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让社会救助走深走实

2021-04-13 16:51祝荣和全斌华
老区建设 2021年23期
关键词:党建+民政局网格

祝荣和 全斌华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发展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从2021年7月份以来,金溪县民政局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党建+社会救助”融合新模式,促进基层党建与社会救助的深度融合,让社会救助工作更温暖。

截至2021年11月,金溪县为城市低保共发放低保金765.572万元,为农村低保户共发放低保金4270.23万元,为城乡特困人员发放补助379.13万元,发放临时救助206.816万元,为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 282.486万元,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补助35.917万元等,全力推动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党建+网格”,织好保障网

金溪县民政局在秀谷镇、浒湾镇等城市社区,以居民小区为基本单元,建立“社区—网格(居民区)—楼栋—单元”四级党建网络工作体系,以及“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三长”成立管理体系;同时发动各居委会把小区居住的党员和网格化主管单位党员干部组织起来,让每个党员对接数户居民。

在农村,该局按照“居住相邻,亲朋相近”的原则,以1至4个村小组为基本网格单元,建立“行政村—网格(村小组)—网格长—党员联户”四级党建网络工作体系,把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个角落。

在金溪县双塘镇竹桥村,该村的党总支书记叶赫负责整个网格,下设四个网格,“两委干部”作为网格长,同时该村还划分出四个二级网格联络员,并由村“两委”成员负责联系走访网格联络员,实现垂直化管理。

金溪县以党建为引领,把党的组织优势、基层党员力量与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相对接,编织成一张基本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党建+服务”,架起连心桥

“7月份的时候,网格员余国平发现我家鸡舍过于简陋,出门的路上杂草丛生,8月份余国平就带人来维修鸡舍,然后又把门前的路面进行硬化,我非常感谢。”竹桥村边缘易致贫户王润娇说道。

王润娇是在第一网格长余国平走访过程中发现的边缘易致贫户,她丈夫早逝,上有80多岁老母,下有一儿一女,女儿还在读书,生活困难。网格长余国平得知她家情况后,按规定将其纳入社会救助中,并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三类人员”,双塘镇竹桥村还将纳入社会救助的人员加入微信群,“三类”人员有需要服务的地方,网格长和网格员都可通过微信及时知晓,快速研判,实现为困难户“掌上办”“指尖办”的无缝对接。

金溪县民政局还借助“爱心救助站”,倡导社会团体、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投身社会救助。该局以“服务群众、促进发展、构建和谐”为主要内容,组织金融机构下乡开展普惠金融,组织技术员下乡为困难群众提供生产、养殖、种植等方面的技术支持,组织医护人员下乡和进社区进行义诊,实现了社会救助从单一行动向多元互动转变,做到网格治理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

金溪县在13个乡镇、2个管理区的17个试点村(居)委会增设社会救助工作服务窗口,由党员干部担任社会救助协理员,负责协调处理社会救助工作事项,有效提升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同时网格长与网络员深入开展“五必到五必访”活动,及时走访、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金溪县民政局花180万元通过政府购买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断满足困难群众个性化需求,真正提升救助质量。

“党建+奖励”,树立新标杆

为激励有能力的党员担当作为,真正打通社会救助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金溪县民政局把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救助工作情况,纳入积分管理范围,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金溪县竹桥村党支部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党群积分制”管理范围,全体党员亮身份、领责任,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帮贫解困,让救助服务落地见效,让“党建+社会救助”工作走深走实。

“党建+监督”,光照公示墙

社会救助不止要暖民心,还要接受群众监督。金溪县民政部门要求社区、村委会将享受城镇低保、农村低保的人员名单张贴在公示栏,把享受低保的人员情况“晒”出来,接受群众监督。

双塘镇竹桥村委会利用村务公开栏、村村响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对农村低保人员信息进行公示,村内群众可以随时查看该村所有救助對象的公开信息。该村委会还设有社会救助办事窗口,现场接受群众质询,答疑释惑。

据竹桥村第二网格长黄小梅介绍,她所在网格区有一位村民身患疾病,希望享受农村低保。黄小梅带着网格党员上门走访,通过对他全家人均收入的核算,发现他家的情况达不到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按规定,这位村民没有纳入到低保。但乡镇、村两级干部还是主动帮他申请解决了适当临时救助。

“村里每个享受低保人员的情况都会张榜公示,这就杜绝了厚亲待友的现象,村民就心服口服。”竹桥村第四网格长方长明说道。

“党建+引导”,唱响致富歌

“我村低保户姜荣江养了6头牛,9头猪、10头羊,养了5亩水田鱼、种了19亩水稻,现在年收入7万多元。”琅琚镇苕溪村书记洪飞说道。

低保户姜荣江患类风湿关节炎多年,以前走路都是爬着走,经过救助,现在身体变好了。

“我每天都要吃药,一年光药费就要上万元,都是国家来救助。我现在走得平稳,腰杆也挺得直,感谢党和国家。”姜荣江说道。

为了更好地帮助姜荣江脱贫,该村书记洪飞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鼓起他生活的勇气,激发他发展的强劲动力。

扶贫先扶志。社会救助只是一种“输血”方式,更重要的是激发困难群众自身内在的发展动力,让他们拥有“造血”功能,丢下“拐杖”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金溪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入开展“党建+社会救助”模式的探索,以构筑功能完善、统筹衔接、务实高效、兜底有力的救助体系为导向,优化“党建+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力争以党建引领带动社会救助能力全面提升,共同绘就社会救助同心圆,推进民生保障工作迈上新台阶。

作者简介:祝荣和,金溪县民政局;全斌华,金溪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史慧芳

猜你喜欢
党建+民政局网格
以“网格+”模式不断开创侨务工作新局面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追逐
实施“党建+” 释放党建新活力
“党建+”助力贫困县摘帽
美丽乡村建设的“党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