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情绪,让成长多一点阳光

2021-04-12 02:51王迎军
新班主任 2021年3期
关键词:情绪妈妈孩子

王迎军

青少年缺乏成人的理性和克制,所以,有时候控制不好自己的负面情绪,伤及自身的同时也会伤害他人。只有引导他们科学管理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才能让成长多一点阳光。

点醒不点破,弹好情绪疏导曲

“三八”国际妇女节亲子书信活动,学校统一设计了书信用纸,题目为“     ,您辛苦了”。一封封打开,大部分孩子填的是“妈妈,您辛苦了”,中规中矩的感觉扑面而来;还有的孩子非常正式地写上“母亲,您辛苦了”,含着满满的尊重和敬爱。信,有洋洋洒洒千言之多,也有简简单单两三百字,感情浓淡自有不同,而家长的回信多充满喜悦、满足和感恩,为孩子的成长,为老师的付出,为学校举办活动的用心。

就这样翻阅着,修改孩子们格式或文字上的瑕疵。不经意间,很突兀地出现了“某某某,您辛苦了”的字眼,我的心一惊!凭着对教育的敏感,我知道直呼姓名的背后肯定有问题。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要孩子表达对妈妈的感恩和节日的祝福,妈妈的回信还用来参加“亲子书信”大赛。翻向为家长设置回信的反面,果不其然,是空白的!潦草随意的字迹,颠来倒去的语句,乱七八糟不着调的抒情,写信人从写下第一个字开始,就不打算将信送达收信人。而这样连名带姓地称呼,分明带着挑衅,带着愤怒,带着几分怨憎,竟然是昊!

偷偷地观察了一下昊,课堂上忙碌的他虽然有些心不在焉,但没有什么大的异样,一切看似很平静。可是,一定有事情横亘在昊和妈妈之间,影响了本该亲密的母子关系,要不然,一向懂事成熟的他不会有这么孩子气的举动。显然,写下这封信时,昊和妈妈都没有找到打开心结的方法,母子俩正僵着。看其他同学都进入了学习状态,我把昊叫到教室一角,压低声音问他缘由。一开始他极力否认,没问上几句,眼睛就红了,泪珠也啪嗒啪嗒地掉下来。看得出,憋在心里的不愉快已有些时日。再问,昊只是沉默。我知道,对于心智高于同龄孩子的昊来说,不必问得太多,我拍拍他的肩膀说:“昊,还记得我告诉你要站在事物之外看事物吗?你现在困在了事情里。没事的时候静心想一想妈妈,想一想自己,再给妈妈写一封信,好吗?”昊用力点点头。第二天再见昊的时候,他的脸上带着笑意,还对我挤挤眼,我心也明亮起来。

是的,有一种教育,能够陪伴、倾听、点拨、建议,但不能替代和走进。因为不是所有的心情都可以与人共享,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够找到听众。有些理,别说得太细;有些话,留几分空白;有些坎,只能独自走过。

追问助反思,唱好情绪化解调

早晨正是学生打扫卫生的时间,校园里来来往往的孩子多起来,洗手池旁挤满了冲洗拖把、提水的学生。突然,学生堆里甩出一对扭在一起的男生。“是两个男孩子在闹着玩吧?”我一边想着一边快步走过去,轻拍其中一个男孩子的肩膀,说“别闹啦,放开!”可是,这个男孩揪住另一个男孩的膀子,丝毫没有撒手的意思,周围的孩子也都惊疑不定地看向我们。我意识到事情没那么简单,于是厉声喝道:“松手,快给我放开!”也许是忌惮我老师的身份,也许是我的雷霆之怒镇住了他们,两个男孩子很不情愿地撒开了手。一问才知道是八年级的男生,但不是一个班的。

追问缘由,原来,前几天,一个孩子课间飞跑下楼,在楼梯上撞到了邻班同学,把他手里的书碰到了地上,连“抱歉”都没说一声就开溜了。不巧,今天早晨冲洗拖把,两人又遇上了。书被碰掉的男生装作不经意地把水泼到冒失男生的身上,两个人当即扭打在一起。听完陈述,我各打五十大板,立马让他们找自己的错。一个红着脸说碰掉了书不该一跑了事,另一个也面有愧色说不该泼水。两人相互道歉后,我继续追问:“一丁点儿不乐意就要你一拳我一脚的,大动干戈吗?”两人都摇头。接着,我让他们说说有哪些坏影响,两个人都诚恳地列了几条,问题讲清楚了,错也认了,由小到大的影响也认识了,问题就解决了。我拍一拍他们的肩膀,最后再提醒:“都是八年级的男子汉了,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有能力处理好吗?”他们郑重地点点头,击掌握手,情绪的阴霾也随风而去。

其实,不在于教师谈话的技巧有多高,重在叙述和倾听,分析和反思的过程。你一言我一语,就是给双方情绪的小火苗降降温,让暴怒的心情平静下来。唯有这样,才有助于找准解决问题的朝向,从而解开情绪的结。

多智讲方法,擂响情绪管理鼓

教师多一点教育的智慧,学生情绪管理就多了一些方法。

首先,教师要具备情绪发现意识。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家庭的喜怒哀乐背在孩子身上,不经意间也会写在孩子的脸上。班主任和学科教师都应该有情绪发现意识,课堂内外,发现孩子的情绪不高,不妨单独聊聊,再悄悄做个电话家访,弄清学生情绪的原因,读懂读准学生的情绪,才能给出正确的引导方法。

其次,情绪引导要因人而异。对内向型的孩子,可以借用小纸条或者日记进行“情绪按摩”——“今天,老师发现你有点不高兴,看到你不开心,老师的天空也没有了太阳,有什么事儿可以和老师说说吗?”也可以找个合适的时间,设计一次偶遇,在看似不经意的问询里,让学生感受到善意和温暖,自然就容易打开心扉;对外向型的孩子,发现其情绪不好,不妨拉着他的手听他诉说内心的委屈,帮他捋一捋问题,找一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给他一个拥抱,或者拍拍他的肩膀;对于因为学习、参赛压力大而出现情绪问题的学生,教师可利用体育课,或者拿出自习课几分钟,领着学生到大操场跑跑步、踢踢球、跳跳绳,在汗流浃背时再畅快喊几声,心里的郁闷和烦恼也就淡了;对于因身体不适或其他原因导致情绪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闲置室,给孩子一个小小的独处空间,倒一杯奶茶或咖啡,在静静的等待和陪伴中,孩子阴郁的心情就多分绿意。还有简单的心理放松操、积极情绪小游戏、手指操、心理暗示語等,既易学又便于操作,也是帮助学生调整情绪的“即时贴”。

最后,情绪处理要合宜有度。对于群体性的情绪问题,教师要寻求专业帮助,每两周一节心理健康课,和心理教师一起确定主题,让群体心理辅导更有针对性;对于特殊案例,班主任应向专业的心理教师求助,避免因处理方法不当导致情绪伤害事件再次出现;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还要注意不能带着情绪进教室,更不能以想当然的方法去解决学生间的情绪问题。

作为教育者,在处理学生情绪问题的时候,要在循循善诱中授之情绪化解之“渔”,让每个孩子能够主宰情绪,跨越坡坎,快乐成长。(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七中学)

猜你喜欢
情绪妈妈孩子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不会看钟的妈妈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