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沟记

2021-04-07 14:29刘迎春
湖南文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火焰山农家乐

刘迎春

吐峪沟与木头沟,是分布在火焰山南北相对称的两条沟。在几千年形成的自然村落中,有着各具特色的村落文化。

吐峪沟

闻名天下的火焰山,似一条火龙盘亘在吐鲁番盆地,将盆地一分为二,山南烈焰熊熊,山北因靠近天山,却凉爽。吐峪沟是火焰山腹地的一条峡谷,与葡萄沟一样,南北走向,将山北的天山雪水引进了山南的瓜果田园,浇灌着吐鲁番生生不息的独特文明。

初冬,暖阳,漫步在吐峪沟麻扎村的巷道中,一种与世无争、静谧安详的心境油然而生。这里没有一片平地,也没有一条直路,但你不必着急,泰然的氛围早已感染了你,心随路转,境由心生,看到的风景都能笑而纳之。

这里的居民区背依一块高地,房屋是由高到低、错落有致地排列,如凝固了的波浪沿山体向下翻卷而去。土木结构的房屋构成了一个巧夺天工的自然迷宫,屋顶上交错的木柱,以及勾勒在土墙上残破花窗的木格纹样,令人流连忘返。

这是全国闻名的土村,处于闻名世界的火焰山脚下,夏天的气温创下了四十九点六度的纪录,地表最高温度可达八十摄氏度以上。这里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但人们偏偏又喜欢在这里生活,发扬“与天斗其乐无穷”的精神,充分调动自己的能动性,发挥自己的奇特想象,让自己能站稳脚跟。于是,先民们经过不断地实践,终于发明了一种适合于环境的居所。这里的房屋一般是两层式土块建筑,地上一层,半地下一层。半地下不是地下室,地上层也不算楼。房屋下层都是用大土块砌筑的纵圈顶,类似窑洞,冬暖夏凉,御寒防暑性能俱佳;上层为平房。人们的起居随着温度而改变,中午到下层消夏避暑,平时在上层起居生活。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这里的每户民居庭院的顶部都修有高大的屋顶,四周和屋顶均有通风的窗洞及天窗。不少的屋顶上方有用土坯砌制的四壁设有通风孔的晾房,为挑选和晾晒葡萄干提供了宽敞的空间。个别屋顶上方同时还搭有凉棚,为会客、纳凉提供了场所。这是时代的发展和实用性的延伸。民居基本上是用泥巴和杨木筑建起来的。有些房屋看起来松松垮垮的,这是由于房屋自身重量的原因,使得房屋一年年沉陷在了泥土里。那些因地形而建在半山坡上的房子,有的将古树圈到了房子中央,有的将古树砌到了墙壁中,一切都顺其自然,一切都显得古朴而原始。因年代久远,有些门和房顶日渐低矮破败,大有颓圮之势,所幸当地政府及时采取保护性措施,使之维持原貌而不倒。

吐尔地老大爷今年七十多岁了,是房子里有树的人家,经常坐在房门前晒太阳,花白的胡子像山羊须一样往上翘着,沧桑的脸庞布满细密的皱纹。他微闭着眼睛,尽情享受冬日暖阳的惬意。金黄的阳光温暖而又均匀地洒向大地,给予万物以无限生机。但对于吐尔地老人来说,时光在他这里似乎静止了,一切新生事物都引不起他的兴趣。这个村庄里的一土一木,他了解得就像自己手掌上的纹路一样,哪怕是一阵风吹过,扬起多大的尘土,他只用鼻子吸吸空气,就能知道尘土是从哪块地皮上飞起来的。儿女们已搬离了老屋,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了,一年也难得回来一次。吐尔地大爷说他就是院子中的那棵老桑树,已深深地扎进故土了,哪儿也不会去,哪儿也不想去。

这里民居的基本布局、建筑风格与吐鲁番交河故城、高昌故城中的建筑遗址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显示出该地区建筑文化传统的一种延续和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可以说,吐鲁番的历史有多长,麻扎村的历史就有多长。对于这么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村庄,村里的人没有一个能说清楚村西头的墓地中究竟安睡着多少人。

村庄南面的峡谷中,便是远近闻名的千佛洞,是新疆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该石窟最早凿于晋、十六国时期,距今约一千七百余年,先后历经了人为破坏和自然塌损,幸存下来的已寥寥无几。即使这样,也依然能向世人展示古代文明的风采,吸引当今世界各地研究者的目光。

有水就有绿洲,有绿洲就引来了人群,有人就有了村庄。相对于夏天的喧哗,冬天则相对沉静,也就露出了吐峪沟本来的面目。那些绿色点缀的季节,也只是昙花一现,千年亘古的颜色,仍是大地的本色。蜿蜒伸出村外的小沟,在冬日的暖阳下潺潺淌着冒着雾气的流水。水量不大,但也细水长流,绵绵不绝。这是生命之水,带着希冀、梦想,缓缓地流向村庄。时光会在这里放慢脚步,让村庄的人们不紧不慢地按照自己生活的节奏开始一天的生活。他们会在太阳升得丈多高的时候才起床,然后吱呀地打开门,慵懒地伸伸腰,打着哈欠,提着水桶到水渠边去打水,再烧水、打馕、吃早饭……冬天是散漫时光最好的缘由。

坐落于村口拐弯处的,是将树砌在墙中的阿拉汗家。阿拉汗是一个爱穿鲜艳衣服的中年妇女,丈夫前年因病去世,留下她和一对儿女相依为命。小女儿在年方二十的时候外嫁到了县城,过上了比较幸福的生活。大儿子因无特长,一直在家侍弄着几亩葡萄地,收入也刚够家庭的基本开销。最近她有些忧虑,儿子快三十岁了,好不容易谈上女朋友,眼看要结婚了,但女方家临时提出了让她难以接受的条件:因自家偏僻破败,让儿子倒插门去。她向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征求意见,但都模棱两可。看来大主意还得自己拿。她经常倚着墙中的老榆树看着羊圈中的几只绵羊不停地盘算,按照市场的价格反复推算羊群的价值,总认为它们长得太慢、母羊下崽太少,以致家庭经济拮据。最终,她综合各方面的信息,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自家条件也就这样了,不能再让孩子一辈子一个人在村里待下去。年轻人该有年轻人的活法,虽然这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但自己決不能拖后腿。今后,自己平时住在村里,闲的时候,经常到儿女家多走动,也会是一种新活法。这样的决定不禁让她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但也有个别现象,在外面世界十分精彩的时候,也会有一些人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率先行动起来,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年轻的买买提就是一位很有经济头脑的商人。他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吐峪沟人,多年来一直游走于吐鲁番的乡村中,收购转卖鲜葡萄、葡萄干以及哈密瓜等农副产品,赚了不少钱。前几年,他在村外盖起了宽敞明亮的两层砖瓦房,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如今,住上“洋楼”的他,对自己曾经住过的“土房”又有了新的主意:经申请,当地旅游文物部门同意他在自己的原土房上开一家农家乐,但不能改变房屋的结构。于是,“买买提农家乐”在二〇一七年春天的时候挂牌营业了,主营当地特色的农副产品,主要是让游客参观,了解民居的构造、特点。这里的旅游是分淡、旺季的,五至十月为旺季,十月至第二年四月为淡季。冬天的时候,农家乐基本上是停业了的。即使这样,经过近两年的运作,买买提的生意也还能由低转高,慢慢地好了起来,与我们聊天的时候声音也大了不少:吐峪沟好地方,政府好办法,咱们老百姓的好日子。

当我们环绕村庄一周,重新回到村口的高台上回望村庄时,整个村庄尽收眼底,土黄色的民居与周围环境完全融为一体,分不清哪是房、哪是路。这时,只见买买提爬上了自家的房顶,房顶上有一个凉棚、一把躺椅和一个大鸽笼子。躺椅用作喝茶、休憩之用,大鸽笼子则用来养鸽子。趁着午后的阳光,他要将鸽子放一放。只见他把鸽笼打开,鸽子便争先恐后地飞了出来,翱翔在蓝天下。买买提俨然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将军,站在房顶上不停地挥舞着小彩旗,彩旗指向哪,鸽群就飞向哪。清澈的鸽哨声,响彻整个静静的山谷,余音袅袅,回音不绝。

木头沟

去年夏天,途经胜金乡,有朋友给我说起了“胜金”的来历。据说当年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尽千险万难,才在西雷音寺取到真经。行前,佛祖告诫道:“此经功法不可估量。内有成仙修道之奥妙,发明万化之奇方,非沐浴斋戒,不可开卷。”唐僧一行四人,叩谢佛祖,携带圣经,栉风沐雨,晓行夜宿,回归东土传授真经。由于唐僧师徒九九八十一难未尽,路过通天河,没有船楫桥梁,就乘一大白癞头鼋渡河,行至半日,天色将晚,眼看就要靠岸,岂料癞头鼋身躯一晃,将唐僧师徒四人连马带经尽皆翻落水中。情急之中,孙悟空奋不顾身,先救出师父、师弟,再救出白马、鞍辔、衣物和经包,打开经包一看,所取经卷全被水浸透了。万般无奈,次日,太阳当空,唐僧师徒展开一卷卷佛经,在一块平整的大石块上晒经。此石至今仍在,人称晒经台或圣经台。后来有人认为此名有迷信色彩,故改圣经台为胜金台,现又因石命乡,故名胜金乡。

嗬嗬,难道这里曾有过波涛汹涌、一望无边的通天河?站在寸草不生的火焰山腹地,你怎么也不会有如此联想。大概是吴承恩老先生没有来过吐鲁番、更没有见过火焰山的缘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色彩发挥到了极致,使火焰山、通天河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抹重彩的一笔,妇孺皆知,影响至今。通天河今安在?朋友笑而不语,只是卖了个小关子:如有兴趣,可带你去一睹芳容。我立刻欣然应允。

汽车从312国道拐进了火焰山腹地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风景区,时值盛夏,气温高达摄氏五十多度。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全然不顾高温炙烤,争先恐后地前来体验火焰山的风情。这大概就是独树一帜的魅力所在吧。汽车沿着旅游专线继续向东行驶,一会儿就驶进了一条大峡谷。峡谷两边是高高的黄土堆,寸草不生;峡谷里热浪滚滚,汽车空调都失去了作用,打开车窗,焚风扑面,真是如在火炉中,炙热难耐。

正在煎熬时,不知从哪里扑来一股凉风,令人精神为之一爽。同时,也让人疑惑起来,有凉风就应该有水,在这个光秃秃的峡谷,哪来的水呢?正疑惑间,汽车突然转了一个大弯,眼前豁然开朗,我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阡陌交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这不正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吗?

朋友驱车来到一树荫浓密处,将车停了下来,我们便急匆匆地下了车,迫不及待地在村路上闲逛起来,开始领略起这难得的田园风光了。

一排排力争上游的白杨树,高大挺拔,郁郁葱葱;一条条乡村水泥路整洁干净,如一棵棵大树的枝丫,蜿蜒盘曲,伸进了千家万户;一片片整齐划一的葡萄地,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发出葡萄的清香;路边不知名的野花一簇簇纵情绽放,惹得蜜蜂蝴蝶忙成一片;一座座农村小屋掩映在绿树丛中,时隐时现……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小溪向上游走去。这一条由北向南的水流,发源于天山深处,经过上百公里戈壁滩下的潜行、坎儿井的淘漉,早已变得冰清玉洁、光彩照人。朋友说这就是木头沟水,是著名的通天河水系,还问我信不信?我怎么回答呢,信?就这么点水;不信?除此之外,哪还有水,只能默然了。两岸古树参天,芦苇遍地。溪中水波轻漾,小鱼翔游。这里的人们在溪水边挑水、洗衣,小孩子在溪水里嬉闹,天真无邪的童声和着棒槌的捶衣声传出很远很远。一幅难得的农村生活图,让人久久不忍离去。

村民们看到经常有来这里避暑的城里人,就利用自家有利的地理优势,自发地开了农家乐,数量不过三两家。我们来到一个叫“阿不来提”的农家乐。这是一处建在水渠上的农家乐,清澈的流水穿屋而过,屋舍的四周绿树环绕,铁床凉席搭建在水渠上,人坐在床上,上有树林阴翳,下有潺潺流水,真是一处盛夏中的福地。

我们叫来了烤肉、啤酒,慢慢享受这难得的清静、清凉。老板阿不来提是一个留着山羊须、幽默诙谐而又精瘦的中年汉子,年轻时外出闯荡,学得一手好厨艺,炒菜烤肉拉面无所不能。問他为什么回来创业,他眨巴着眼睛在我耳边悄悄地说:火焰山外面太热了,受不了。我听后不由得哈哈大笑。

其时,在旁边的农家乐里,传出了欢快的音乐声,一群少男少女在茶余饭后跳起舞来了。他们热情奔放、婀娜多姿的舞姿让人沉迷。不甘寂寞的阿不来提在百忙的炒菜之余,也加入了他们的舞蹈队伍。他一身厨师打扮,就像一只鸭站在了鹅群里,特别引人注目。他随着音乐跳起了那孜库姆。只见他两膝微屈,上身松弛,模拟着不同人物形象,时而加上几下小动肩,显得极亲切、幽默;时而模拟割草、锄地、和面、拉面等动作,一会儿蹲跳、一会儿旋转,轻快又风趣,引来了阵阵喝彩声。人们都说火焰山的人会走路就会跳舞,这一点也不假。这不,还在溪水里嬉戏的光屁股小孩,一听到音乐声就在岸边跳了起来,一副自我陶醉的样子,全然不管旁人怎么看。

这是一处尚待开发的处女地,当地政府也正在全力将她打造成一个新农村示范工程。未来将依托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与乡村旅游。规划已提上日程,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希望我们下一次来的时候,能看到一个全新的、充满希望的木头沟。

责任编辑:吴缨

猜你喜欢
火焰山农家乐
“农家乐”应提升吸引力
游火焰山
农家乐
农家乐
喝冷饮
湖北省高星级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农家乐”如何翻译为英文?
提升我国农家乐旅游核心竞争力分析
七月拜访火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