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个人

2021-04-12 15:22刘小玲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人物描写外貌动态

先来认识小翎老师

小翎老师原名刘小玲(“小翎”是她发表儿童文学的笔名),一级作家,编审,小翎文学坊创办人、导师,广东省小作家协会文学导师。从中学时期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出版儿童文学著作六部,曾五次在“广东儿童文学评奖”中获奖。并获广东新人新作奖、秦牧散文奖、冰心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是广东省首届优秀点灯人。

欢迎来到“小翎老师写作课堂”。

在平时的写作中,你是否有这些困惑:明明课外阅读了不少书籍,写作时仍然做不到“下笔如有神”;写人、物的文章时,毫无细节,情感缺失;叙事文章选材不新颖,内容空泛,缺乏文采……如果这些问题正困扰着你,那就跟随我们一起走进“小翎老师写作课堂”吧,在这里,你会学习到怎样调动眼、耳、口、鼻、手去观察事物,怎样搜集写作的素材,怎样抒发真情实感,怎样合理展开想象,相信你会从中受益匪浅。

还不赶快跟上?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写人”是训练的重点。怎么写好一个“人”,教科书给出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但实践起来,我们还是觉得很难把握。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抓住这个人的特点。为什么抓不住特点呢?因为我们没有认真观察。

小翎老师把对一个人的观察放在“动态观察”中来训练,是因为人是会动的。比如:“眨眼睛”“嘟嘴巴”“抓头发”“摇摇头”“拿起来”……这些都是动态。所以,我们在观察人的时候,不能只看他的眼睛大不大,嘴唇红不红,个子高不高。如果只作静态观察,那么这个人只是一幅画像,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动态观察的重点是时间,就是不能只看“一眼”,而是要坚持一段时间,把动态的某一段过程“摄录”下来。动态观察的手段是捕捉。捕捉就是发现对象活动的一个个瞬间,活动中的一个个细节。因为是捕捉,特别需我们要有耐心和敏锐的目光。

2021年春天,小翎文学坊在海珠湖进行了一次观察活动。除了静态观察——“凝视一朵花”外,还进行了动态观察训练——看看这个人。

下面是小翎文学坊作业单

看看这个人——动态观察训练

捕捉对象:在海珠湖找到一个人进行跟踪观察(男、女、不同年龄段的人等)

外貌:(面貌、衣着、身型等,要留意拿着什么)

动作:(他/她在做什么,要有动作的连贯性)

神态:(脸部活动,并猜测对象的心情)

连续动态(这段时间对象在做什么)

经过这样的观察训练,学员们写出来的“人物肖像速写”就不一样了。请看:

佳作类片段

在公园里,我遇到了一个穿黑色衣服的阿姨,她女儿不见了,非常焦急,一直在东张西望。她见到盘老师,问:“见到我女儿吗?”盘老师说:“没有。”她又急急忙忙往前走去了。

——三年级  何灏恒

小翎老师点评:能抓住人物心理变化表现在行动、语言上的特征,“东张西望”这个词很有画面感,但表现“焦急”的神态没有写出来。

我看到一个孩子,她戴着紫色的蝴蝶结,穿着粉红色的裙子,拿着面包喂鱼,自己也张大了嘴巴。突然间看到孩子的俏皮、童真和那稚嫩的表情,会把所有的烦恼融化。

——四年级  刘晨熙

小翎老师点评:外貌描写顺序正确,人物的动作“自己也张大了嘴巴”这个捕捉很独到。通过人物描写转到作者自己的情绪变化,有升华。虽然简单,但可以加分。

一个戴着太阳帽的阿姨站在路中央,她背着一个沉重的旅行包,手上的手机似乎无法缓和她焦急的心情。“快回来呀,快回来呀!上天保佑他吧!”她呢喃着。她抬起头环顾四周,失望地摇了搖头,“已经一个小时了,可恶的,怎么还不回来呢?”她跺了跺脚,向公园广播室走去。

——六年级  孙潍肖

小翎老师点评:潍肖这幅人物肖像是有动感的,在人物描写训练中算是比较高级别的。没有一个字叙述,纯描写,也没有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而是通过道具(沉重的背包、手机)准确地刻画了人物焦急的心情。动作方面:背、呢喃、环顾、摇头、跺脚等,用词准确,渲染了当时的气氛。一句“向公园广播室走去”,已经让读者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很有文学范。加分。

在“雁来栖”,我看到了一位与众不同的阿姨。她双手持着摄像机,一动不动地盯着岛上的鸟儿,仿佛要记录鸟儿的每一个动作,仿佛这些动作都要成为她的珍贵名片。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她仍然一动不动,像雕像那样。一旁的人的说话声似乎都在她的耳边消失了,她的镜头在不停地转动,她的表情是那么的陶醉,就像世上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六年级  关锦焱

小翎老师点评:和上一篇相反,锦焱写的是静。真的很静哦,像雕像一般一动不动。这就是工夫!把一个沉迷于摄影创作的阿姨描画出来,形象鲜明。而且,老师还发现,锦焱也陶醉在自己的写作中呢。津津有味地观察,津津有味地描写。好享受。

那个人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里尽是藏不住的温柔的光。被白衬衫映着的俊秀的面容,盛着少年独有的朝气,仿佛带着美好的希望。他身上的衬衣懒懒散散地搭着,目光平添一份漫不经心,透着属于少年的肆意。这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他好像正在发光。

——六年级  夏艺轩

小翎老师点评:用抒情的笔调描写一个少年,带着民国风的语调,显示出艺轩的文学追求。文字一如那个少年,真有点漫不经心,读起来,就像这四月的风。舒服。加分。

A类片段

穿着粉色的KU DOU,光着脚YA,一摇一摆地走着,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正盯着饼干,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

——二年级 佚名

小翎老师点评:这是一位很有灵气的小同学,将来必会闪光。你看他把一个小孩子写得多么生动。“一摇一摆”“水汪汪”“飞流直下”……可惜没有主语。写人的片段最好能点出这个对象的身份,如小男孩,叔叔,大妈等。

看见了一个大妈,穿着粉色的衣服,穿着白色的裤子,戴着红色的帽子。

——三年级 佚名

小翎老师点评:这位是刚上了两节课的小同学,完全没有基础。但还是能把遇到的人写出来。这类描写属于观察不够细致,还没有掌握人物描写的要领。

人物描写是一个很好玩的写作训练,美术学习中有一项训练叫“速写”,我们文学也可以做到。平常多观察,用文字来进行“人物速写”,既能练笔,又能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除了观察人,我们还可以观察动物,以下是小翎老师给出的观察训练作业单,大家可以试试看。

动物观察作业单

动物名称:

外貌:(头部、身体、颜色等)

动作:

作息:

饲食时的状态:

特别之处:

如果能做好这样的观察记录,当老师出《我的动物朋友》这一作文题时,你一定能写出好文章。

附名篇赏读

小刺猬

[苏联]普里什文

有一次,我沿着村边的小河散步,发现一丛灌木底下有一只小刺猬。于是,我找到一根小木棍,把它拨到我的帽子里,回了家。

……不一会儿,小刺猬径直向报纸奔去,它围着报纸转圈儿,用爪子拨弄着,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最后很巧妙地用刺扎破了报纸的一角,把报纸盖到了自己身上,连拖带拽搬到了床底下。

猜你喜欢
人物描写外貌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怎样构思人物描写类文章
国内动态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人物描写
奇特的蛇鹫
写好人物外貌
外貌与内在
论长篇小说《足迹》中的人物形象的肖像描写
浅谈语文课本中不同的人物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