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言,必求甚解

2021-04-12 03:40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异义磨刀石通顺

作为一种读书方法,“好读书,不求甚解”本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文言文中重要词句的翻译,我们必须“求甚解”。要确定其意义,就必须明确它在句中的作用,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认真揣摩。这里主要涉及多音字、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诸多内容。

翻译技巧

古人对翻译提出了三字真言:信、达、雅。信即准确,达即通顺,雅即有文采。具体翻译时,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不能把注释当翻译

如“金就砺则利”一句。“金”译为金属,“就”译为“接近、靠近、趋向”,“砺”译为“磨刀石”,“则”译为“就、便”,“利”译为“锋利”,若是把这几个词的注释简单相加,并不能準确传达出这个句子的含意,这里的“金”“就”二字的注释就需要加以变通。此句可译为“金属的刀剑在砺石(磨刀石)上磨过便会变得锋利”。

2.字字对译,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翻译方式

若把“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句译为“君子多学习而且每天多次反省对于自己,那么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这样逐字翻译是否就能得到满分?当然不会。这样翻译,会出现以下问题:“博”“乎己”位置不妥。“博”译为“广泛地”,“乎己”译为“对自己”,翻译时,位置要调整至“省”前。此句应译为:“君子(也可译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参也可译为检查)反省自己(译为对自己反省显得不通顺,不可拘泥),那么就能智慧明达,行为也没有过失了。”

3.关键字词的落实,不容忽视

这类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活用的实词、表现句意关系的文言虚词、通假字等。这点要在日常学习中进行积累,在练习中逐渐巩固。

4.固定结构要固定

固定结构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现象,翻译时也有相对固定的格式,需要引起同学们足够的重视。

如:(1)“何以……为?”表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或“哪里还用得着……”。

(2)“无乃……乎?”表偏重于肯定的揣度语气。可译为“大概……吧”或“恐怕……吧。”

(3)“得无……乎?”表示怀疑、揣测语气。可译为“莫非……吗?”或“该不会……吧?”

(4)“……孰与……”表比较。可译为:“与……相比……”或“哪里比得上……”。

5.特殊句式要引起关注

一般而言,文言文特殊句式指的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通常情况下,判断句要译成“……是……”的表述方式;被动句要注意语言标志;省略句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地补出省略的成分;倒装句则要调整成符合现代汉语语言习惯的顺序。

猜你喜欢
异义磨刀石通顺
两块磨刀石
韩汉同形完全异义词略考
古今异义词
读写大闯关
人人都需要一块磨刀石
磨刀石
论音同异义隐喻认知与大学英语词汇学习
浅析英语幽默中的同音异义类隐喻
句子雨
英语填词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