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特色实践培养外来务工子女初中地理素养的研究
——以青岛西海岸新区外国语学校为例

2021-04-07 17:56庄静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磷虾文化节研学

◎ 庄静梅

地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将地理课堂从校园延伸到社会、自然,开展第二课堂。根据外来务工子女的特点和发展的需求,我校探索出一条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发展新思路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一、举办国际文化节,强化学生区域地理认知能力

开展校内国际文化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学生乐观积极、敢于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强化学生的区域地理认知能力。

我校国际文化节已经举行了八届,每届都围绕“国际”“文化”开设不同的主题,如“国家特色·服饰”“国家特色·舞蹈”“国家特色·花车巡游”“各国美食”等。活动组委会根据班级数量,分批次有计划地精选七大洲的代表国家,每个班级代表一个国家。活动前期,经过专业教师(地理、英语、计算机、语文等科目的教师)的培训,每个班级制作所代表国家的海报、展板、班级文化墙等,组委会进行等级评选。这一环节,通过学生自主搜集各个国家的资料——特别是特色地理资料——进行整合归纳,可以使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很大提高。

二、开展研学旅行,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外来务工子女来自天南海北,这也给地理教学带来了丰富的地理课程资源,如,在学习中国行政区划时,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户籍、祖籍等,继而引入新知。因为学生的地理原有认知经验不同,教师更能注重本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资源的开发,助力提升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地理思维能力,以西海岸新区乡土地理乃至青岛乡土地理的独特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思想情感。

我校每学期组织的研学旅行也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我校研学旅行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之一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出行路线以及参观路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怎样使用地图,学会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第二阶段是带着问题到目的地研学,如参观珠山森林国家动物园时,学生认识了“沙漠之舟”骆驼、“高原之舟”牦牛、狼、鸵鸟、梅花鹿、河马、犀牛、亚洲象和非洲象等动物,了解了它们的生长习性、适合生活的地区。继而思考下列几个问题:一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动物主要有哪些?牦牛的毛为什么厚而长、为什么体矮身健?二是生活在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动物有哪些?热带草原上的斑马、角马、长颈鹿等植食动物和狮子、猎豹等食肉动物为什么年复一年地大规模迁徙?三是分析澳大利亚为什么有袋鼠、鸸鹋等古老生物?而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大陆同样是被海洋包围,却没有这些古老动物,这又是为什么呢?南极洲的企鹅又是怎样适应酷寒、狂风的气候环境的……

还可以结合相关报道进行分析:如巴西曾发现500 多只企鹅尸体,经过解剖发现,大多数企鹅胃里没有残留食物;企鹅的食物以磷虾为主,磷虾对温度非常敏感,只要有0.5℃的改变,就会大大削弱它们的繁殖能力。过去40年里,磷虾遍布南极海域,如今,磷虾数量锐减80%,根据已有知识思考,导致磷虾锐减的两大原因是什么?……这样的研学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区域认知能力,还培养了综合思维能力,形成了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三、成立“模拟联合国”社团,形成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模拟联合国”主要让学生围绕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防灾减灾、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实践体验模联活动,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世界眼光、民族情怀、科学素养、人文底蕴”的国际人才。

该社团的学生首先上网搜集“联合国”成立的时间和背景、有哪些机构组织、这六大机构分别有哪些职能、联合国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联合国工作语言有哪六种、从报刊或网络上搜集有关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活动信息,通过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和交流,目的是对“联合国”这一国际组织有初步的了解,之后参加一系列的“模拟联合国大会”,如下所述。

1.世界环境日,“模拟联合国”社团的学生扮演各个国家外交官,针对世界气候变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然后由“各国外交官”围绕低碳生活撰写小论文,在校内发起倡议和活动:如少用甚至不用一次性筷子和贺卡的倡议,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节约和保护资源,爱护环境。

2.世界水日,“各个国家外交官”就家庭和学校用水进行调查,了解我们身边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还可以调查我校东侧江山路西侧岔河这条河流夏季发出恶臭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写成报告。

3.“一带一路”模拟联合国大会,旨在通过让学生扮演各个国家的外交官,关注国际政治经济问题,亲身感受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的伟大意义,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厚植爱国情怀。

综上所述,我校结合务工人员子女地理实践能力欠缺的现状,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如国际文化节、研学旅行、模拟联合国、实践作业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区域地理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还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人地协调观,养成了保护环境的习惯,强化了学生的地理素养。

猜你喜欢
磷虾文化节研学
磷虾真是“虾无敌”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南极磷虾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第三届广灵湿地文化节开幕
“美味”的磷虾
研学之旅
悦来动漫文化节震撼来袭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