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良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乐观的中介作用

2021-04-11 05:43周碧薇钱志刚
红河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置信区间负性经历

周碧薇,钱志刚

(蚌埠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

社会适应是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指标。[1]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适应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将会影响其今后的工作与发展。[2]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群体。但由于早年“留守”的经历和进入大学后所面临环境剧变的双重压力,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不容乐观。[3]社会适应不良是指个体成长与周围环境呈现不和谐、不平衡的状态。[4]研究发现相较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更容易出现自我评价偏低,人际交往敏感退缩,在学业、就业等问题上常表现出犹豫不决、消极应对。[5-7]如果个体长期处于社会适应不良的状态中,就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

根据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大学生遭受负性情绪困扰的个体逐年增多。[8-9]在影响大学生负性情绪的众多因素中,社会适应不良的作用尤为突出。研究发现情绪与社会适应关系密切,社会适应不良可引发个体精神紧张进而产生焦虑、抑郁,甚至自杀意念。[10-12]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状况的改善可降低负性情绪水平。[13]

已有研究证实,社会适应不良作为一种负面影响给大学生带了诸多情绪困扰,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处于社会适应不良状态的个体都有负性情绪,这就说明某些保护性因素在发挥作用,乐观可能就是其中之一。乐观是指对未来期望积极结果或相信好而非坏会发生的倾向。相关研究显示,乐观负向预测消抑郁,乐观水平越高,体验到消极情绪越少。[14-15]乐观水平的个体表现出较高积极情感水平,较低的消极情感水平。[16]乐观不仅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也是一种解释风格[15],乐观的人在面对压力与问题时,更能够积极应对,认为事情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因此乐观可以以缓解社会适应不良对个体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自身负性情绪体验。[17-18]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由于特殊的成长史,社会适应问题更为凸显。本文以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拟考察乐观在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良对负性情绪的影响中的作用,以期为改善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适应提供实证借鉴。

一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安徽省3所高校大一、大二在校学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700份,有效回收问卷661份,问卷有效率94.4%。其中:女生428人55.8%;大一学生340人,占51.4%;大二学生321人,占48.6%;有留守经历学生233人,占35.2%;无留守经历学生428人,占64.8%。

(二)研究量表

1.社会适应不良量表。该量表采用由余益兵等人编制《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的消极社会适应分量表。[19]量表共有23个题项,包括消极退缩、自我烦扰、社会疏离和违规行为四个维度。采用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5点计分,得分越高说明个体社会适应越消极。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0.77。

2.乐观主义—悲观主义量表。该量表是袁立新等人编制,共有11个题项,包含乐观和悲观2个分量表。[20]采用1(非常赞同)—5(非常反对)5级评分,本研究将乐观主义分量表反向计分后,与悲观主义分量表原始得分相加得出总量表得分。总量表得分越高说明乐观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的Cronbach's α系数0.87。

3.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该量表是Lovibond编制,龚栩等人修订成简体中文版。[21]用来测评个体在过去一周内负性情绪体验,问卷共21个题项,包含抑郁、焦虑和压力3个维度。问卷采用4级计分,0-3分别表示“不符合”到“总是符合”。得分越高,说明负性情绪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为0.86。

(三)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因子分析进行同方法偏差检验;采用T检验考查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和无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良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察各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Mplus7.0构建结构模型。

二 结果

(一)共同方差偏差检验

本研究采用被试自我报告的方法统一收集数据,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因而可能影响研究的结果。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其结果显示,共有9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第一个因子的变异解释率为30.05%,小于40%的临界标准。说明本研究的数据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二)有留守经历和无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良的差异

对有留守经历和无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不良得分进行差异检验,其结果(见表1)。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良得分显著高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t=5.43,P<0.001),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在自我烦扰、社会疏离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无有留守经历大学生(t=2.71,7.82,Ps<0.01)。但在消极退缩和违规行为维度得分两者没有显著差异(t=0.88,0.81,Ps>0.05)。

表1 有留守经历和无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良的差异(±s)

(三)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良、乐观和负性情绪的相关性

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可知,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良各维度与负性情绪各维度间呈显著正相关(0.432≦r≦0.574,Ps<0.01),乐观与社会适应不良和负性情绪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0.723≦r≦-0.491,Ps<0.01)。

表2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良、乐观和负性情绪的相关分析(r,n=233)

(四)乐观在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良与负性情绪之间的中介作用

在相关分析基础上,以社会适应不良为自变量,负性情绪为因变量,乐观为中介变量建构结构方程模型模型。其结果显示,模型各项指标X2=28.936,df=18,RMSEA=0.061,CFI=0.985,TLI=0.976,SMR=0.030均符合拟合标准,表明拟合情况良好,该模型是可以接受的(见图1)。

图1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良、乐观和负性情绪中介模型

为进一步检验、分析中介效应,本研究采用Bootstrap程序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随机重复抽取1000个样本,计算95%的置信区间,如果中介效应的95%置信区间不包含0,设中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其结果显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良 负性情绪,95%的置信区间为(0.259—0.597),置信区间不包含0(P<0.001),说明直接效应显著;社会适应不良乐观的负性情绪,95%的置信区间为(0.226—0.548)(P<0.001),置信区间不包含0,说明乐观在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良与负性情绪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值为0.387。

三 讨论

(一)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良现状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无论在何种环境条件下,都能客观认识,积极调整行为,使自身的心理状态很好地适应环境,是衡量个体社会性发展和社会成熟的重要标志。[1研究发现,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良得分显著高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是一致的。[3]家庭和父母是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的重要外在因素。个体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支持、陪伴,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利于青少年社会适应发展。[22-23]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在童年期,普遍缺少父母心理关爱,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交流仅限于“学习成绩如何”“身体是否健康”。而其自身心理成长的困惑被表现了“好的学习成绩”“能否考上大学”的外表下。[5]加之进入大学后,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条件和个人素质差距,学习生活环境、方式改变,负面影响进一步增大,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所产生的社会适应不良也越来越明显。本研究还发现在消极退缩和违规行为两方面,有或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之间的无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在特殊成长环境中,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考入大学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和意志力,注重学习,能够遵守学校规范,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拥有与父辈不同的人生,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乐观在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良与负性情绪间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通过中介作用分析发现,乐观在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良与负性情绪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社会适应不良对负性情绪水平的影响是通过乐观人格特质这一中介变量来实现的。社会适应不良作为一种负面存在,必须通过个体的内部才可以起作用,而人格因素是压力对个体产生影响之优劣的关键因素。[24-25]乐观是指向未来的积极期望。[26]对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来说,在面对社会适应不良时,乐观作为一种积极、保护的因素,可以对负面情境作出积极的情感应对,以减轻自身的负性情绪体验,帮助个体恢复身心平衡。相反,有些大学生在经历适应不良时,则会悲观失落,使自身沉浸于不良的情绪体验中,无法自拔,陷入恶性循环。因此,乐观可以被看成心理弹性的成分,能够缓冲社会适应不良的不利影响,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

四 结论

根据前述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良会增强个体负性情绪体验;二是增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乐观水平可能缓解社会适应不良的不利影响,提升积极情绪体验。

猜你喜欢
置信区间负性经历
基于贝塔分布的最优置信区间研究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定数截尾场合Pareto分布形状参数的最优置信区间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效应量置信区间的原理及其实现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