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探索

2021-04-09 01:43
消防界(电子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巡查综合性管理人员

综合性医院作为特殊场所,门诊、住院部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严重性不堪设想,因此,消防安全管理是综合性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如何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综合性医院现阶段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在实际的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为有效降低消防安全隐患,尽量减少医院运行风险,避免不良事故发生,必须结合综合性医院管理运行特点,明确消防安全管理目标和实施细则,不断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一、综合性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一)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缺乏

医院管理层的传统观念认为消防安全管理是保卫部门的工作,与医院各具体科室、外包服务项目等关系不大,因此很容易造成消防安全工作在最广大的执行一线被忽视的情况,即使医院层面已在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也会普遍出现由于缺乏具体的管理方法和途径或杠杆,造成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难以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同时,因各类原因医院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也存在问题,往往在医院内部会形成一种错误的思维,即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只是保卫部门的工作。医院大后勤系统内部人员也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从而导致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与医院发展建设脱节,二者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1]。另外,一些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消防培训就上岗,管理人员本身消防安全素质良莠不齐,对医院火灾事故后果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清,消防管理人员自身的消防意识和消防能力都有待提高,很容易造成医院消防管理工作的被动性、盲目性、无效性。

(二)消防安全管理投入欠缺

消防安全管理是综合性医院的一项长期性和强制性工作,需要医院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特殊情况下投入会急剧增加,投入量也较大。然而,对于消防工作的投入一般情况下不会立即产生成效或是直接经济效益,它的产出形式基本只有一种,就是显性或隐形的、持续的消防安全保障。

医院要想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离不开投入的持续性支持。通常来说,医院比较重视消防系统初期建设和硬件的投入,一般会较为忽视消防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消防管理人员的投入。现阶段,消防安全管理资金的投入持续性差,投入不足是影响医院开展正常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由于投入不足导致消防隐患无法及时排查整改、消防设备损坏无法及时修复、消防控制系统落后、消防控制室人员欠缺、消防维保欠缺等较大地影响着综合性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消防安全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随着时代发展,综合性医院管理运行模式发生较大变化,传统医院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消防管理工作需求,医院长期形成的对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往往导致制定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责任不够明确,方法不可行,缺少对于临床、医技、门诊等部门的消防工作实际要求、具体指标、操作方法等,各一线部门平时应该怎么具体落实消防工作没有得到有效指导。在出现火情时没有符合实际的应急方案,整体消防应急处置能力显得较为薄弱,所以必须根据综合性医院发展运行特点,结合自身实际及时创新找到符合自身的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真正落实医院消防安全预防管理和应急响应措施。

二、创新综合性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策略

(一)完善各科室安全巡查管理制度

综合性医院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根据每个科室特点按一定的标准将每个科室纳入到一个具体的防火层级进行管理。结合“网格化管理”和“消防重点单位管理”模式的优点,可建立起医院内部的“三级防火管理”模式,通过分级分层、责任措施具体到部门和个人以有效落实医院内部的消防管理工作,达到区域化和层级化管理的有机结合。根据科室实际按一定的标准对每个科室划分三级防火等级,各科室管理人员负责安排科室人员于重大节假日、月末、周末等定期巡查科室负责范围内的消防安全设施,一级防火部门每日开展本部门消防安全自巡查并记录,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本部门消防安全检查,一次专项消防培训宣教并记录。二级防火部门每日进行本部门消防安全自巡查并记录,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本部门消防安全检查,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专项消防培训宣教并记录。三级防火部门利用移动设备在线检测记录本部门区域水电气使用情况,电器设备情况进行日安全巡查并归档,动火、动电、用油须向专人备案。科室安全巡查人员在消防安全巡查过程中,一旦发现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及时记录消防安全隐患问题,跟踪问题处理结果。在实行分级管理的同时,建议根据实际配套建立现场、OA系统、短信、APP 等消防隐患记录上报,消防设备申领的路径流程,缩短消防安全管理的距离,简化消防安全管理的程序,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效率[2]。

(二)完善医院消防安全监测系统

消防安全监测系统是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医院通过创新建立用电安全监测、消防水监测、气体泄漏监测等消防安全监测系统,完善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硬件设施。消防用水监测主要围绕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等设施监测消防管道水压是否正常,当消防水压达到预警值时,会发出安全管理警报,并通过监管平台传递给医院消防安全后台管理人员[3]。医院用电安全监测主要围绕用电系统电路运行情况,对其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及预警。一旦用电参数指标超出安全范围,通过监管平台将数据传送到医院监测后台,提醒相关责任人及时处理用电安全隐患问题,防止出现消防安全事故。医用气体监测系统是通过安装探测器等气体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情况,第一时间自动传递消防警报到消防监测平台,便于医院后台管理人员及时接收、分析、处理气体泄漏隐患问题,以此消除消防安全风险。

(三)完善消防安全培训考评机制

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重点还是以预防为主,做到消防安全防患于未然,通过建立兼职消防员制度,明确医院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将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安全演练纳入到医院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此举有助于医院兼职消防员熟悉消防安全设施的使用及维护,当发生消防安全事故时,兼职消防员能够利用日常培训所学的消防知识,应急处理一些实际问题,增强兼职消防员的实践能力。所有防火分级部门按分制由专人进行年度考评管理,考评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考评结果作为部门年度整体考核必要依据之一[4]。消防安全培训考评机制能够促进医院三级消防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使其形成动态联动机制,确保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到每个科室,保证医院包含医护人员在内的全体职工都切实参与医院消防管理工作中来。

三、结语

在新形势下,医院作为特殊公共服务场所,消防管理环境整体较为复杂,一旦出现消防事故,不但会对医院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而且会威胁到患者及医护工作者的生命安全。必须结合现代化综合性医院运行管理特点,探索创新消防安全管理策略,优化科室安全巡查管理制度,做好消防监测工作,加大消防培训宣传力度,确保安全预防工作的连贯性,从根本上防止消防事故的发生。

猜你喜欢
巡查综合性管理人员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巡查模型探讨
昼夜巡查不间断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自治区安委会巡查组分赴各市开展巡查工作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安徽中小型水库巡查值守实现GPS定位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