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教学与传统教学在肾内科教学中的疗效评价

2021-04-12 11:12冉佳鹭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7期
关键词:肾内科病案实习生

冉佳鹭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重庆 408200

肾内科为二级学科,其知识实践性较强,可有效的对疾病进行诊断,同时还可为疾病制定治疗方案,因此,肾内科医学生不仅需要熟练掌握疾病定义、治疗、症状等理论知识,同时还需具备分析疾病的临床能力。这就要求临床采取有效、科学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本文特选择我院的48名肾内科实习生展开分析,以下就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选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的48名肾内科临床实习生,依据随机分组法将实习生均分为观察组24例以及常规组24例。48名实习生均为本科学历,常规组男女比为13:11,年龄为20-29岁,均龄为(24.57±2.14)岁;观察组男女比为12:12,年龄为19-29岁,均龄为(24.37±2.06)岁。组间资料通过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并无意义,实验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传统教学: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带教,教学方式为灌输式教学,重点内容为大纲理论知识,教学后对学生进行提问,临床教学通过查房进行,学生以所学知识查看、分析患者资料。病案教学:以《诊断学》与《内科学》作为教材展开教学,将肾病综合征及慢性肾衰竭作为查房内容[1],教学查房的时长为90分钟,查房前教师准备相应的典型病例材料,病案主要通过学生的实际学习内容与教学大纲进行,保证不脱离实际。查房前为学生发放病例,要求学生自行查阅和整理有关资料,做好充足的学习准备。教师制定完整的计划,教学过程中以病案为中心进行提问,同时对回答情况作出点评,使其深入认识病案,逐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2]。

1.3观察指标 教学效果:教学结束后评估效果,主要是分析学生理论知识和临床知识的掌握情况,理论知识通过封闭考试进行,临床成绩通过临床实际操作进行。

2 结 果

分析表1中的教学效果可知,两组理论与临床成绩均具有数据差异,P<0.05。

表1 教学效果表

3 讨 论

在进行肾内科教学时,教学不仅具有引导作用,同时还应将学生视为主体,才更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在传统肾内科的教学中,教师的重点为讲解理论知识,临床教学方面存在欠缺,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学生难以形成临床思维,教学模式多为被动。通过病案教学,可将呆板的理论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因而,病案教学可良好的对传统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角色,促进主动教学。病案教学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可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性和沟通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可培养临床思维。此外,通过病案教学,教师业务水平同样能够得到提高,可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知识,良好的掌握肾内科教学的重难点,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3]。

综上所述,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在肾内科教学中应用病案教学的效果更佳,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肾内科病案实习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内科的应用分析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能级对应原则在肾内科护士分层次使用中的应用
肾内科医生:我们为什么建议每个人做尿检
试论病案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PDCA循环改进对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正确选择的影响分析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