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技术及无人机在灾害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2021-04-09 01:43
消防界(电子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频段基站灾害

21世纪以来,WLAN技术、无人机技术等产业的发展逐渐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实际上,通信技术所涉及的领域方方面面,非常广泛。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环境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就目前来说,首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目标。尤其是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尤其是在一年中的雨季时期,由于雨季周期过长、台风造成的影响等极端恶劣的天气,会直接带来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等各类自然灾害。一旦自然灾害发生时,道路两边架的电线电缆都会面临断裂的威胁,整个灾难地区的通信设备会直接断掉,传统的网络通信系统可能会直接面临瘫痪的危险,并且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救援队在实施救援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一个临时的、可靠的、稳定的WLAN 通信系统,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展开。

一、WLAN技术及无人机技术概述

(一)WLAN技术概述及主要特征

“WLAN”全称为无线局域网络,主要是利用射频的相关技术,使用新型的电磁波来代替传统老旧的双绞铜线构成一种范围内的通信网络,可以在空中进行相应的通信连接。无线局域网络技术能够利用最简单的“存取架构”,来使用户通过这种技术,掌握海量信息。WLAN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便捷性,比较方便日常的区域网络规划、调整,还比较易于延伸,自己同样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移动性等等特征。现如今,现代化国家的发展促进WLAN技术被应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它的地位与作用也愈来愈重要,更是成为了现如今最核心、最重要的网络通信技术。

(二)WLAN标准规格参数分析

20世纪70年代,也就是最早提出并制定无线标准IEEE802.11的时期,这个标准直接将MAC的规范参数定义化,数据传输的速度也同样被定为只能达到2Mbps。20世纪90年代后期,IEEE802.11b 正式获得了国家通讯部门的审批通过,将WLAN技术工作的频段确定为2.4—2.483GHz,并且规定数据传输的速度可以达到11Mbps。同年,IEEE802.11a标准也制定完成,规定了WLAN技术工作的频段保持在5.15—8.825GHz之间,数据信息的传递速度也规定为72Mbps。目前来说,WLAN技术使用的标准版本是IEEE802.11g,此标准规格参数不仅传输效率高,整体的安全性能也较高[1]。

(三)无人机技术概述及特征分析

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单称呼,无人机技术同样是利用无线遥控设备、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作的不载人的飞机。无人机上是没有驾驶舱的,有全自动驾驶仪、相应的程序控制装置等等设备。无人机具有零伤亡、低成本、灵活度高、机动性强的优势,现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边防巡逻、地质勘测、灾害应急救援等等领域。

二、将WLAN 及无人机技术应用于灾害应急救援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可实现灾害现场全范围的覆盖

一般情况下,灾害发生后的救援现场工作区的覆盖区域,大概可以达到数百平方千米,通常来说军用的无人机飞行高度大概在10288米左右,旋翼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也只能达到800至2000米左右,按照仰角10 度来进行计算,旋翼无人机能够覆盖的半径可以达到4.54~22.69平方千米的范围。简单来说就是,无人机飞得越高,其覆盖的范围就越大[2]。

(二)网络宽带有基本的保障

现如今,国家及政府相关部门已经针对化工企业化学事故,成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应急救援管理体系,还在各个化工区域成立了专门的应急救援管理指挥中心,配套筹建起来了专门对应救援管理的医疗抢救机构,包括化学事故紧急救援、应急预防咨询热线电话、网站等等这些必要的保障。

(三)续航时间能满足基本的救援需求

一般情况下,应急救援行动通常会持续好几个小时,有时候甚至好几天。在救援行动展开时,通信线路必须要保持时时刻刻通联。一般情况下,无人机的续航时间是0.5~1.5小时。为了深度保障无人机通信的不间断,可以先提前根据配置配备几台无人机、锂电池,进行轮换使用。采用WLAN技术,搭配无人机,在灾害应急区域搭建空中基站保障应急救援,无论是从专业技术上,还是从设备配置上,都是科学、合理、可行的。

三、灾害应急救援现场通信网络模式分析

在无人机上应用大功率定向天线架设灾害区域的空中基站,设备供电的线路通常采用12V/24V的锂电池,或者是太阳能来作为充电补给,空中的线路互联对接。为了避免在实施救援中网络信号不稳定带来的干扰,在选择频段的时候,应当尽量不要去选择大家都通用的2.4G 频段,可以采用稍微低于2.4的频段,例如说2.33—2.37G。如果是作为传输的主干线路,就需要选择5.8G的设备作为主线路,这样一来传输效果会更好,速度相对而言也会比较稳定。如果还需要比这种更稳定的线路传输,就可以采用Mikrotik的NV2技术,将上、下行的数据信息分开,既能够增强其稳定性,还能够扩充宽带的容量[3]。

通信指挥车在灾害发生后驶入灾区,是作为地面的基站存在的,是单兵、图传等等设备与空中基站进行数据信息转换的中转站。一般来说,使用的是成双的天线,这种天线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精准的测试、校对对应的角度,以便获得最佳的速度效率。如果说无人机飞行高度达不到预期,还比较低,就直接采用空中的基站,进行数据传输,这样效果也能更好。在救援现场搭建基站时,由于受到自然天气的影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组网模式,保障救援队能顺利展开救援,保障在救援过程中网络信息传递通畅[4]。

四、结语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现如今无线局域网以及无人机的发展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创新进步。无线局域网、无人机领域在未来,不仅能够带动国内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还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现代化国家的不断创新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深入分析现阶段WLAN技术及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的具体应用,进一步探究应急救援方面的相关专业理论技术,完善、改进以往传统老旧的应急救援方案,强化对WLAN技术及无人机应急救援人才的输送,进一步实现无线局域网及无人机领域对社会的价值与意义。此外,相关的通信网络企业应当高度重视WLAN技术及无人机应急救援的应用,将救援管理的过程和具体的处理事故的方案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才能保障通信企业稳定、持续发展,才能令我国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国。

猜你喜欢
频段基站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5G高新视频的双频段协同传输
gPhone重力仪的面波频段响应实测研究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基于移动通信基站建设自动化探讨
可恶的“伪基站”
基于GSM基站ID的高速公路路径识别系统
推挤的5GHz频段
小基站助力“提速降费”
北斗B2频段和GPS L5频段频率兼容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