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i指数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性心肌病变左室功能的临床研究

2021-04-09 02:59曲静仙姚福梅纪焕春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心肌病左室心肌

曲静仙 姚福梅 纪焕春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出现退化,免疫力较低,常并发其他疾病,其中糖尿病性心肌病变可对患者心脏功能造成直接损害,进而加重患者病情,严重者可致死[1,2]。近年来,Tei指数作为一种综合评价左室功能的指标逐渐受到了临床的重视和关注。本文选取64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研究Tei评估对左室功能的评估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4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左室射血分数(EF)均正常(≥50%),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依据有无左室二维结构异常分为糖尿病组和心肌病变组。糖尿病组34例,无左室二维结构等改变。心肌病变组30例,伴有:①心肌增厚>12mm、心肌回声增强;②左室扩大、舒张功能减退;③主动脉壁硬化、内径增宽>35mm。同期选取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组病例中,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为(68.16±2.46)岁;糖尿病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为(68.23±2.15)岁,病程5~8年,平均病程为(6.12±0.34)年;心肌病变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为(67.98±2.78)岁,病程5~7年,平均病程为(6.16±0.58)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1.1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均完整,知情且签署同意书;③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1.2 排除标准:①1型糖尿病者;②合并高血压者;③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④合并精神疾病者;⑤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1.2.1 超声检查:入组者均行超声检查,设备选用PHILIPS 5500-D彩色超声诊断仪,设置探头频率为2.0~4.0MHz;指导患者采取左侧卧体位,对左室长轴切面进行常规探查,并测定各项指标,包括收缩末期内径(LVSd)、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后壁(LVPW)、左室射血分数(EF)、升主动脉内径和室间隔(IVS),对心尖四腔图切面进行扫描,并测量二尖瓣口A峰血流速度、E峰血流速度和A-E间期,并计算出E/A值;取心尖五腔图对主动脉瓣口射血时间(ET)进行测量。

1.2.2 Tei指数计算:等容收缩期(图1中ICT)+等容舒张期(图1中IRT)/左室射血时间(ET):在一个心动周期中,二尖瓣口血流A峰终止处至下一心动周期的二尖瓣口血流E峰起始处的时间间隔(a)与一个心动周期中主动脉瓣口血流起始直至终止的时间间隔(b)之差再除b,即Tei指数=(a-b)÷b=(ICT+IRT)/ET。

注:IVRT:等容舒张时间,IVCT:等容收缩时间ET:射血时间。Sm、Em、Am分别为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速度。图1 TDI-Tei指数测量方法示意图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三组LVSd(收缩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内径)、LVPW(左室后壁)、E/A、A峰血流速度、E峰血流速度和Tei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数据使用SPSS 21.0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三组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对比,糖尿病组LVSd、LVDd、LVPW、A峰和Tei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A和E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肌病变组LVSd、LVDd、LVPW、A峰和Tei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A和E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肌病变组LVSd、LVPW和Tei指数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超声心动图指标测量结果比较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作为主要特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长期以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威胁全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糖尿病性心肌病变(DCM)就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可对人体心脏结构造成损伤,进而影响心功能[3]。DCM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认为糖尿病相关代谢紊乱是导致DCM的危险因素,但并不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相关。DCM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其所涉及的病变机制包括氧化应激、心功能障碍、心肌纤维化、心肌肥大和炎症反应等[4]。近年来,由代谢应激反应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肥胖已成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此外,在人体心脏组成中,线粒体作为能量产生的主要细胞器,其功能一旦发生异常就可导致机体能量代谢出现紊乱,引起一系列病变,如活性氧堆积、胰岛素抵抗、心肌收缩力异常和细胞凋亡等,进而导致机体的心肌功能出现障碍,促使心肌肥大或心肌纤维化的发生,最终导致心力衰竭[5]。由此,DCM被认为是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高的主要因素,同时也与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有着密切关系。临床认为及早诊断、及早干预,对改善DCM预后极为重要。早在1974年,Hamby就已提出DCM这一概念,且国内外学者均在这一领域开展了大量临床研究,然而DCM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同时也缺乏早期诊断措施及有效干预方案[6]。具体来说,DCM是心脏对糖尿病的急性反应而引起的慢性病理过程,胰岛素抵抗又是2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胰岛素抵抗指机体出现异常生理情况,其中各类胰岛素靶组织,如脂肪组织、肝脏和骨骼肌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均显著下降。目前,临床认为存在着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其内科表现为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血脂异常等,且可发作于糖尿病之前,并贯穿于糖尿病整个发展过程中[7]。有临床研究表明,非缺血性心肌病人群中均出现了亚临床胰岛素抵抗情况,且糖调节异常情况较多。胰岛素抵抗可导致机体出现代谢异常,如持续处于高血糖状态、胰岛素含量过高或存在高游离脂肪酸血症等。糖尿病患者的内脏尤其是心脏长时间处于糖代谢异常和脂肪代谢异常的环境中,极易导致心肌细胞出现代谢紊乱,改变大量基因序列,引起内皮功能障碍、心肌肥大和心肌损伤等病理变化,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的细胞结构变化,甚至是功能变化,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促进DCM的发生与发展[8]。机体持续生成及分泌大量血糖,可对MAPK通路产生诱发、引导,对TGF-β的表达产生刺激,增加该类因子表达,促进心肌纤维化的发展,使心肌的松弛度降低,僵硬度不断增加。临床经过大量研究证实,胰岛素抵抗与左心室的病理重塑显著相关,同时也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有着密切关系,而胰岛素抵抗介导的心肌代谢紊乱已被临床认为是导致DCM发生和发展的主要机制[9]。由此,对机体胰岛素抵抗进行有效控制,并促进脂质代谢异常改善,是临床防治DCM的重要手段。

以往临床对Tei指数有着大量研究,且以心导管检查作为金标准,认为正常人群的左室Tei指数的合理范围应当是(0.39±0.10),而人体左室功能在出现障碍时,且无论是舒张功能障碍还是收缩功能障碍,均可对ICT、IRT和ET产生一定影响,使得以上指标水平发生改变,进而导致Tei指数发生变化,且该指数并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心率、年龄、前负荷、心脏几何形态、后负荷、瓣膜返流和二维图像质量等[10]。本研究中对照组的Tei指数为(0.34±0.05),与既往报道相近。本研究结果显示,在2型糖尿病两组患者中,A峰、E峰和E/A值均与对照组有着明显差异,提示患者心肌在发生病变前,心肌间质的胶原合成就已经增加,而糖尿病患者的心肌间质常常存在大量的胶原纤维,使心肌组织的僵硬度改变,疾病初期仅对心肌舒张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使心肌的顺应性降低,降低心室主动松弛度,但对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并不显著。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心肌病变组30例患者的左室壁相较于糖尿病组患者来说显著增厚,且左室舒张末径呈现出增大趋势,Tei指数具有显著差异。提示糖尿病患者的心肌肥大、间质纤维化进一步发展时,可明显降低左室的主动松弛性,同时降低心肌的顺应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出现代谢异常情况,使心脏的能量代谢失去平衡,进而损伤心肌组织,导致心脏功能异常,该状态将诱导心肌病变,且在心室功能异常的分子病理机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1]。王新明等[12]应用Doppler超声心动图对左室Tei指数进行检测,以评估2型糖尿病性心肌病变的左室功能改变情况,选取95例男性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有无左室二维结构改变分为Ⅰ组(无左室二维结构改变)和Ⅱ组(左室二维结构改变),同期选取30例健康男性作为正常对照组,均应用Doppler超声心电图对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包括左室壁厚度、血流速度、测量时间和左室内径等,同时计算Tei指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Ⅰ组、Ⅱ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A峰、E峰、E/A值和Tei指数差异显著,且Ⅱ组分别与对照组和I组比较,左室壁厚度差异显著,提示左室Tei指数可准确评估2型糖尿病心肌病变老年患者的左室功能,为临床早期诊治该疾病提供依据,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因此,改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糖代谢情况,维持其正常心脏功能,对心肌组织进行保护,避免心肌受到损伤,是防治糖尿病性心肌病变的关键。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Tei指数对2型糖尿病心肌病变老年患者的左室功能进行评价时,只需清晰显示主动脉瓣口的血流频谱即可快速计算出左心室Tei数值。而对于左室构型未发生改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仅在其心肌舒张功能发生变化时才可对左室功能变化情况进行准确评估。Tei指数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功能评价方面具有无创伤性、操作简单和准确性高等特点,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对评估心脏功能的临床疗效、预后等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心肌病左室心肌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辨治体会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TAKO-TSUBO心肌病研究进展
心肌致密化不全合并血管发育畸形两例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