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与ALT、WBC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2021-04-06 09:11贾雅莉李杨要静宋丽丽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雷公藤肾功能肾病

贾雅莉,李杨,要静,宋丽丽

(开封市人民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

雷公藤多甙是卫茅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的提取物,在糖尿病肾病[1]、原发性IgA肾病综合征[2]、原发性肾病[3]、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小球肾炎[4]等肾病治疗中的得到应用,具有减少蛋白尿、抗肿瘤、免疫抑制、抗炎等作用。其中,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早期症状以尿蛋白为主,中期易发生水肿,部分患者严重时伴有肾功能进行损伤,增加糖尿病患者的痛苦,降低其生存质量。近年来,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危害巨大。我院将雷公藤多甙片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治疗,有效控制病情,但是可能导致白细胞减少。为探究雷公藤多甙片与糖尿病肾病患者ALT、WBC异常的相关性,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雷公藤多甙片分为两组,分别对照组(n=42,给予疾病常规基础治疗)、雷公藤多甙片(n=48,在常规基础治疗上给予雷公藤多甙片)。对照组性别:男26例、女18例;年龄范围42~65岁(58.65±8.68)岁;糖尿病病程1~17年(8.45±0.65)年;体重指数(23.58±1.25)kg/m2。雷公藤多甙片组患者性别:男29例、女19例;年龄范围40~65岁(57.65±8.51)岁;糖尿病病程1~18年(8.50±0.69)年;体重指数(24.06±1.21)kg/m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较为接近(P>0.05)。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临床诊断及表现符合《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5]中相关标准;本次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年龄介于18~65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24 h尿蛋白量<3 g;患者知情本次研究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合并免疫性或血液系统疾病者;发生酮症酸中毒或肾功能不全者;有急性感染或创伤者;精神状态异常者;因各种原因需要肾脏替代治疗者。

1.3方法 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详细为患者及家属普及糖尿病肾病知识;积极协助患者控盐,坚持低盐饮食,补充优质蛋白质,按照个体化原则,注重热量补充,为患者制定食谱;积极指导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按照患者血压,尽量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同时控制血糖,设立目标空腹血糖控制在3.9~7.0 mmol/L范围内、餐后2 h血糖则控制在4.4~9.0 mmol/L范围内为宜;及时纠正贫血,实施降脂治疗等。对照组患者口服缬沙坦(出自于北京诺华制药公司),80 mg,每日口服1次。

雷公藤多甙片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给予雷公藤多甙片(10 mg/片,浙江得恩德制药有限公司)1~2 mg/(kg·d),治疗3个月[6]。

1.4 观察指标

1.4.1 疗效评估标准 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相关标准作为参考,分为显效、有效及稳定、无效四种评估标准,其中临床症状疾病降低≥60%说明显效;若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且检查结果显示肾小球过率增加≥15%表示有效;若患者临床症状积分降低<30%、且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或增加<15%提示为稳定;若临床症状无改善且有加重趋势,血肌酐结果显示增加表示无效。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

1.4.2 肾功能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1.4.3 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因子水平 检查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采取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参考李光伟[8]教授计算方式,按照ISI=1/FPG*Fins实施评估。炎症因子主要分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其中IL-6、TNF-α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RP经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

1.4.4 对比两组患者ALT、WBC水平及异常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工具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比如IL-6、TNF-α)用(±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雷公藤多甙片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5.83%vs 78.5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2.2 两组患者肾功能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对比

2.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对比 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炎性因子

2.4 对比两组患者ALT、WBC水平及异常情况 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患者ALT、WBC水平及异常情况

3 讨论

国内外均有文献提示,糖尿病肾病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因素,占有比例约45.6%[9-10]。大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应激反应,使得机体炎症加重,出现相关并发症,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部分情况下,肾脏中固有的细胞会参与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会进入患者的肾脏内,导致患者炎症加重[11]。

雷公藤多甙片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5.83%vs 78.57%)。而且雷公藤多甙片组Scr、BUN、UA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eGFR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能够控制病情恶化,保护肾功能,与既往研究[12-13]一致。机制在于,雷公藤多甙能直接抑制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产生,如抑制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增殖,减少抗体生成,抑制补体生成、活化剂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合成作用有关,且与其能逆转足细胞损伤,恢复足细胞骨架结构和相关的分子表达等作用有关[14-15]。本次研究中,经1个疗程治疗后,雷公藤多甙片组炎症相关因子(IL-6、TNF-α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原因在于,雷公藤多甙片具有抗炎效果。雷公藤多甙片组治疗后ALT水平较治疗前提高,WB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而且ALT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WB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ALT、WBC异常分别为1例、2例,雷公藤多甙片组ALT、WBC异常分别为16例、18例。这提示,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能够控制病情恶化,可能存在ALT、WBC异常情况。其中白细胞减少机理在于:⑴糖尿病肾病患者厌食,腹泻造成叶酸、维生素B12及蛋白质的缺乏,以致全身营养不良,从而致粒细胞生成不足、成熟及释放障碍,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营养不良基础上用有骨髓抑制作用的雷公藤多甙、更易致白细胞减少[16];⑵严重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能合并高血压、充血性心衰等多种疾病,使体循环瘀血,而影响肝脏功能,使药物代谢障碍。排泄代谢障碍均使血药浓度增加,从而加大了雷公藤多甙对骨髓的毒性作用,抑制白细胞的增殖和成熟,造成白细胞的减少[17]。

综上所述,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能够控制病情恶化,保护肾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但是可能存在ALT、WBC异常情况。

猜你喜欢
雷公藤肾功能肾病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雷公藤药材及制剂雷公藤多苷片中7个质控成分
糖尿病背后的“隐形杀手”——糖尿病肾病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不同炮制方法对雷公藤中雷公藤内酯甲和雷公藤甲素的影响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绝经前不宜服用雷公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