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

2021-04-09 02:37
消防界(电子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勘验火灾现场物证

火灾,即为一定时间内,在某一空间失控燃烧所致的灾害,火灾现场勘验为火灾认定提供证据,发现、收集有关的证据,调查线索和其他信息并分析火灾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在火灾调查中对物证收集、提取、保护,遵循相关标准认真执行,科学、公正、权威地做好火灾勘验工作,从而提高火灾调查结果的法律效应。火灾现场勘验人员应对可能受到的自然或者其他外界因素破坏的现场痕迹、物品等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确保可提取,在火灾现场移动重要物品,应采用照相或者录像等方式先行固定后再移动。

一、火灾调查工作施行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火灾现场加强保护

火灾现场勘验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及时对现场周围进行观察了解,并根据勘验确定现场保护范围并组织实施保护,避免痕迹物证的丢失、破坏,特别是受灾物品、现场痕迹的保护,同时应对受灾痕迹做深入分析,然后找到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1],还需要结合火灾成因、现场状况,将火灾调查成果转化应用到制定相应的预防火灾对策措施,来提高防范类似性质火灾事件的能力。这个过程需不断累积相关工作经验,提高防范火灾的意识,认真做好火灾现场保护及数据分析方面工作。

(二)有利于明确火灾成因

火灾,对社会健康发展构成损害,发生火灾的原因和多方面因素存在联系,这就须做好火灾现场分析、物证收集及分析工作,找到发生火灾的具体成因。针对于此,在实际收集火灾资料的时候需认真做好火灾现场勘察工作,在此之后对物证及现场环境进行分析,秉持真实原则加以判断,总结出防火、灭火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为改进和加强消防工作提供依据。

(三)有利于坚持公平原则实行相关调查工作

火灾事故所致火灾原因和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有关,其中人为因素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率非常高,存在人为蓄意纵火的可能性,需要联系具体情况评判。由此可见,火灾调查可以明确火灾事故成因,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维护社会秩序[2]。

二、调查火灾物证损坏的成因

(一)现场物证提取成因

火灾现场物证提取前进行录像、绘制相应的现场图,之后进行相关物证的提取。按照先静观后动手、先照相后提取、先表面后内层、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进行。根据实际状况来看,发生随意搬动/ 丢弃物证的概率较高,此时则会对物证原始状态造成不利的影响,会造成缺少录像、绘制现场图的支持,严重的还会发生因提取方法不当,对物证构成严重威胁的情况。还有,气液物证、固态物证均须保证完整性,检材盛装袋或容器必须保持洁净,不应与检材发生化学反应,不同的检材应单独封装,避免提取失败。

(二)现场勘查成因

在火灾现场进行勘验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火灾现场情况,以各个角度燃烧情况为核心,进行物证查找、物证鉴别、物证提取等处理。由此得出现场勘验能确定起火点、引发火灾物证、火灾成因等。需要注意的是,火灾现场勘验主要是对环境初步、细节、专项的加以勘验,但在勘验过程会一定程度上对物证造成损坏,究其原因和以下原因有关。

1.勘验期间,因对现场保护不足、未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致使工作人员进到火灾现场后,对火灾现场构成严重破坏。火灾物证采集时受损,因此不能确保火灾勘查结果的可信度[3]。

2.初步勘验时,火灾调查人员会结合现场状况确定火灾痕迹,因未及时对物证标识、保护,特别是室外物证,在没有做好保护工作的情况下会加大受损的概率,无法顺利进行火灾调查工作。

3.细节勘验时主要对火灾痕迹进行收集、提取和判断,以此获得火灾痕迹物证,这个过程如不遵循相关标准操作,必然会对重要物证造成损坏,以致无法提高火灾调查工作的效率。

(三)物证保存送检成因

室外火灾现场火灾痕迹物证,易遭受人为因素、气候因素及自然环境条件因素等影响。故而,在收集物证后需做好物证管理、物证保存方面的工作,反之会在送检阶段对物证造成损坏,还有一些物证变质、物证损坏污染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笔录和档案不能遵循相关标准保管,构建残片、容器表面受损等。

三、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的防范措施

(一)遵照相关要求收集火灾现场物证

可证明火灾成因的火灾痕迹物证是主要证物,存在一定的法律效应,所以火灾现场收集、提取物证的时候均须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处理,如火灾事故调查方法、《消防法》以及《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进行调查,主要目的为降低收集物证、提取物证时的偏差,加强对火灾痕迹物证的保护,为火灾调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这就要求现场勘察人员在相关国家法律规定下,施行火灾痕迹物证收集和提取方面的工作,有效保障火灾物证的法律效应,进而及时找到火灾事故的发生成因。

(二)认真做好火灾现场保护工作

做好现场勘验工作是火灾调查过程中极为关键的,绝大多数火灾现场需反复勘验,以确定火灾起点、火灾发生成因,故加强对火灾现场的保护十分必要。针对于此,应在收集痕迹物证、查找痕迹物证的时候,认真做好物证保护和保存工作,收集相关资料的同时要做好物证拍照、保护相关物证,降低对物证构成的危害[4]。在现场勘验工作时应秉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收集物证、保护物证,避免物证受到不良影响。除此之外,提取痕迹物证之前应对物证拍照处理,避免提取的过程记录错误。痕迹物证提取时部分工作人员会直接提取物证,没有按要求做好相应信息记录工作,趋于该种状态下则不能保证物证信息的全面性、合法性,故而应该按照拍照、固定、提取的顺序对火灾现场加以保护,从而促使火灾痕迹物证的法律效应[5]。

(三)物证分装、保存工作完善对策

妥善保管物证资料,直接关系到火灾调查工作质量,以物证的发现、提取、保管三个方面出发,正确梳理相互的关系,便于通过火灾物证充分了解火灾事故的状况。发现物证、提取物证是前提,保管好发现的物证为明确物证价值奠定基础。因此物证保管的过程应结合证物性质,选择适合的保护对策处理,旨在合理保管物证、做好所有物证登记工作。

(四)加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火灾调查作为新兴科学,存在政策、技术及科学性强的特性,要完成火灾调查工作,统计火灾损失等,需要认真做好物证保护、收集、提取等方面工作。此外,加强队伍建设,满足实战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与到进修、专家讲课活动中,然后编制相应的奖惩机制有效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以此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6]。

四、结语

火灾调查可明确火灾事故现场状况,并对火灾现场当事人权益加以保护,所以需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认真做好现场勘查工作。除此之外,需要认真执行物证分装、物证保存方面的工作,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认真执行火灾调查工作。

猜你喜欢
勘验火灾现场物证
行为判断
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现场勘验的质量管理
“演员中心制”戏剧始于北宋的新物证
英国村庄火灾现场惊现烈焰“火龙卷”奇观
试论物证在烟草行政处罚中的适用
原野侦探课 第三节 关键物证
岩土工程勘察中基础地质的应用探析
浅谈刑事案件物证的保护
火灾现场勘验照相的作用及具体流程
现场勘验检查工作中针对手印痕迹若干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