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思考

2021-04-13 16:57关文娟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研讨课题成果

关文娟

【摘要】项目化学习既基于学科知识、能力、思维,又具有跨学科综合实践的特点。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项目化学习统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迁移应用能力,增强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管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是培养具有综合性的学科素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  三星堆遗存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2021年教育科学规划基础教育教研专项课题,课题名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图表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5-0090-02

2020—2021年度下学期,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文综合举行了“从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历程探索三星堆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渊源”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教者也通过对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形成了关于有效推进项目化学习的一些实践思考。

一、制定活动方案和时间推进表以保障活动顺利实施

(一)合理设定活动方案的主要内容

完善可行的活动方案直接影响项目化学习的实施流程、进度和评价结果。活动方案的内容可以包含以下方面:活动背景及宗旨、主要研究内容、基本流程、学习与研讨要求、评价方式及预期成果等。实践表明,方案越严谨,推进越顺畅,方案越周全,成果越丰富。在制定方案的同时,教师组织者还应设计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激趣性的宣传稿,可以第一、二人称的角度表述,拉进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润滑历史学习与历史研究的过渡阻力。

(二)制定时间推进表的注意事项

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时间推进表有利于项目化学习的及时推进,也有利于教师根据客观环境和研究进展对学生的各项研究活动进行适时的指导与调控。第一,时间表的制定应与学校的统筹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协调,不能干扰学生正常的学习进程或者增加学习负担。第二,时间表进度安排应兼顾自主学习与小组研讨,自主学习是小组深入研讨的前提,因此要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以有利于学生自主搜集研究素材并发现问题,形成研究内动力。小组研讨时间要具有协调性,可由教师总体部署,研讨时间可利用自习等长时段课节以利于组内充分研讨、思维碰撞、深度学习、达成共识。第三,推进表应标明关键时间点及主要任务,以对所有成员形成约束和督促,在分工配合中顺利完成阶段性任务并推进过程性评价。

二、做好充分的先期准备以使学生活动有的放矢

(一)关注学科研究动态和社会热点、学生话题

课题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项目化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自2021年3月份三星堆遺址发掘取得了重大成果,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及中华文明的起源等一系列问题经过媒体和互联网的宣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出生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高中生更是对此兴趣浓厚,神秘的青铜神树、青铜面具、玉边璋,以及重达一百多斤的象牙等文物无不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有些学生已经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搜集了丰富的学习资源。鉴于此,历史教研组教师决定抓住这一史学研究素材,将其作为项目化学习的课题开展学科研究活动。因此,项目化学习的选题应是能够契合史学研究动态、时代与社会热点、学生关注点的,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习研究的内驱力并保持持续性。

(二)合理划定大致的研究主题与范围

针对三星堆遗址的研究动向和学生兴趣点,历史教研组与政治、地理教研组进行协调统筹,研究主题与范围限定也经过了一番调试。首先以各自学科为单位,分别拟定了三个研究课题供学生选择。但是考虑到三星堆遗址发掘的历程、成就、影响因素等本身就具有学科综合性,如果明确划分学科界限会束缚学生的研究视角,于是,三科教研组决定打破原有方案中的学科范畴,学生自主选择九个研究课题中的兴趣点和研究方向,也可以增加新课题。从学生选题阶段的表现看,他们的研究意愿确实具有综合性,既有关注点的多元性,也具有学科的综合性,比如三星堆文化与考古学、民族精神、文物保护修复、地理环境及区位因素等的关系,为了更有效的推进综合性,最终三科教研组针对学生的选题、研究内容、成员特点和团队实力,又对原有的九个研究课题进行了相关课题的组合,最终形成了五个项目化学习小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研究意愿,也要进行必要的协调,特别要关注选题的综合性及操作难易度,研究小组的综合能力也很重要,这些是顺利进入小组研究阶段的保障。

(三)储备相关材料建立资源库

及时构建与项目化学习课题有关的资源库可以让研究内容有据可依,素材的选择会影响到研究过程的进展和成果的可信度。因此,教师要把好资源库这道关。课题正式实施前,教研组教师就要分工配合,初步建立项目化学习资源库,以为学生研究活动的开展提供基本素材和研究依据。在学生研究活动开展后,教师也要适时监督学生的资源搜集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指导,一定要注意史料的来源、内容的可信性、研究的史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等诸多方面,更可以融入一些史料鉴别和史学研究方法,使研究过程更具有专业性,满足专长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情特征,资源库的建立既有必要,也应注意学情的差异性需求。

(四)鼓励学生先期进行个体自主研究

项目化学习是在自主研究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深度学习。因此,只有自主学习阶段做得充分,才能自主发现问题并产生更深入的研究欲望,为小组合作研究提供研究素材和内驱动力,在实际操作中,自主研究的成果与个人能力的显现也会影响此后小组合作研究的责任分工与角色设定。建议在设计项目化学习实施方案和进度推进表时,一定要根据实际学情和学校教学安排情况,首先设定至少一周的学生自主研究时间。

三、抓住关键节点创设仪式感提升研究氛围

具有学科综合性的项目化学习是一个长时段的研究过程,需要学生有踏实的学习毅力和理性的研究精神,也需要有团队的支持与共鸣。因此,抓住时间推进表中的关键节点,利用仪式感可以起到凝聚共识,加速项目研究推进的效果。

(一)开好项目化研究启动会

启动会内容应明确研究背景、任务、推进计划及预期成果。正式的启动仪式会使学生感受到以研究的庄严感、责任感、认同感。指导教师也要在启动会上说明研究活动的基本要求和各种注意事项,如在校期间网络资源的使用方式,组员交流时间与地点等以保证活动的顺利推进。

(二)认真组织阶段性研讨会

由于有些综合性课题研究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甚至有些研究小组会涉及不同班级的学生,因此,由教师组织各研究小组在特定时间和地点进行集中研讨就尤为必要,这关系到研究进程的有序推进、研究思想的交融、研究成果的汇总及过程性评价的素材积累。

(三)积极筹备成果展示会

实践表明,学生很重视小组研究成果的展示,做课件、录视频、跑采访、写报告,每一个成果都是小组智慧碰撞的结晶,他们分工配合,各司其职,这种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与精神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宝贵人生经历。展示会上的组间成果分享也支撑了整个项目化学习的总结性成果。为了保障展示会的顺利进行,教师要先期明确展示时间、地点、流程、要求等,以使各组可以进行有针对性且个性化的设计与准备。教师则要积极跟进各组的研究进程,并对成果展示形式与内容,包括一些关键性表述进行专业指导。

四、及时搜集整理研究成果实施多元评价

项目化学习的研究既要展现最终的研究成果,也兼顾过程性评价,评价的方式和内容都具有多元性。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依据研究兴趣组织分组研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共同的兴趣则是组建合作小组并推进研究进程的纽带。建议在进行项目化学习前首先进行个体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相似研究兴趣或意向组建研究小组,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由教师协调。组内成员应兴趣相投,可优势互补,也可强强联合。同时,教师要平衡各组的实力搭配,并考虑学生的性格差异,尽量使每个人的发展都能达到最优化区域。

(二)制定小组研究计划与评价表

项目化学习进入到小组研究阶段一定要制定研究计划和评价表,计划与评价表可以包括课题小组成员、研究流程及方式、成果展示内容及方式、信息意识、研究态度持续力、自我管理与合作交流等,小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这样,既可跟踪问效,也可对小組成员产生监督机制,学生在小组中角色、分工、贡献一目了然,使过程性评价有据可查,也会为总结性评价提供素材。

(三)形成多样化研究成果

项目化学习研究成果可以包含过程性研究成果和总结性研究成果。前者可以有学生搜集整理的各类资料、阶段性个人及小组研究成果、研讨花絮等,后者则可以包含小组展示会成果、研究假设或推论猜想、个人研究成果或心得等。成果形式可以是文本、课件、视频、展演、文创作品等。总之,要多个视角看学生,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往往是超乎老师想象的。这也就要求教师务必适时参与研究过程并做好充分的记录。

综上,项目化学习是一个需要周密策划,谨慎推进的学习过程。教师主要扮演的是组织者和顶层设计的角色,学生则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而伴随研究形式逐渐转向小组合作,研究内容逐渐深入与拓展,学生也会同时扮演活动的分项设计者与组织者的角色,这一过程恰恰体现了高阶思维的晋级与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付华敏,刘爱红.项目化学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施路径探索[J].新课程评论,2019(11):30-36.

[2]郑汉东.从“等待”到“求索”——微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J].中学历史教学,2020(8):34-36.

猜你喜欢
研讨课题成果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工大成果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