再考虑无创DNA或羊水穿刺,减少羊水穿刺对胎儿和产妇的创伤[17]。

猜你喜欢
唐氏高风险三体
对于唐氏筛查,孕妇应该知道这些事
上海市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
唐氏筛查,你了解多少?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唐氏筛查,你了解多少?
刘慈欣《三体》将由亚马逊投资拍摄
《三体》中的物理学
高风险测试对英语学习的反拨效应研究
《三体》获雨果奖
迎接高风险的用水时代——读《大水荒:水资源大战与动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