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雨刮器电机无电烧损故障及维护研究
——以广州地铁5号线为例

2021-04-11 01:36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雨刮器碳刷零位

龚 莹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总部运营二中心车辆维保二部,广东 广州 510000

1 广州地铁5号线雨刮器概述

广州地铁5号线车辆采用长春龙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DODLEY10159000,PARVALUX型双臂式雨刮器电机,雨刮器是由电机带动曲柄、连杆、摇臂、刷杆左右摆动。根据雨刮器的工作要求,可实现电机轴旋转速度在高、低速功能之间转换;关闭雨刮器开关,电机使雨刮器刮臂停止在初始位置(车辆运行方向的左侧)。

2 广州地铁5号线雨刮器电机故障

2.1 故障表现

列车正线运营出现雨刮器电机烧损故障时,司机室会有异味(类似煤气味),列车回库后,按照列车烧焦味处理流程,打开电气柜门,检查线缆、板卡、继电器、断路器、插口接头等有无烧损和高热痕迹;检查气压表、TMS显示屏、开关门按钮、CCTV主机、PWM发生器、广播控制盒、操纵台电路、雨刮器转换开关相关接线、操纵台下方插头接线等有无烧损和高热痕迹。

2.2 检修规程要求

(1)日检规程要求。检查雨刮器外观无异常,检查雨刮器功能正常(雨刮器不能干刮)。

(2)系统修规程要求。检查雨刮器外观无异常,各部件安装紧固,刷杆拉紧弹簧无异常,胶条无老化、开裂,使用WD40对主轴进行润滑;检查试验雨刮开关各档位(快速、慢速、停止)功能正常;检查雨刮各部件动作正常,无故障(雨刮器不能干刮)。

2.3 雨刮器电机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1)内部结构。雨刮器电机内部的行程开关S1、S2并非常规意义上的开关,其导通和关断是通过电机齿轮盘上的特殊结构与集成在电机内腔的3个铜片触头间的位置配合切换实现的。

电机腔内的铜片触头1在齿轮盘上的运动轨迹为内圈,触头2的运动轨迹为中圈,触头3的运动轨迹为外圈。触点1和触点2均在金属区域时,相当于S1开关闭合导通;触点3和触点2均在金属区域时,相当于S2开关闭合导通。S1和S2始终为一闭合、一断开的状态,每当雨刮器刷臂返回至零位时,两开关完成一次切换。

(2)工作原理。雨刮器转换开关从低速位转换至停止位时,刷臂若不在零位,触头1仍在内圈金属区域运动,触头3仍在外圈非金属区域运动,此时S2仍闭合,S1断开,让电机以低速转动至停止,雨刮器刷臂返回零位。当雨刮器刷臂返回零位时,触头1刚好运动至内圈非金属区域,触头3运动至外圈金属区域,此时S1和S2完成切换,S2断开,S1闭合,电机停止转动,雨刮器刷臂也回至零位。

2.4 故障原因及排查

(1)高低速转换开关。试验高低速转换开关,雨刮器可正常动作,检查开关接线无异常,基本可排除转换开关的原因。

(2)S1和S2开关。拆解故障雨刮器电机,检查电机齿轮盘结构无异常,电机内腔3个铜片触头无弯折,基本可排除行程开关的原因。

(3)电机线圈及其并联电阻。测量线圈并联电阻,发现已烧损,初步判断有电流长时间持续流过该电阻,导致其烧损。

(4)碳刷。对比发现线圈3个碳刷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拆下后测量,发现其中一个碳刷磨损量较大,初步判断故障原因为碳刷磨损,导致雨刮器转换开关打至停止位的过程中,碳刷未能接通线圈,无法驱动电机继续转动,使得雨刮器刷臂不能完全回到零位,雨刮器2个限位开关S1、S2不能及时切换通断状态。

2.5 初步结论

初步判断故障原因为碳刷磨损,在雨刮器转换开关打至停止位的过程中,碳刷未能接通线圈,无法驱动电机继续转动,因此雨刮器刷臂不能完全回到零位,即S2一直导通,导致有电流持续长时间通过与线圈并联的电阻流过电机,引起电机发热,进而造成电机腔内部的润滑油脂发热产生异味。

针对此问题,要求车辆大修部对雨刮器电机进行拆解维护,要求确认雨刮器电机及其内部碳刷无异常磨损或磨耗到限,内部线路无烧损。碳刷的原始长度为16.5mm,架修拆解后测量碳刷磨损1~2mm,仅存在轻微磨损情况。根据碳刷的维护标准,当碳刷的磨损长度超过2/3(即碳刷的顶部与刷握的顶部在同一平面)时,必须将其更换。

3 广州地铁雨刮器状态分析

3.1 广州地铁各线路雨刮器运用情况

调查广州地铁各线路雨刮器胶条运用情况,5号线列车在正线运营出车前要求司机试验雨刮器功能,存在雨刮器干刮的可能,长期干刮将会导致雨刮器电机受损。

(1)1号线雨刮器无喷淋系统,出车时试验雨刮器,存在干刮。

(2)2号线雨刮器无喷淋系统,不试雨刮器。

(3)3号线雨刮器无喷淋系统,不试雨刮器。

(4)4号线雨刮器无喷淋系统,出车前要求司机试验雨刮器,存在干刮。

(5)5号线雨刮器无喷淋系统,出车前要求司机试验雨刮器,存在干刮。

(6)6号线雨刮器无喷淋系统,出车前不要求司机试验雨刮器,不存在干刮问题。

(7)8号线雨刮器无喷淋系统,出车前会试验雨刮器,存在干刮(全地下线,司机视情况决定)。

(8)广佛线雨刮器自带喷淋系统,出车前会试验雨刮器,不存在干刮问题。

(9)APM线没有雨刮器,不存在干刮问题。

3.2 广州地铁5号线雨刮器运动过程

雨刮器电机输出转子的旋转运动,通过蜗杆传递至涡轮,涡轮产生圆周旋转运动,并输出旋转力矩至曲轴摇杆机构的曲柄,通过曲轴摇杆机构将圆周运动转换成一定角度的转轴运动,从而带动雨刷在列车玻璃上产生一定角度的运动,实现了刮动的过程。

(1)电机部分。雨刮器电机采用永磁直流有刷双速电机,通过改变碳刷的位置,可改变电机的转速。雨刮器电机转子的旋转运动通过蜗杆传递至涡轮,电机转速较快,通过蜗杆-涡轮运动后,降低涡轮轴的转速,增大力矩,有利于驱动曲柄摇杆机构,实现雨刷低速重载的运动。

涡轮采用树脂材料,不导电,齿轮上集成导电环,形成了电机的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保证雨刮器每次关断后都继续工作,直到运动至列车前窗的最左边后停止。

(2)传动机构。涡轮产生旋转运动,并通过涡轮轴输出旋转力矩给曲柄摇杆机构的曲柄,曲柄构件产生机构中的原动力,使摇杆产生一定角度的摆臂运动,摇杆的一端连接雨刷的主转轴,使雨刷主轴发生角度运动。

(3)雨刷部分。曲柄摇杆机构输出预定运动给雨刮器主轴,主轴会产生一定角度的往返运动,雨刷安装在主轴上,实现刮雨的功能。雨刷橡胶材料与玻璃在干摩擦的情况下阻力较大,在有水作为润滑剂的情况下摩擦阻力较小,因此雨刷只适用于在有水的情况下工作。在干刮的情况下,阻力较大,容易导致雨刷刮坏,同时力矩变大将导致电机产生较大电流,使电机受损,影响电机寿命。

5号线地铁列车雨刮器在运动过程中,曲柄的力矩较大,电机长期在大力矩的工作状态下,机架上螺栓易松动,使机构的尺寸发生变化,从而使机构发生质变(如变成双摇杆机构),甚至产生死角,使机构无法正常运转。因此,总结机械部件运动方面对电机的影响,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雨刮器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不明显,对电机的驱动影响较小;其二,机架螺栓松动,使曲柄构件与摇柄构件发生物理位置上的冲突,或者松脱出来的螺栓干涉曲柄、摇杆的运动,从而使机构卡死,无法正常运转,因此需要保证螺栓紧固正常。

4 无刷直流电机可行性分析

无刷直流电机不仅具有传统直流电机的优点,而且可靠性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强等,还取消了碳刷、滑环结构,维修与保养更加简单。但是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必须设计相应的电子驱动电路,电子驱动电路相对复杂,一次性改造成本较高,稳定性相对较差,因此无刷电机整体相较于有刷电机并没有明显提高其可靠性。另外,无刷电机驱动电路可以设计双驱动系统,以提高可靠性;无刷电机驱动电路可以设计无级调速,根据需要改变雨刷速度。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雨刮器电机的使用原理,应当加强对雨刮器电机的检查,确认电机外观无异常、无发热,安装螺栓无松动;结合日检淋水试验雨刮器功能,关注雨刮器刷臂是否能动作完整的行程,最终完全返回至零位;与乘务分部协调,要求驾驶员出车前不试验雨刮器功能,避免干刮;结合架修,拆解雨刮器电机,对电机碳刷进行定期更换,检查内部电路无异常。

猜你喜欢
雨刮器碳刷零位
无刷力矩电机零位设计技术研究
碳刷温度异常偏高分析及临时处理办法
电机零位对电动汽车能耗影响研究
浅谈600 MW水轮发电机组碳刷打火原因及处理方法
2013年宝马X1雨刮器故障
2010年大众甲壳虫雨刮器不工作
雷克萨斯ES240 雨刮器间歇性不工作
重卡雨刮器淋雨试验台——车辆雨刮器性能检测设备的设计开发
霍尔传感器零位特性及补偿方法研究
分析起重机零位保护及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