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与GIS融合在轨道交通附属一体化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2021-04-09 02:24陈法仲卢海朝胡今强
铁道建筑技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百叶构筑物排风

陈法仲 卢海朝 胡今强

(1.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001;2.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2600)

1 引言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线路及地下车站对城市景观及环境影响越来越大[1],BIM与GIS的融合可直观地发现线路及地下车站与周边环境的关系[2]。BIM可通过模型体现车站及区间设计的精确尺寸、标高及占位信息,能够精确模拟出建设完成后的车站及车站附属情况[3]。GIS通过获取地理信息还原现状场景情况,展现车站周边的大场景,能够直观了解车站附属建设条件[4]。将BIM与GIS集成至同一个平台中,是实现地下车站附属工程一体化设计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方法。我国相关标准及文章针对BIM与GIS融合在城市轨道交通附属一体化设计中的应用论述较少。本文分析了将BIM与GIS技术融合,在GIS可视化交互平台中可实现出入口、风亭、冷却塔等与地面商业街一体化方案应用,使设计方案不仅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且更为合理。

2 地下车站及周边建构筑物模型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且大运量的交通工程[5]。地下车站的风亭、出入口、冷却塔等附属建筑物及地面设备应充分考虑对环境景观的影响[6],实现地下车站的附属建筑物、地面设备与周边建构筑物一体化设计。在BIM-GIS交互平台中,为实现该一体化应用,地下车站及周边建构筑物需有合理的建模要求。

2.1 地下车站

采用Autodesk Revit软件建立地下车站的BIM模型[7],为实现一体化设计应用,需要进行模型的拆分[8]。模型拆分按照专业、区域等基本要素[9],附属工程一体化设计的模型主要为建筑、结构、通风空调共三个专业的模型[10],具体建模原则见表1。

表1 地下车站三个专业建模

2.2 周边建构筑物

地铁沿线建构筑物范围边界以车站、区间、车辆段停车场外轮廓边界外50~100 m范围及设计特殊要求的范围。采用3ds Max等平台搭建周边建构筑物模型[11],集成到BIM-GIS可视化交互平台中,规划控制线等在BIM-GIS可视化交互平台中集成[12],周边建构筑物建模拆分见表2。

表2 周边建构筑物建模

3 车站附属一体化设计相关标准

《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针对地铁车站风亭的防火设计有相关规定,其中风亭间距应符合以下规定:

(1)当采用侧面开设风口的风亭时,进风、排风、活塞风口部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5 m,且进风与排风、进风与活塞风口部应错开方向布置或排风、活塞风口部高于进风口部5 m。

(2)当采用侧面开设风口的风亭时,进风与排风、进风与活塞风亭口部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0 m;活塞风亭口部之间、活塞风亭与排风亭口部之间水平间距不应小于5 m。

《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 51298—2018)针对地铁车站安全通道出入口的防火设计有相关规定,其中消防专用通道出入口的间距应符合以下规定:

排风井、活塞风井与消防专用通道出入口之间不应小于5 m。

4 附属工程一体化应用案例分析

4.1 车站概况

常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文化宫站为1号线与2号线的换乘站,采用“T”字换乘,位于常州市商业、金融中心的和平北路、延陵西路交叉口,1号线文化宫站位于和平北路下南北向设置,2号线文化宫站位于延陵西路下东西向设置。1号线文化宫站为14 m岛式站台地下三层车站,共设3个出入口和4个风亭,其中2号出入口及2号、3号、4号风亭位于开发地块内。2号线文化宫站为14 m岛式站台地下二层车站,共设置9个出入口、4组风亭,1号线与2号线车站同期实施。车站总平面布置见图1。

图1 车站总平面图

4.2 地下车站及周边建构筑物建模

以2号出入口和6号安全口及相关风亭、冷却塔为例,将BIM与GIS技术融合实现车站附属工程一体化设计应用,其相关的地下车站及周边建构筑物建模见表3。

表3 地下车站及周边建构筑物建模

4.3 2号出入口一体化设计

(1)2号出入口处冷却塔的优化

将2号出入口处车站附属BIM模型导入BIMGIS可视化交互平台后,发现冷却塔和商业走廊统一采用玻璃幕墙围挡,虽然保证了美观性,但玻璃幕墙封堵严密,不利于冷却塔排风,影响冷却塔功能;且冷却塔与商业走廊之间未设置隔墙,冷却塔工作时排风及产生的噪声影响到商业走廊,且行人可进入冷却塔范围内,无法保障行人的安全,也对冷却塔的维护造成不利影响。

在GIS平台中将方案优化,将冷却塔周边围挡改为栏杆,保证通风,且在冷却塔和商业走廊之间设置隔墙,优化前和优化后的冷却塔方案见图2。

图2 优化冷却塔方案

(2)3号风亭组的优化

将3号风亭组BIM模型导入BIM-GIS可视化交互平台后发现设计存在问题:3号风亭组的新风百叶设计在商业走廊内,无法引进新风;排风百叶直接朝向居民区,对环评不利。

3号风亭组的BIM模型导入BIMGIS可视化交互平台后,调整该处风亭百叶出风方案,活塞风孔面积由25 m2减至24 m2,将朝街的新风及活塞风百叶设置在东侧,排风百叶顶出,新风与活塞风百叶间距为10 m,排风与活塞风百叶间距为5 m,优化前和优化后的3号风亭组方案见图3。

图3 3号风亭组优化方案

(3)1号风亭组的优化

将1号风亭组BIM模型导入BIM-GIS可视化交互平台后发现设计存在问题:1号风亭组新风、排风、活塞风等百叶均设计在风亭同一侧,与地面一体化商业结合后,间距不满足规范要求。

与BIM-GIS可视化交互平台中商业进行一体化考虑后优化1号风亭组的设计方案。优化方案将3处风亭百叶分别设置在除商业走廊外的3个侧面,保证不同功能百叶间距满足要求。新风与活塞风百叶、排风间距分别为10 m,排风与活塞风百叶间距为5 m,优化前和优化后的1号风亭组方案见图4。

图4 1号风亭组优化方案

4.4 6号安全口一体化设计

将4号风亭组BIM模型导入BIM-GIS可视化交互平台后发现设计存在问题:新排风亭、6号安全口与冷却塔整体布置较零散,风亭、安全口与冷却塔之间间距较大,故占地面积较大,且新风孔与活塞孔间距不满足规范要求。

利用BIM-GIS可视化交互平台整合地面风亭,调整风亭位置减少占地范围,新风井分两个孔分别设置在两面墙,使满足距离要求,并将6号安全口门调整为侧开,尽量拉开与排风亭出风百叶的间距。优化前和优化后的6号安全口方案见图5、图6。

图5 6号安全口优化方案

图6 6号安全口占地范围优化

4.5 BIM-GIS可视化交互平台的一体化设计效果

2号出入口一体化、6号安全口一体化设计中的地下车站出入口、风亭、冷却塔及周边建构筑物模型导入在BIM-GIS可视化交互平台中,实现上述设计方案优化。2号出入口、6号安全口、冷却塔及相关风亭的BIM模型与BIM-GIS平台融合,实现文化宫站附属工程一体化应用设计效果,见图7、图8。

图7 2号出入口一体化设计效果

图8 6号安全口一体化设计效果

图7可见,设计阶段中地下车站BIM模型和周边建构筑物三维地理信息模型进入BIM-GIS可视化交互平台后,真实展示出了地下车站出地面附属建筑对周边城市景观的影响,设计不合理的细节问题得到逐一排查。使冷却塔、风亭组、出入口与商业街完美地实现一体化设计。对2号出入口、3号风亭组及1号风亭组与商业街进行整体性考虑,综合设计,形成单体建筑,和谐互融。同时对各风亭之间间距不满足规范要求的进行优化设计,使其满足地铁设计相关规范。两者的融合真实地反映出了对地铁周边居民区的影响,达到了对城市景观的优化。

图8可见,车站附属模型在与周边场景融合之后,可清晰地反映出各地面附属单体在周边环境中的布置情况,可清楚地分析其布置合理性。对4号风亭组与周边环境结合进行整体考虑,在满足风亭之间间距要求的前提下,整合地面风亭,减少占地,优化了设计方案,减少了对周边环境景观的影响。

5 结束语

地下车站附属工程一体化设计采用BIM与GIS融合技术,对各出入口、风亭、冷却塔与商业街等周边建构筑物整体能非常有效地优化。本次结合文化宫站模型进入BIM-GIS可视化交互平台中的实例,提出一体化设计方案,取得以下成效:

(1)地下车站BIM模型由建筑、结构、通风空调专业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搭建,可模拟车站建成情况,体现车站规模及各出地面附属设施布置,为一体化设计提供模型基础。

(2)周边建构筑物采用3ds Max进行模型创建,获取地理信息进入BIM-GIS可视化交互平台,重现车站周边真实环境布置,为一体化设计提供环境基础。

(3)将车站模型与周边建构筑物模型集成至BIM-GIS可视化交互平台,实现了地下车站附属工程(出入口、风亭)、地面设备(冷却塔)与车站区域地面建筑(商业街)的一体化设计,优化设计方案,减小了对城市景观及环境的影响。

(4)对风亭、出入口、商业街整体考虑地面设计方案,优化位置及间距,冷却塔布置与商业街、周边建筑相结合,优化布置及商业街的外立面造型。

(5)对不同功能要求的风亭、冷却塔在BIM-GIS可视化交互平台中整体考虑,优化出风百叶、进风百叶的位置,与冷却塔结合在一起,满足规范间距要求,且优化减少永久占地面积。

猜你喜欢
百叶构筑物排风
悬置海洋中部构筑物选型数值模拟研究
邻近重要建构筑物条件下的基坑工程设计
第一次做百叶卷
给水排水构筑物结构设计分析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业构筑物中的应用
FHQ-Q-1 型空气防滑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送排风测试对比研究
盲人合唱团(短篇)
牛百叶
伸缩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