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公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研究

2021-04-13 09:31关鑫美灵赵万祥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4期
关键词:晏阳初公民教育启示

关鑫美灵 赵万祥

【摘要】晏阳初作为我国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公民教育思想形成于近代民族危机的关键时刻,是富有创造性的教育体系。晏阳初公民教育思想以道德教育为核心,辅以识字教育与艺术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本文通过对晏阳初公民教育思想的研究为主要内容,分析出其公民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晏阳初    公民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4-0005-02

一、晏阳初公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晏阳初公民教育是中国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一种独特的教育体系,虽然其思想产生有一部分受欧美国家思想的影响,但绝不是完全照搬,而是针对中国国情与受教育者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晏阳初对公民教育的理解创造出的教育理念。具体而言,晏阳初的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识字教育为基础

晏阳初把培养“完整的人”作为公民教育的最终目标,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受教育者具备一定的文字基础和知识储备为前提,所以晏阳初以识字教育为公民教育的基础先行开展。在教材选取上,晏阳初先后研究制定了基本通字表与进阶常用字表作为教材帮助受教育者识字,还亲自撰写《平民读物》以作为教材的补充,供受教育者在日常自学中使用。在教学方式上,晏阳初反对过去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强调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授课方式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晏阳初希望受教育者可以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能力,从而成为有利于社会与国家的“新民”。

(二)艺术教育为扩展

晏阳初认为艺术教育在公民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艺术教育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整体国民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主张通过美术、歌曲、舞蹈和戏剧等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艺兴趣与审美能力。晏阳初的艺术教育一方面运用直观教学原则,以图画、广播、剪纸和音乐等为教学工具,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另一方面运用各种集體活动和比赛增进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欣赏力,使他们能得到丰富而有趣的生活。艺术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理解美、感受美,以此来唤醒受教者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健全人格的培养上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

(三)道德教育为核心

道德教育是晏阳初公民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核心也是其精神所在。受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晏阳初对道德教育的思考也是立足于做“完整的人”这种人生观的角度进行考量的。他认为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团结精神、全面发展的公民。但与一般的道德教育不同的是,晏阳初公民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主要包括公民训练、公民意识与责任观念教育、公民道德知识教育和民族精神研究这几大方面,这其中既包括了对内心精神世界的道德培养,也包括了通过对身体的训练与劳作进而感悟到的道德情感。晏阳初所理解的道德既是利己的又是利他的,他希望通过道德教育使得受教育者可以成为有责任心的道德主体,在社会中可以通过个人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意志品质对他人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二、晏阳初公民教育思想的实施途径

教育途径是教学活动的基本保证,晏阳初在实施公民教育时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到,之前的某些教育失败的原因是教育者只着眼于受教育者本身,导致受教育者在学校学习的内容与社会脱节。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公民教育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晏阳初创造性地提出了公民教育三大教育途径,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晏阳初认为实施公民教育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因为学校教育有着固定且系统的授课内容与形式,同时学校兼顾了儿童与青年作为教育对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同时又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反作用于学校教育;而社会教育因其自身的灵活多变等特点,又弥补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所以晏阳初认为,为了更好地实施公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必须齐头并进,分工配合,将公民教育延伸到整个社会,使社会“教育化”,形成对公民教育有利的教育氛围。

三、晏阳初公民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晏阳初作为一名教育家,为近现代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他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国民为教育理想,提倡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同时不忘兼顾个性发展,在近现代众多教育思想中独树一帜。通过对晏阳初公民教育思想的整理与挖掘,笔者总结认为晏阳初公民教育思想的积极意义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创新构建“大教育观”教育体系

晏阳初曾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概括为:“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概念不足以概括我的思想与事业”,为此,晏阳初提倡公民教育要跳出狭隘的传统教育圈子,摒弃以往保守的教育模式,将一般仅限于学校的教育环境扩大到家庭乃至整个社会,这就是晏阳初独创的“大教育观”模式。其体系从横向看内容涵盖全面,它包括了受教育者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方面,具体到识字学习、审美教育、道德教育、体魄训练、意志培养等方面的教育;从纵向来看又强调教育的连续性与持续性,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公民教育,体现了“大教育观”模式统筹兼顾的特点,是晏阳初对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也是对我国现代教育理论建设的一个贡献。

(二)借鉴西方教育思想之长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与渊源作为支撑,晏阳初的公民教育思想,不仅受到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还借鉴吸收了西方优秀的教育家的思想。晏阳初少年时期曾在基督学校跟随基督教士进行学习,在大学时期又出国留学,归国后受欧美留学与教育革新运动实用主义的思想影响。他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民为教目标,并坚持把“平等”“博爱”“实用”等思想渗透到他的公民教育理论之中。总之,晏阳初的公民教育思想是在吸收西方教育思想精髓的基础上与儒家文化结合的产物,其“教人做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近现代教育思想中独树一帜。

(三)提倡女性教育

晏阳初十分注重女子教育,他认为女子理应有权利接受教育,他批判“女子无教”等旧教育思想,认为女子教育的有效实施是促进整个社会文化与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为此,他主张男女同校同学,甚至为了扩大女子入学的影响力专门设立了妇孺学校与女子职业学校。晏阳初注重对女子独立人格的培养,肯定女性的社会价值,鼓励女子接受职业教育,从而获得在社会上自立的能力。可以看出,晏阳初认为教育平等是男女平等的首要条件,这些做法不仅适应了当时教育改革的需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实现教育公平创造了新的条件。

四、晏阳初公民教育思想的启示

晏阳初是对近代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教育家,他的公民教育思想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主要目标与追求。通过对晏阳初公民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其中部分思想内容可以对我们当下的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从学生主体出发,树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

晏阳初在公民教育思想中,非常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他希望教育摒弃以往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方法,要把人当作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充分为其考虑,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在我们当下教育中,教育内容应该与学生的需求相一致,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与不同特点进行施教,有针对性地引导与沟通,在课堂上表现为良好有效的师生互动以及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问,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在授课时,老师要秉持一视同仁与因材施教的原则,发扬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观念,既要做到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也要尊重其个体意愿,培养全面发展又不失个性的人才。

(二)为学生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环境

晏阳初在公民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公民教育三大教育途径,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目的就是为了要让所有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学习氛围,这三种途径相互配合、连环相扣,将公民教育思想更好地傳递给受教育者,形成了一套“三位一体”的严密的教育网络。而在我们当下的教育中,也应该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密切结合的教育环境,想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学校老师的培养,还需要家长与社会的支持。具体而言,在学校中教师可以利用家长群或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家长发布一些学校的规定与重要活动通知,以便于家长可以随时掌握学生在校情况,家长在家中也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对学生的在校学习以及生活情况进行了解,随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与教师一起共同辅导学生,老师还可以通过发布社会实践任务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以便于发挥社会教育的引领作用,进而带动整个社会教育氛围向好的方向发展。

(三)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榜样示范法是指以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卓越成就等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同样也是对现代大中小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晏阳初十分注重教师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他认为教育者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因为学生的一言一行无不受到教育者的引导。对于当前学校的教师而言,他们在以身作则影响学生时,首先,加强道德知识与理论学习,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道德修养,做到以身作则、知行合一;其次,在学校中教师群体在日常教育和与学生的相处中,会对其道德品质以及思想作风产生影响,所以,教育者要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默契的师生关系,用自己本身的人格魅力去给学生带去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个体行为。

参考文献:

[1]宋恩荣.晏阳初教育思想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者,2019.

[2]宋恩荣.晏阳初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3]吴相湘.晏阳初传[M].长沙:湖南岳麓书社,2001.

猜你喜欢
晏阳初公民教育启示
构造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公民教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支撑
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公民教育
从专业宪法教育走向公民通识教育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晏阳初为办教育卖张学良赠车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