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22、IL-17水平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

2021-04-06 09:11谢中兰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资料炎症血清

谢中兰

(商丘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河南 商丘 476000)

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主要以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为主,经规范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1]。但研究指出,部分AECOPD患者经规范治疗后仍会出现疾病进展,预后较差[2]。因此,分析AECOPD患者经药物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尤为重要。作为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2可通过调控免疫应答反应,参与炎症反应[3]。IL-17为趋化因子诱导辅助T17细胞而产生,可诱导中性粒细胞聚集,促进炎症反应[4]。而报道显示,AECOPD的发生、进展主要与炎症反应程度有关[5]。结合IL-22、IL-17与AECOPD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的关系,推测血清IL-22、IL-17水平可能与AECOPD患者治疗预后有关。基于此,本研究就血清IL-22、IL-17水平与AECOPD患者预后的关系做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商丘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经规范治疗预后不良的AECOPD患者资料,纳入预后不良组;选择同期医院收治的40例经规范治疗预后良好的AECOPD患者资料,纳入预后良好组。纳入标准:⑴COPD符合《内科学》[6]中相关诊断标准;⑵咳嗽、呼吸困难症状加重,痰量增多;⑶经胸部影像学检查确诊;⑷全部患者均接受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⑸临床病历、实验室资料完善。排除标准:⑴合并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等其他肺部疾病;⑵合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恶性肿瘤;⑶患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⑷合并其他部位或全身性感染;⑸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衰竭;⑹发生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⑺入组前接受过抗生素、免疫制剂等相关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见表1。

1.2 基线资料收集 仔细查阅患者病历资料,统计患者年龄、性别(男、女)、COPD病程、合并症(糖尿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随机血糖≥11.1 mmol/L,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或/和舒张压≥90 mmHg,高脂血症:三酰甘油≥2.3 mmol/L或/和总胆固醇≥6.2 mmol/L)、吸烟史(既往吸烟>100根)、慢性阻塞性肺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分级[7][2级:治疗前行肺功能检查,50%≤第1s用力呼 气 容 积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1s,FEV1)占预计值%<80%,3级:30%≤FEV1%<50%,4级:FEV1%<30%]。

1.3 血气分析检测方法 治疗前采集患者2 ml桡动脉血,抗凝处理后,使用血气分析仪(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测定动脉血氧分压(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2)、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

1.4 血清检测方法 治疗前采集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10 min(转速3000 r/min,离心半径30 cm),留取血清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22、IL-17水平,试剂盒购自武汉伊莱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5 预后评估方法 通过门诊随访至少3个月,并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7]评估患者预后:症状反复出现、气流阻塞进行性加重,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则判定为预后不良。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采用Shapiro-Wilk正态分布检验计量资料的正态性情况,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独立样本t检验行组间比较;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P25,P75)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各因素对AE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IL-22、IL-17水平对AECOPD患者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AUC<0.5无价值,0.5≤AUC<0.7价值较低,0.7<AUC≤0.9价值中等,>0.9价值高;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 预后不良组GOLD分级高于预后良好组,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清IL-22、IL-17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

2.2 各因素对AECOPD患者经药物治疗预后的回归分析 将AECOPD患者经药物治疗预后情况作为因变量(1=预后不良,0=预后良好),将2.1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变量赋值说明见表2),经单项logistics回归分析后,将P值放宽至<0.1,纳入符合条件的因素(GOLD分级、PaCO2),行多项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GOLD分级高、PaCO2水平高、IL-22高表达、IL-17高表达是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说明

表3 各因素对AECOPD患者经药物治疗预后的回归分析

2.3 血清IL-22、IL-17水平对AECOPD患者经药物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 将血清IL-22、IL-17单独及联合检测作为检验变量,将AECOPD患者经药物治疗预后情况作为状态变量(1=预后不良,0=预后良好),绘制ROC曲线,见图1,结果显示,血清IL-22、IL-17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AECOPD患者经药物治疗预后不良的AUC>0.70,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当各指标cut-off值分别取57.135 ng/ml、289.480 pg/ml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见表4。

表4 血清IL-22、IL-17对AECOPD患者经药物治疗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图1 血清IL-22、IL-17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AECOPD患者经药物治疗预后不良的ROC曲线

3 讨论

研究指出,采取规范化药物治疗AECOPD,虽能减少疾病急性发作次数,缓解临床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会由于炎症反应控制不理想,进一步加重肺泡组织受损程度,不利于肺血管重建,进而加重气流受限,增加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影响患者预后[8]。因此,对AECOPD患者经药物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GOLD分级是评估AECOPD患者气流受限的重要指标,可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9]。PaCO2偏高提示患者体内存在CO2潴留,提示AECOPD患者可能发生呼吸下酸中毒,病情程度较重[10]。但GOLD分级易受肺容积、支气管扩张、心脏功能等因素影响;PaCO2升高也可见于哮喘发作、肺不张、颅脑损伤等疾病。两者对AECOPD患者经药物治疗预后的评估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寻找更加敏感、客观的指标预测患者预后十分必要。

IL-22为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s,Th)22分泌的细胞因子,已被证实与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11-12]。IL-17主要由Th17分泌,与IL-17受体结合后,可促进中性粒细胞活化,加重炎症浸润程度[13]。结合上述IL-22、IL-17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推测血清IL-22、IL-17水平可能与AECOPD患者经药物治疗预后不良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血清IL-22、IL-17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初步推测血清IL-22、IL-17水平可能与AECOPD患者治疗预后有关,且进一步经回归分析证实,说明血清IL-22、IL-17水平异常可能是AECOPD患者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可能为:IL-22表达升高可通过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通路进行信号传导,促使白细胞向病变部位募集,进而加重患者的炎症反应,影响患者预后[14]。此外,IL-22还能够对粘液细胞化生起到诱导作用,对气道平滑肌细胞产生刺激,进而导致气道狭窄,影响患者呼吸功能,导致疾病进展[15]。但也有研究指出,IL-22可通过抑制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减轻机体炎症反应[16]。说明IL-22具有促炎、抗炎双重机制,但本研究中并未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本研究中样本量较少有关,未来可针对IL-22的双重机制进行进一步探讨。IL-17表达升高后,可与IL-17受体结合,促使黏附分子、集落刺激因子大量释放,导致中性粒细胞募集,引起组织内炎症浸润,进而损伤肺组织、支气管,影响患者预后[17]。另外,IL-17还会促使多种炎症因子释放,如集落刺激因子、IL-6、IL-8等,导致气道平滑肌增生,并影响气道纤维结缔组织重构,加重气道纤维化,导致气道狭窄,影响患者肺通气功能,进而影响预后[18]。

最后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IL-22、IL-17水平及两者联合检测预测AECOPD患者治疗预后的AUC>0.80,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两者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最高;当各指标cutoff值分别取57.135 ng/ml、289.480pg/ml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说明治疗前血清IL-22、IL-17水平不仅AECOPD患者预后有关,还可能是AECOPD患者经药物治疗预后不良的风险因子。因此,临床可在疾病早期对患者血清IL-22、IL-17水平进行检测,针对指标水平异常升高的患者,可采取两种或以上抗生素联合使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加强抗感染治疗,或使用中药制剂,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AECOPD患者治疗预后与血清IL-22、IL-17水平存在一定关系,未来临床可考虑通过检测患者血清IL-22、IL-17水平,对预测患者治疗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资料炎症血清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Party Time
PAIRS & TW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