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1-04-09 01:43
消防界(电子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火灾事故消防火灾

作为我国城镇化进程取得进展的重要标志,高层建筑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土地集约化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使居民生活更加现代化,私密性更强;另一方面,它在空间上节省了不少面积,可以使更多的土地资源可以用来绿化和耕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其人员的高度密集,电梯的封闭性,也导致消防工作的难度直线上升。具体来说,高层建筑密闭性强,垂直高度较高,当发生火灾问题时,人员的撤离难度大,在疏散过程中往往缺乏有序、合理的指挥和统一调度,直接影响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改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刻不容缓。

一、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现状

(一)防范措施不到位

在开展高层建筑的项目过程中,有些施工队并没有重视建设消防安全的环节,反而为了加快工程进度,省略施工步骤、在选材上以次充好、甚至偷工减料[1]。这些市场乱象看似节省了成本,实际上却是埋下了更大的隐患。尤其在公共区域内,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大多使用劣质材料,“低成本高报价”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本该在火灾事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武器”,成为了赚钱的“利器”。更有甚者,不顾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选择在结束相关审核之后再进行室内装修,以此逃避相关责任。这些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打破了行业秩序,更严重的是防范火灾的措施并没有落实到位,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二)消防设计不合理

为了确保居民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快速撤离现场,相关政策规定:垂直高度超过一百米的建筑中,每隔十到十五层必须设立“避难层”,要求不能住人,更不能用作其他[2]。也就是说,每个独立的高层建筑中至少存在一到三个避难层,作为火灾逃生的容纳场所。但是实际情况下,有些避难层的设计并不合理,有些小区为了节省开支甚至直接用作物业管理的办公场所;无独有偶,在一些商品楼或写字楼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同时,高层消防安全的后期维修和管理也并不到位,杂物堆积,在火灾事故真正发生时严重影响人员的疏散、拖慢了撤离速度,增加了逃生的难度。

(三)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在我国市级城市中,高层建筑较为常见,比如:综合办公楼、娱乐购物综合楼等。现如今,各种高层建筑的用途更加丰富,往往不是以单一的功能作为主体,这种强大的兼容性也使得建筑内各单位的责任主体更加复杂,关于消防安全的责权分配难以落实。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不少单位或主体互相推诿责任,对消防安全思想的认识不到位、不清晰。因此,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会严重影响高层建筑消防的疏散和逃生,所以要杜绝各自为政、各自管理、各自主张的乱象,明晰各主体的责任,加强消防安全的投入力度。

二、高层建筑消防疏散设计解决对策

(一)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要想实现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常态化,就必须长期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加强推进对火灾事故的防范和改革措施。在高层建筑的消防相关政策中,对消防用品的配置、采购数量、消防隐患的排查、消防知识宣传等作出具体的要求[3]。其次,由于消防安全管理的常态化,必须保证配套设施的维修和日常检查。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这项工作的特殊性,所以要求各项具体任务要落实到个人,采取“个人负责制”,当出现检查不到位或者管理不到位时,可以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责,提高办事效率,节省工作时间和成本。

(二)加强消防意识

不仅在高层建筑,其他各个场所中都应注意加强公众的消防意识。比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禁止明火、室内禁烟等。只有从根源上提高大众对于消防的重视,才能真正解决安全隐患。因为大多数的防火设施有其局限性,也就是说,这些设施只能用于处理火灾现场,并不能帮助火场中的群众逃生。所以,加强消防意识、培养自救能力是提高火灾事故逃生率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所以,在平时的演习或演练时,应加强逃生的规范性操作,加强自救意识,减轻消防人员的工作负担,减轻伤亡。

(三)合理配置消防设备

在落实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设计时,要注意楼梯、避难层以及出口的设计,减少弯道以及高低不平的门槛。有些商家为了节省成本,经常选择在避难层堆放货物,使空旷安全的避难场所变得混乱不堪,在火灾发生时,严重影响群众的撤离,可能会引发踩踏事故、窒息死亡的事件,降低逃生率。因此,施工队在设计逃生路线时,要严格遵守“稳、快、活”的原则。首先,选择比较保险的逃生路线,有明确的标志或符号的指引,有灭火器等设备的支持[4]。其次,路线要短,因为人在火灾现场容易受伤,较为慌张,不适合长时间处于密闭的逃生通道,要注意保证路线的快捷、简短,适合逃生。最后,必须注意灵活应变,将逃生与灭火相结合,当火势较猛时,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灭火后或者火势较小时再进行有序撤离。

(四)合理规划高层建筑内部空间

尽管高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一个企业或一个城市的风貌,难免在建筑中添加其他的设计,但是,考虑到消防安全的现实情景,必须要合理规划内部空间,尽可能做到简洁、方便、安全。减少火灾发生时的影响,避免群众找不到通道或出口而耽误逃生的现象发生[5]。这也就意味着,设计师在进行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疏散难度、人员数量以及火灾发生时人们的心理特点,帮助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撤离的速度,让群众在最短时间内进入救援通道,避免踩踏等二次伤害的事故发生,做到“有序、快速、安全”三位一体的有效组合。

三、结语

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发展历程中,我国起步较晚,各项制度和整改措施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现阶段,主要是从加大消防用品配置范围、规范安全操作、规划合理的消防路线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更新,而要想达到较高的安全疏散水平,一定程度上离不开群众安全意识和实际逃生自救能力的提升。因此,要多角度、多范围、多领域提升高层建筑中消防安全疏散的设计能力和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增加各种预案的准备,把具体措施落实到位,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为我国高层建筑的未来发展导航奠基。

猜你喜欢
火灾事故消防火灾
《消防界》征稿启事
一起亡人火灾事故原因的认定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对烟头引发火灾事故的调查
漫画说消防
莫名的火灾事故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引发的思考
消防也幽默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