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on Chan专辑封面的符号学研究

2021-04-12 03:57卢可可
西部皮革 2021年6期
关键词:雪藏英皇华星

卢可可

(北京交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 100044)

自Eason Chan1995年出道以来,到2014年间总共发行50张专辑,分别在华星唱片公司(1996-2000年)发行12张,在英皇唱片公司(2000-2008年)发行19张,在新艺宝唱片公司(2005-2014年)发行19张。本文将这50张专辑的封面设计进行符号学分析,总结符号学设计思维规律。

1 专辑封面主体内容研究

Eason Chan在华星唱片时期,刚参加完选秀出道,音乐风格偏向忧郁颓废;五年以后进入英皇唱片公司,开始接触影视,音乐风格也有所改变,开始走“跳逗”路线,更加多变;2003年遭遇公司雪藏,陷入低谷期,随后转入新艺宝唱片,音乐风格走向内敛深沉。本节中将Eason Chan所有专辑分为三类:华星时期、英皇时期和新艺宝时期。

再将专辑按照主体内容来分类,分为人像,风景,文字,插画4种。同时又将人像分为特写,半身,中近景,全身4种。将分好类型的专辑归纳,建立系谱轴、毗邻轴进行分析和总结,可得知这三段时期Eason Chan专辑封面设计的相似点和异同点。系谱毗邻轴。

图1 50张专辑按不同主体内容分类

华星唱片时期专辑封面主要以人像为主,且形式比较单一,人像为主的专辑封面中以半身人像为主,其次是中近景,重点突出歌手的外形特征,提高辨识度;在英皇唱片时期,设计风格依然以人像为主体,不同的是引入了插画的表达形式,并且减少了半身人像的比例,增加了人像特写的比例;在新艺宝唱片公司时期,专辑封面的主体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不仅加入了插画元素,以文字和风景为主体内容的封面设计逐渐增多,人像为主的封面中,人物表情更加丰富多样,这一时期设计师不再使用Eason Chan的形象提高专辑辨识度,而是更加关注如何表达出音乐本身的情感内容。对其内在的情感进行挖掘,从而选择合适的形态进行提炼,从而完成视觉叙事的设计。

图2 华星时期

图3 英皇时期

图4 新艺宝时期

将三个唱片时期的专辑封面分别进行图片叠加处理,做成九宫格,将每一张专辑封面上的人脸位置及面积用红色标记出来。华星时期的12张专辑叠加之后见图2,人脸主要集中在中间轴线上以及左上角位置,且中间位置出现的人脸面积比较大;英皇时期的19张叠加之后见图3,人脸主要集中在中间靠下的位置,左上角出现的人脸面积比较大;新艺宝时期的19张叠加之后见图4.人脸主要集中在中间靠上的位置。可直观发现三个时期的共同点:封面中人脸主要出现在中间及上半部分,左右下角几乎没有分布。

2 专辑豆瓣评分分析

整理了这三个不同时期发行的50张专辑的豆瓣评分,按发行时间排序。制作散点图和雷达图,直观地反映出英皇唱片时期发行的唱片评分比较平稳,根据雷达图发现英皇公司发行的专辑评分相对较高,平均分高达8.9分。综合来看英皇唱片公司发行的专辑评分较高且稳定。

3 专辑封面视觉感受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 CD 唱片的封面,获得每张唱片传达出的基本内容。例如,歌唱者的个人信息、专辑的大致风格、名称、音乐的题材和歌曲曲风等。[7]这达到了唱片广泛宣传的作用,把音乐视觉化,利用唱片封面展示在消费大众眼前。我们可以想象,假如我们在面对自己想要购买的 CD 却无法得知它的信息而犹豫、迟疑的时候,那么唱片的封面设计此时此刻对我们来说好比一个媒介,让我们快速和音乐“会面”。专辑封面会让我们通过视觉感官而直接产生心理共鸣,从心底领悟了唱片饱含着的声音之情谊,这也是封面设计赋予我们的音乐启迪功能。[4]

这样看来专辑封面的视觉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以三个不同时期建立系谱轴,将专辑按视觉感受分为明快,中性,深沉三种视觉感受,把每一张专辑封面进行像素马赛克化,计算不同颜色所占比例,以此为依据进行分类。

图5 按三种不同视觉感受建立的系谱毗邻轴

根据饼状图可直观地发现,华星时期专辑封面偏向深沉,英皇唱片时期偏向中性,新艺宝时期以深沉为主,饱含忧郁的感情基调,延续了华星时期的风格。对于音乐精神的传达是音乐类视觉设计的根本要求。无论是基于屏幕还是基于印刷,目标明确地传达出音乐本身的理念是视觉设计的前提。[5]

4 专辑封面动静态分析

2003年是Eason Chan事业的低谷期,经历了家庭变故,同时被英皇唱片公司雪藏。这对于一个歌手来说是非常沉重的打击,因此在经历雪藏之后的唱片封面设计师做出了一些改变。以2003年Eason Chan被雪藏的时间点作为节点建立系谱轴,将封面人像形态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

在经历雪藏之前,Eason Chan的专辑封面设计主体人像以动态为主,多为明显的动作呈现,例如《The Easy Ride》中Eason Chan跨马鞍的动作;《打得火热》伸开左臂举着喇叭的动作;《幸福的家》中夸张的伸开腿坐在椅子上的动作.且占整体封面的面积比例较大,富有活力。经历雪藏以后,封面主体人像以静态为主,且占整体封面的积比例较小。

5 专辑封面标题形态研究

本节以Eason Chan遭公司雪藏为时间节点,分别将动态、静态中标题占据不同比例为依据进行分类,可得知这两段时期Eason Chan的专辑封面设计的相似点和异同点。雪藏之前标题占比例比较大,构图比较饱满;雪藏之后的专辑封面设计中缩小了标题所占比例.

6 结论

规律总结:

A,Eason Chan专辑封面中主体内容以Eason Chan的形象为主,表现形式逐渐多样化。其中人物形象以特写形式出现占比重越来越大,以半身形式出现逐渐减少。

B,英皇唱片时期的专辑豆瓣评分相对稳定,且评分较高。

C,华星唱片时期专辑封面设计风格偏深沉,英皇唱片时期风格发生了变化,色彩偏向明快,符合Eason Chan当时的音乐风格和乐感的氛围,新艺宝时期则延续了华星时期的深沉忧郁风格。

D,雪藏之前专辑封面中Eason Chan形象以动态为主,雪藏之后以静态为主。

E,雪藏之前专辑封面以Eason Chan形象为主,雪藏之后专辑封面Eason Chan形象逐渐减少。

综上所述:

平面设计者在接到封面设计任务时,首先要充分聆听和感受音乐本身,其次要了解专辑创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动机,选择更适合的视觉表现形式和手法。近年来互联网和音乐应用程序的发展催生了数字专辑的兴起,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扩展了专辑封面的传播途径。因此更要重视封面设计语言,同时应考虑更丰富的封面使用场景。将唱片封面与艺术观念、认知模式、文化进化联系起来的设计方法,把唱片设计推向一种更开阔的境遇。

在进行调查研究的同时本文采用了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信息收集,由于经常购买或者曾经购买过音乐专辑的样本数量过少,不具有说服力,不予采用。但是在问卷调查中显示消费者在购买音乐专辑时更加倾向插画类和人像类的设计形式,值得我们注意,指导以后的设计思路。对于音乐专辑封面的视觉感受会很大部分引导消费者做出心理预判,这一点也提醒我们做设计时要充分了解歌曲信息,挖掘深层次的音乐氛围,准确表达出音乐所传递的信息。根据调查问卷也反映出消费者在看到一张新专辑时第一时间关注的是专辑的封面图案设计,其次是歌手名字,这也提示我们要突出封面图案的设计并强调歌手名字,从而提高专辑销售的商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雪藏英皇华星
我要读书啦(下)
我要读书啦(上)
写话,一点都不难
“鸟”和“乌”
10年工龄遭“雪藏”,一张暂住证帮三姐妹打赢
花都情缘
英皇音乐:考试是用来“享受”的
“雪藏”怎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