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滋养

2021-04-06 04:30唐元祯
青年文学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借鉴形象题材

摘  要:侗族作家苗延秀的创作题材大多数来源于民间。他对民间文学的吸收使其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文学作品。本文主要以苗延秀的长诗《大苗山交响曲》中的体裁、人物形象和题材受民间文学的滋养进行研究。研究其如何对民间文学中的体裁、人物形象和题材进行加工,从而创作出被称为其代表作的《大苗山交响曲》。对《大苗山交响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苗延秀创作的了解以及民间文学是如何影响着作家文学。

关键词:苗延秀;《大苗山交响曲》;形象;借鉴;题材

作者简介:唐元祯(1996.2-),男,苗族,贵州黔南人,北方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5-0-02

作家文学的发展大多离不开民间文学的滋养,例如屈原的《离骚》、《九歌》等作品的形成与当时楚地的民间祭祀歌谣分不开。新中国成立后,受民间文学滋养的作家层出不穷,侗族作家苗延秀从小就受到侗族民间文学的熏陶,其创作植根于民族沃原之中,有丰厚的生活基础。解放后,苗延秀曾在苗族地区工作,在他的《大苗山交响曲》前记中写到:“我与当时苗族的领袖人物杨文贵同志,带一个由苗族战士组成的连队,在贵州边界大苗山的平峁剿匪。”[1]剿匪期间,苗延秀与当地苗族人民共同生活,并肩作战,对苗族人民生活十分熟悉。他感受到苗族人民勇敢作战的精神和现实生活的艰苦,产生了为苗族人民歌唱的愿望,写出了歌唱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作品,也就是他的代表作《大苗山交响曲》。

一、“嘎别福歌”形式的继承

苗延秀的《大苗山交响曲》主要采用苗族“嘎别福歌”的说唱形式,这种说唱形式是苗族人民生活中最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主要流传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地区,其主要特点是韵散结合。“嘎别福歌”散文部分主要讲述故事情节,韵文部分以唱的形式进行表达。其主要内容是歌颂青年男女纯洁的爱情,体现出苗族青年对自由恋爱和婚姻自主的向往,对现实生活中不良倾向的批评,表扬社会上英勇斗争的好人好事,以及婆媳和前娘后母之间的关系,揭示人生哲理,以及破除迷信、移风易俗等等。《大苗山交响曲》中传奇性的故事内容,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化、群众化的特点,更容易在群众里流行。

“嘎别福歌”的散文部分主要是介绍故事情节,例如苗族“嘎百福歌”作品中有:“从前,有一个年轻人名叫沙略,他的妻子叫汪里。有一天沙略吃了早饭后上山干活去了,媳妇就对婆婆板起面孔,不给婆婆饭吃,还要逼婆婆上山干活。”[2]这是对故事情节介绍,类似于开场白,交代故事的起因,为下文的韵文部分作铺垫。散文部分在整个过程中时有出现,但是内容不多,主要起到说明作用。韵文部分则以唱的形式进行表达。韵文句数可多可少,内容可长可短,但是大多数都有规律,一般是以五言、六言为主,最后一个音节押同一个调,如:

“Bangx dlol laib hxut dies,

Bangx dlol nos dot jas,

Bangx dlol jef sait mais,

Dangl dail lul dot das,

Xangs nongl wil hsent sos,

Kub naix lul xuk zas,

Yis naix lul xuk nangs,

Mongx xangs wil ait deis?”[3]。

苗延秀在创作《大苗山交响曲》时,既保存其说唱结合、韵白相间、故事性强的特点,同时又克服了它过于拘谨和呆板之间的不足,变为比较舒展和自由,以利扩大篇幅容量,表现出更为丰富的社会内容。苗延秀在《大苗山交响曲》前记中写到:“这是我初次尝试吸取我们大苗山少数民族弹琵琶时有说有唱的民间故事形式很通俗地来写,全然保留与发扬苗族民歌及民间故事那些基本特点……反映在苗族民歌里那种平稳、健康、奔放的感情。其次,由于苗族人民居住深山僻野,艰苦的生活所培养的勤劳、纯朴的性格,反映在民歌里的那种感情纯真、语言朴素而不受一般诗词韵律限制的口语自由诗等等特点,我都完全保留和扩展起来,与我的作品融为一体”[4]。

在“嘎别福歌”当中,说与唱各司其职,说白部分用于单纯的故事情节叙述。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心理,表达思想感情,在长诗《大苗山交响曲》中,苗延秀扩大了说白功能,既叙述故事情节,又刻画人物,描写环境,还进行了抒情。如写兄当与别烈因敌人挑拨而被乡亲们疏远。在对兄当与别烈被孤立时的描写,苗延秀将叙事、写景和抒情三位一体,表现出兄当与别烈所面临的困境。在《大苗山交响曲》唱的方面,语言不受传统诗歌韵律的限制,表现出口语化、散文化的特点。

二、典型人物形象的借鉴

《大苗山交响曲》以流传在大苗山地区的民间长歌《配莉与雄当》和民间英雄故事作为蓝本。其中最典型的人物是兄当与别烈,这两个人物来源于民间故事,在许多故事中都有他们的原型,例如苗族民间故事《亚当与阿相》和《亨雄与帕利》等。苗延秀对人物形象的借鉴主要体现在对爱情长歌《配莉与雄当》中人物形象的借鉴,以及流传于大苗山地区苗族英雄人物形象的借鉴。

在《大苗山交響曲》中,苗延秀将《配莉与雄当》中的雄当与配莉化身为兄当与别烈。兄当对美的要求很高,他认为美是不应该存在缺陷的。在面对恋人从棺材里醒来,他害怕、恐惧与不安。他反对不合理的传统习俗,不给舅爷牛头钱,让别烈与家人断绝关系。别烈是一个多才多艺,性格开朗的姑娘。拉鼓场上,她主动与兄当说话,与兄当交换定情信物。在亲情与爱情上,别烈选择了爱情。在《配莉与雄当》中配秋是个恶毒的姑娘。雄当拒绝配秋,她为报复雄当,去与雄当母亲说配莉是押变。雄当母亲害怕配莉是押变,拒绝雄当与配莉在一起。配秋又去与配莉母亲说雄当的坏话,导致配莉母亲也拒绝他们在一起。在《大苗山交响曲》中,兄当去见的第一个姑娘人很好,与《配莉与雄当》中的配秋形成鲜明好与坏的对比。在《配莉与雄当》中,卖东西的小贩真心帮助雄当。而配秋人物形象险恶的一面被苗延秀借鉴到《大苗山交响曲》中卖东西小贩的身上,为接下来写苗族民间英雄人物形象的出现埋下伏笔。

在《大苗山交响曲》中,苗延秀还借鉴了苗族民间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他善于聆听与收集民间故事。在《大苗山交响曲》中英雄人物的选择上,苗延秀选择了流传在大苗山地区的苗族民间故事中的英雄作为形象借鉴,即:“苗山有个英雄,……苗山又得到自由、幸福、解放。”[5]这位英雄为苗延秀的《大苗山交响曲》提供了人物形象借鉴。在《大苗山交响曲》中,兄当是苗寨的守护神,保护苗寨人民,让父老乡亲过上幸福的生活。他是从民间故事、传说以及民歌里走出来的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很受苗族人民欢迎的民间故事人物,他在民间故事中的各种传说受到苗族人民的广泛好评。这为苗延秀的《大苗山交响曲》提供了非常典型的人物形象,这正是民间文学人物形象影响作家创作的生动个案。

三、创作题材的广泛影响

侗族作家苗延秀的创作题材既有取自现实生活,又有取自民间传说、故事等。他从小就喜欢听侗族老人讲过去的故事,参加工作后,他深入挖掘苗族民间故事资源,《大苗山交响曲》就是苗延秀基于苗族民间爱情故事和民间英雄故事题材而改编的成功之作。

在《大苗山交响曲》中,兄当与别烈的爱情是其中一条主线。在苗族地区,孩子一旦成年就可行歌坐月,谈婚论嫁。苗延秀创作《大苗山交响曲》时以苗族民间长诗《配莉与雄当》为素材之一进行创作。《配莉与雄当》主要讲述了配莉与雄当的爱情故事。雄当是个才艺出众的苗族青年,在他看来,只有最漂亮的姑娘才能配得上他。他热爱劳动,忙于耕作,闲暇时就周围的苗寨寻找漂亮的姑娘,但依旧没有能让他心动的。最后是卖东西小贩帮助他找到了配莉。配莉与雄当结了婚,在他们看来爱情高于亲情,要打破一切不合理的陈规陋习,即使遭到反对,他们也不为之动摇。苗延秀以此为创作题材之一,创作出长诗《大苗山交响曲》中兄当与别烈的爱情故事。

另一条主线以苗族民间英雄故事为蓝本进行创作,这也是长诗中最主要的部分。在大苗山地区流传的苗族民间英雄人物的故事为苗延秀创作《大苗山交响曲》提供了借鉴。苗延秀把大苗山地区民间英雄的形象放置到《大苗山交响曲》中兄当身上,使在长歌《配莉与雄当》中只具有苗族青年气息的雄当被借鉴到《大苗山交响曲》之后又具有了英雄人物的气息。苗延秀以流传在大苗山地区的英雄人物为故事蓝本,使作品《大苗山交响曲》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贴近大苗山地区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审美。

苗延秀将民间长歌《配莉与雄当》中的雄当与苗族民间故事中的英雄两者的人物形象汇集于兄当身上。从《大苗山交响曲》可看出两个若不想干的人物,在苗延秀的笔下却能完美结合,成为一部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突出展示了苗延秀对于苗族民间长歌和民间故事中人物形象的把握。通过自己对苗族民間故事的了解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再次将流传于大苗山地区的苗族英雄人物展示在文本当中,这即是对民间故事的继承,也是对民间故事的发扬,有利于民间故事长久流传与保存。

结语:

苗延秀的《大苗山交响曲》继承了苗族“嘎百福歌”的说唱形式,以流传在大苗山地区的苗族民间长歌《配莉与雄当》和苗族民间英雄的故事为主线进行创作。他在创作《大苗山交响曲》时对故事内容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同时也融入了许多苗族元素使长诗更加贴近苗族人民的现实生活。在《大苗山交响曲》中,苗延秀运用流传于大苗山地区苗族民间英雄的故事进行创作,体现出苗延秀对苗族民间英雄的歌颂和赞扬。苗延秀借鉴民间长歌《配莉与雄当》进行创作,体现出对不合理婚姻现象的抨击,歌颂自由恋爱。他对民间故事和长歌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改造,并加以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创作出《大苗山交响曲》。综上所述,可看出苗延秀在创作《大苗山交响曲》时,善于运用民间文学资源,从体裁、人物形象、题材等方面吸取养分,使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注释:

[1]蒙书翰、白润生、郭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 苗延秀 包玉堂 肖甘牛研究合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3页。

[2]李天翼、李锦平:《苗族民间文学经典作品选读》(中部方言),贵州民族出版社,2015年,第133页。

[3]李天翼、李锦平:《苗族民间文学经典作品选读》(中部方言),贵州民族出版社,2015年,第135页。

[4]蒙书翰、白润生、郭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 苗延秀 包玉堂 肖甘牛研究合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5页。

[5]蒙书翰、白润生、郭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 苗延秀 包玉堂 肖甘牛研究合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2页。

参考文献:

[1]苗延秀.大苗山交响曲[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4.

[2]李天翼,李锦平.苗族民间文学经典作品选读[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5.

[3]王俊.苗族曲艺──百福歌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浅析[J].中国音乐,1999(01).

[4]肖甘牛,覃桂清整理.哈迈 大苗山苗族民歌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5]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第二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蒙书翰,白润生,郭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 苗延秀 包玉堂 肖甘牛研究合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7]梁彬,王天若编.苗族民间故事选[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借鉴形象题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简述中国戏剧语言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借鉴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