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断裂带及邻区小震活动的 远震动态触发特征

2021-04-12 14:40冯建刚马海萍李敏娟毛冬瑶窦喜英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小震龙门山邻区

冯建刚 马海萍 李敏娟 毛冬瑶 窦喜英

(中国兰州730000 甘肃省地震局)

强震发生后,在相距较远(远大于强震破裂尺度)的地区出现小地震活动增强现象,且明显高于区域背景地震活动水平,称为动态地震触发现象。此现象于1992 年兰德斯7.3 级地震后首次发现,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验证。

选取2000 年以来龙门山断裂及邻区发生的小地震,以2008 年5 月12 日汶川8.0 级地震为参考,对震前小震活动展开系统研究,并讨论全球7 级以上地震对该区小震的动态触发特征。结果发现,在汶川8.0 级地震发生前,龙门山断裂带及邻区小震活动与背景活动水平基本相当,并未出现明显增强现象,使用传统地震频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也未发现显著异常现象。但是,在全球7 级地震发生后,龙门山断裂及邻区震后1 天的小震活动频度明显高于震前1 天。进一步统计2006 年5 月10 日—2008 年5 月10 日全球45 次7 级以上地震发生前后1 天该区小震频度,结果发现,震后小震频度明显高于震前,可能与远震的动态触发密切相关。以窗长2 年、步长为1 个月进行时间序列扫描,发现2007 年以来龙门山断裂及邻区小震活动频度显著增强,并明显高于随机检验结果,且2007 年10 月异常幅度达2000 年以来的最高值,见图1。

由图1 可见,2008 年汶川8.0 级地震发生前约1 年,作为发震构造的龙门山断裂及邻区小震活动受远震触发影响较显著,震前异常特征明显,且远震动态触发地震频度的异常幅度远高于随机检验结果,可见该异常信度较高,非随机对应结果。此外,空间扫描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前,受远震动态触发影响,龙门山断裂及邻区小震频度明显增强,且高于其他地区。

远震动态触发机制复杂,可能与区域强震背景、孕震断层几何走向及孕震体边界形状等因素密切相关。远震动态触发区域小震异常活动现象,是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的科学问题。该现象可作为强震危险性分析的有效判据之一,但需更多震例进一步验证其可行性。

猜你喜欢
小震龙门山邻区
龙门山·卧云台
自动邻区优化技术共享网络中应用研究
云南小江地区小震震源机制及构造应力场研究
龙门山居图
2017年9月2日固原4.6级地震前后小震调制比分析
跟踪导练(五)3
安庆新城吾悦广场A/B塔楼结构设计
等待白雪的龙门山(外一章)
近年来龙门山断裂GPS剖面变形与应变积累分析
从中国西南及邻区看亚洲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