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中的安全风险及防范对策

2021-04-12 06:00周智成
智能城市 2021年19期
关键词:交接班调度员调度

周智成

(广西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广西南宁 530023)

1 电网调度中的安全风险

1.1 交接班的安全风险

“两票(工作票、操作票)三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是电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中最基本的制度之一,是我国电力行业多年运行总结实践出来的经验。“三制”中首要的是交接班制度。如值班负责人不检查值内工作开展情况、未提前30 min整理交接班内容、接班人员不提前15 min熟悉电网运行情况,可能导致交接班过程中重要运行方式改变、工作开展、预警信息等重要信息未交接清楚,存在漏交接、误交接的情况,直接影响接班调度员的操作和判断。

1.2 监视的安全风险

调度员的监视业务分为系统监视和设备监视。根据重要性和影响程度不同,将监控系统采集的厂站及设备所有信号分为事故(故障)、异常、越限、变位、告知五类,并定为1~5级。调度员负责第1~4级信号的不间断监视,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处置并通知运维部门。

设备监视信息及告警设置不合理、不规范,无用的告警信息过多,极易掩盖真实的事故信号,存在关键告警信息漏报或误告警的安全风险,可能导致重要设备故障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出现漏监视,严重情况还会引发电力安全事故。

调度员责任心不强,对待监视业务不认真、不仔细,对告警信号监视和处置不及时、不准确,导致事故事件升级。在异常情况下,各种保护信号、过载、跳闸等信息同时融入监控系统,面对庞大的信息数量,调度员缺乏信息处理和归纳处理能力,不能及时对事故性质进行准确判断,影响应急处置效率。

1.3 电气操作的安全风险

为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对电网设备进行操作是必要的手段和方法。一旦调度工作人员操作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电网的运行安全,严重时甚至影响区域供电质量。电气操作是调度员值班期间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其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操作前准备工作不足、操作中监护不到位、操作后闭环不及时、系统使用不规范、部分调度人员技能不过硬等方面。

1.4 事故处理的安全风险

电网运行中发生事故无法避免。调度员业务知识储备不足,对系统振荡、系统稳定破坏、线路故障、发电机故障、变压器故障、母线故障、开关故障、刀闸故障等事故的特征和处理方式不熟悉,导致处理不及时、不正确,将直接造成事故事件升级。

处理事故时,电话汇报故障的业务量陡增,容易与其他正常业务混杂,告警和越限信号突增,使调度员无法准确辨别业务轻重缓急,无法控制事故处理节奏,导致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故障本身,忽略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由于调度机构调度对象多,值班员素质参差不齐。现场值班员与调度员业务沟通时,时常出现调度术语不规范,在汇报故障信息时,存在不及时、不完整甚至出现信息错误的可能,容易误导调度员,使其不能正确判断并隔离故障点。

事故处理告一段落后,没有收集事故的基本信息,未按照要求对事故进行汇报,出现迟报、漏报或瞒报、谎报事故等情况。

2 防范对策

2.1 做好交接班工作

(1)交接班的内容全面。

调度员工作繁杂,开展的业务和遗留的问题存在差异,值班负责人在交接班前30 min,应统筹值内工作的开展情况,保证交接班内容清晰、无误、无遗漏。交接班的内容包括上级或领导交代的说明、遗留的问题、跳闸设备情况、越限断面及处理措施、联系薄弱点、监控系统识别的风险、断面校核情况、电力电量平衡情况、电力支援和备用情况、水火电调整策略、水火电受阻情况、遗留操作(调度命令票、新设备启动、带电作业、二次操作情况)、运行方式(主设备停运情况、解合环变动情况、安稳及备自投状态)等。

(2)交接班的形式规范。

接班人员应提前15 min到达调度室,查阅系统运行记录,熟悉电网的运行情况。正式交班时,先打开录音系统,由交班负责人对值班期间的业务进行主要说明,其余调度员进行补充,接班人员应详细记录交班的内容,避免信息遗漏,如果对交班内容有疑问,应立即提出。

2.2 做好监视工作

值班期间调度员应履行监控职责,密切监视监控系统的告警信息,一旦出现敏感故障信息立即进行反应,快速定位和判断告警信号的性质。

完善监控系统智能告警功能建设,智能告警功能通过对海量监控信息进行甄别和处理,实现电网运行故障信息的智能分析诊断,为调度监控人员提供高效、直观的告警信息和辅助决策依据。

优化告警信号处置流程,整理调度和现场职责界面,建立监控业务闭环管理机制,提升处置效率,杜绝漏监视。常态化开展告警信号规范性整改工作,根据告警信号分类分级要求推进设备监视告警信号采集、命名的规范化,确保新入网设备的接入信号满足规范性要求,存量老旧设备需要按期完成规范性整改。

做好电网薄弱点监视,实时查看监控系统的风险预警模块,监视电网实时运行风险,必要时采用调度员潮流计算进行校核。做好电网负荷监控,提前预判电力电量是否可以平衡、备用是否充足。加强电网频率和电压监视,做好调控断面监视,预判断面即将越限时,提前增减电厂出力调控。

3 规范操作

3.1 操作前做好准备

值班调度员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类型(设备计划停送电、新设备启动等)制定风险评估,落实风险预控措施,做好事故预测。在操作设备复电前,调度员向设备运维人员核实确认现场工作任务是否已结束、作业人员是否已全部撤离、现场所有临时措施是否已拆除,确认设备具备复电条件,核实一二次设备状态。应仔细核对交接班记录和调度日记等信息,多渠道检验设备状态和安全措施等调度信息的正确性。操作人、监护人和值班负责人应严格履行审票职责,操作票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规定,确保操作票合格。

3.2 操作中做好监护

操作监护人应认真履行监护职责,严格要求操作人逐项操作。尤其对于可不填写调度操作命令票的操作(主要指事故紧急处理、程序操作、单一操作、许可操作等),监护人要求操作人填写书面形式命令或记录后,经过值班负责人同意后再下令操作。

3.3 操作后做好管控

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应检查操作质量、检查运行方式和检查设备状况,并做好相关记录。操作人和监护人做好操作后闭环管控,避免关键调度信息遗漏。

3.4 不断提高电网调控系统的学习和使用

针对各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重点学习系统的使用和操作手册,了解系统各功能模块作用,注意操作的风险点。将理论联系实际,值班期间边学边练,熟练调控系统的操作方法,确保系统操作正确。

严格把控受令对象的操作,严格把关用户站和发电厂人员的受令资格,受令资格培训期间,注意调度术语、一二次操作和事故处理的培训。下令操作前,核对受令对象是否有受令资格、是否能理解调度指令,避免出现调度命令执行不到位或误执行的情况。操作完成后,再次核对人员操作完成情况,检查操作质量[1]。

4 事故处理

4.1 提高专业知识学习

(1)提高专业知识学习的广度。

学习调控电网的新规程和新制度,学习年度运行方式、继电保护整定方案和专项方案(迎峰度夏方案、防风防汛方案和保供电方案等)。提高学习保护、方式、通信和自动化等专业基础知识,做一个全能型调度员,提高自身的电网分析和故障判断能力。

(2)提高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度。

熟练掌握系统振荡、系统稳定破坏、线路故障、发电机故障、变压器故障、母线故障和开关故障等事故的特征和处理方式,深入学习真实事故案例,对发生的电网事故进行举一反三,制定详细的事故应急处理办法。

(3)在事故处理实战中不断总结。

处理事故时应有全局观和系统观,对故障影响不局限于故障本身,拓宽思考角度,考虑故障对系统的影响,提高电网分析能力,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

4.2 利用专业系统处理事故

随着电网发展,监视和控制电网手段不断增多,监控系统、调度指挥控制系统、保信系统、定值单系统、视频监视系统、雷电系统、山火监控系统等建设不断增强。事故发生后,调度员需要快速调出所需的系统进行信息收集,提高事故处理效率。例如线路跳闸后,可调用保信系统查看两侧站内保护动作情况,初步判断保护是否正确动作,通过视频系统查看设备是否存在异常,查看雷电或山火系统,判断线路是否受到雷电或山火影响,为线路的强送做好准备,提高事故处理效率。

4.3 使用规范调度术语

处理事故时,必须采用规范的调度术语进行业务沟通,调度业务联系时,必须先互相通报单位和姓名。核实确认设备状态或检修工作情况时、下达命令操作设备充电时,应提前提醒,再使用规范调度术语下令,并要求受令人员复诵。

4.4 做好信息汇报

事故处理结束后,及时收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故障原件、主要影响和事故等级等基本信息,按照《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和《电网运行准则》的规定,立即使用电话、电传或电子邮件等方式,按资产关系及电力调度员运行管理向隶属的上级部门和调度员机构分别进行报告。遵循实事求是原则,编制书面的事故快报,避免出现调度信息瞒报、漏报和错报。

5 结语

调度员对管辖范围内的所有设备的调度、运行及事故处理负责,承担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使命。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调度中的安全风险不断增多,调度员应把握调度业务中安全风险的关键要素,从交接班、监视、操作和事故处理等四个方面入手,辨识其中的安全风险,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不断提高防范电网风险能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猜你喜欢
交接班调度员调度
拨打120急救电话要注意什么?
医师信息化ISBAR交接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ubernetes调度改进算法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职业适应性研究*
虚拟机实时迁移调度算法
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员作业能力适应性测评体系研究
德调度员玩手机造成火车相撞
浅谈网络交接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护理交接班缺陷分析与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