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电力工程施工及管理策略

2021-04-12 06:00沈佳琦
智能城市 2021年19期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人员工程施工

沈佳琦

(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335)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我国电力能源工程建设项目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和增加,其施工管理工作除了需要满足整体工程项目的可靠性与精准性之外,还要进一步提升建设效率。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电力工程管理的实际需求。在此行业背景下,必须针对电力工程的施工及管理措施进行更深入分析,制定和优化管理策略,以此确保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

1 电力工程施工难点

1.1 外力的破坏

在我国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外力破坏是较为突出的施工技术问题,会导致整体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失控。

(1)电力系统的架空高压线路带来的外力破坏问题,是由于我国地质地貌不同,导致高压线路在架设方式上必须采用架空高压线路,导致外力破坏。

(2)电力系统中的架空高压线中引线的失控最终导致外力破坏,我国较多架空高压线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沿线部分展开相应的建设,沿线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无法精准有效施工,导致电力工程遭受外力的破坏。

1.2 极端天气的闪络放电

极端天气的闪络放电是我国现阶段常用的电力设备,常年保持高强度的运转状态,没有装设有效的防护设备,尤其是一些外部具有绝缘材质的电力设备已经长时间没有得到有效清洁与保护,导致电力设备的外部绝缘材质存在大量的杂质与污泥。污垢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会对当前绝缘材质产生负面影响,使绝缘设备更容易遭受闪络放电,影响居民们的用电安全,严重情况还会导致电力运行过程出现安全事故。

1.3 过电压

出现过压电现象的原因是在电力工程建设的初始阶段,各类电力设备配置不完善,部分电力设备由于施工单位缩减成本没有得到最优配置。施工过程中未根据施工方案和技术规范严格执行,导致在后期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出现过压电现象。如果不能及时整治该现象,会导致在遭遇极端恶劣的天气时电力系统出现运行问题。由于极端恶劣天气会对电力系统的维护抢修造成不便,导致过电压的危害性非常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在技术层面上对其进行优化处理。

2 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水平低、电力施工现场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

2.1 管理制度不完善

综合电力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特点,开展作业时必须确保各个施工阶段以及工程项目各个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和施工设计图纸完成所有作业,作业完成后遵照施工规范进行质量验收。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存在不足,导致产生较多技术变更和施工设计图纸变更,无法如实全面记录工程量的变化情况。缺乏规范化的监管制度对现场施工行为进行约束,导致个别施工人员经常出现不规范的行为,无法保证其施工质量满足专业标准,存在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

2.2 管理人员水平低

部分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缺乏严格的质量把控意识,没有合同意识和投资效益观念,管理时没有将项目实际情况与施工图纸进行对比复查,不了解行业规范和设计规范,未核对到场各类物资型号、规格、数量等信息,导致电力工程项目从施工开始与实际建设标准无法达成一致,最终造成工程质量不满足预期,工期延误,出现安全事故等相关问题。

2.3 电力施工现场安全意识薄弱

安全管理是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影响工程经济效益和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较多电力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都会忽视安全管理工作,导致工程安全性非常低。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管理人员素养不高,对安全的重要性认知存在不足,导致整个施工阶段不能进行安全监管,各类管理责任划分不够明确,常因为施工现场的小事故引发大型安全事故,对企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3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难点的应对原则

为了解决电力工程施工技术难点,需要科学配置电网结构、合理分配电源、安装合适的避雷设备。

3.1 科学配置电网结构

科学合理地配置电力工程中的电网结构是解决技术问题和技术难点的重要方式,电网配置结构主要包含的内容有选择配电容载比、进一步简化供电电压等级等。综合电力工程的实际操作手段,电力传输通常选用逐级减压的方式,但这类技术手段存在较多缺陷,除了浪费电力能源之外,整体输电效率也较低,还进一步提升了远距离供电的概率。

需要对输电电压等级进行进一步简化处理,输电等级下降能够在较大程度降低输电站的数量,提升传输的输电效率[1]。在优化升级电力系统的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各类用户的实际用电需求,综合电力负荷以及增长的走向精准计算容载比。更新电力设备也是优化电力系统的重要途径,具体可以通过新电缆线路为用户提供电力能源,科学规划当前地区的供电线路,替代过往的架空电路,以此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和电力能源的损失。

3.2 合理分配电源

电源的分配是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针对电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电源能够实现有限供电。梳理线路,合理规划各类路线,避免出现电网交错和线路混乱的现象;对变电站展开施工的过程中,逐渐缩小变电站和电源两者之间的距离,在电源周围建设相应的变电站;确保电源设备量的充足,保证输电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持久性[2]。

3.3 安装合适的避雷设备

电力工程中出现过电压现象,多数情况是雷电造成的,在实际施工时于线路中安装合适的避雷设备,划定科学合理的地点,充分发挥避雷效用,做到有效避雷,防止过电压对电力系统造成恶劣影响,确保电力工程系统始终稳定运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用电体验。

4 经济新常态下完善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包括精细化质量管理监督体制、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优化安全管理工作。

4.1 精细化质量管理监督体制

目前,我国电力工程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监督不规范的问题,可以建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对施工行为进行约束,提升管理的有效性[3]。采取精细化管理体制,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和监督的有效落实,以此构建更完善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构建的过程中,完善和细化管理监督制度。通过建立健全质量体系,使施工和管理变得更规范,具备标准的操作流程,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的实施效果。

4.2 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在电力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人员是影响施工效果的重要因素,一线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综合素养以及专业水平,进一步确保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应进一步强化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定期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使管理者学到更多关于施工技术与管理方面的知识,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4]。电力企业还可以加强对综合型优质人才的引用,全面强化管理团队的综合水平。

4.3 优化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是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5]。

(1)建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并全面落实,领导人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集体树立完善的施工安全意识。

(2)为了确保施工人员全方位、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将各个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个人员,进行基础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确保施工高效有序地向前推进,更安全地完成各类生产任务,为确保电力工程质量和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为了进一步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类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应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严格落实各类技术交底工作。对于任何项目的施工团队而言,技术交底都是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两者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良好手段,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尤其需要针对各类工程死角和细节工程加强交流与沟通,全方位确保电力工程安全施工[6]。另外,在施工现场加装各类安全警示标识提示,避免出现人身伤亡事故。

5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电力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存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较多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施工管理工作的落实。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电力工程建设数量越来越多,需要全方位优化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管理手段,确保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用电效果,帮助电力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电力工程管理人员工程施工
试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BIM系统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浅析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