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讲”与“不讲”谈学教反转

2021-04-13 07:03李峰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学教

李峰

【摘要】没有授业,道亦不存;如不解惑,则道不明。教师的责任不只在于“教”,更在于教学生“学”。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内容难易和课堂变化,适时调整“讲”与“不讲”的比例,把“讲”与“不讲”巧妙地统一起来。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讲”得“好”“精”“妙”,让学生在有温度、广度、深度的课堂中茁壮成长。数学课堂上教师也要通过“不讲”,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实践和体验的机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学教反转,突破静态学习,在广袤的思维空间中自由驰骋,在思维的碰撞中体验生命顿悟的喜悦,超越自我,提高数学素养。

【关键词】讲  不讲  学教  反转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3-0105-0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教师的责任不只在于“教”,更在于教学生“学”,以教导学,以学促教,以理解、掌握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渗透实施。

在现行教育理念下,学校坚持“秉承传统、实验斟行”的教育理念,反对“以知识为中心”的重复训练和没有交流、没有互动的“满堂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讲”与“不讲”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了。当学生遇到困难、答非所问时,当学生质疑、不能解决问题时,当指点学生又不开窍、经过讨论却不得要领时,为了帮助学生走出思维局限,突破能开启学生心智、体现教学要求的知识重难点时,老师若不讲,则会误人子弟。

一、“讲”与“不讲”的关系

(一)“讲”与“不讲”因课型而变。课堂教学既要尊重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发挥教师的指导、调控作用。新课改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模式逐步形成,课型呈现多样化,如“超市式”课型、“小组合作式”课型、“情境再现式”课型、“擂台式”课型、“现场操作式”课型等,这就对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讲得“精”,在重点关键处;要讲得“少”,在知识概括处;要讲得“妙”,在思维提升处,进而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二)“讲”与“不讲”因学情而变。教师每节课该讲几分钟,需要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而定,需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出现问题的多少而随机应变。教师的“讲”是为了“不讲”,不代替学生“学”;学生有了自己的学习方略,在师与生、生与生的合作、交流和探究中,突破静态学习,碰撞出思维火花,弄懂疑难,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习能力。

二、精心组织,让“教”堂变成“学”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敢于提出问題,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时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讲”,也需要“不讲”,一堂课的好坏,就不能只用“讲”与“不讲”来评价,更应该看教师是否有心、有情、有法、有度、有力,学生是否动手、动口、动脑。优秀的数学老师,既要让学生拥有知识,更要唤醒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拥有智慧,让“教”堂变成“学”堂,实现学教反转。

(一)在算法多样中,实现学教反转。刚入学的儿童,他们的认识和思维方式仍然处于直观形象的阶段,为了处理好运算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在内容的呈现形式上,教科书按照“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和运用”的思路来呈现教学内容,在相对丰富的具体情境之中完成运算的抽象性。

教学“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时,教师创设买铅笔的情境,引导学生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生1:袋鼠妈妈有15支铅笔,小白兔要买9支铅笔,袋鼠妈妈还剩多少支呢?

师:同学们能根据要求列出算式吗?

生2:15-9

师:想想怎么计算呢?

生3:把15分成5和10,用10-9=1,再把5和1相加,就等于6,这是看小数分大数。

生4:也可以先把9分成5和4,用15-5=10,再用10-4就等于6,这是看大数分小数。

生5:还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一个一个地减。

生6:还可以这样想:9+6=15,所以15-9=6,这是想加法算减法。

教师在课堂上积极营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生发新的想法,提出新的问题,运用知识寻找多样的方法解决问题,才能让学生快乐成长,学有所获。

(二)在优化策略中,实现学教反转。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4页有一道看图回答问题:笑笑上学有(  )条路线,走哪条路线近?教学时,先请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第1条路线,从笑笑家出发,走205米到广场,又走305米到银行,再走445米到学校;第2条路线,从笑笑家出发,走405米到妙想家,又走180米到医院,再走305米到学校。学生估算后,通常会这样验证估算结果:205+305+445=955(米),405+180+305=890(米),955>890,所以第2条路线近。

可是,爱思考、数感好的孩子却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他是这样验证估算结果的:两条路线都有305米,一样长,445米比405米多40米,205米比180米多25米,所以第1条路线比第2条路线一共多65米,第2条路线近。

学生学习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有差异,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解答方法,为了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都有不同的收获,使他们都能得到个性价值的体现,教学中老师一定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优化策略,发展创新思维。

(三)在善思巧解中,实现学教反转。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是两个不同但又是密切联系的系列,是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统一起来的。每一个有素养的数学老师都要深入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有目的地、潜移默化地把培养数学思维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从直观的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喜欢数学,体会数学的奥秘和乐趣。

在思维拓展训练“车上原有27人,先下车15人,又上来26人,车上多了多少人?”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勾画重点词语“原有”“下车”“上来”“多”,并强调问题中的“多”最重要。爱动脑筋的孩子选择了画图来分析数量关系,从27个○里,先划掉15个○,再添画26个○,通过一一对应发现下车15人,又上来26人,正好就有15人坐到了刚空出的座位,11人还没有坐到座位,这11人就应该是车上多的11人,列式 26-15=11(人)。这种方法比用27-15=12(人),12+26=38(人),38-27=11(人)的思路解题巧妙。善于思考,巧上加巧,才能让思维更加灵活。

(四)在猜测验证中,实现学教反转。在教学“有多重”中,根据学习内容准备弹簧秤和电子天平秤等学具,放手让学生分组活动,通过“估”“称”“说”“玩”“练”等方式来思考和感受物体的轻重,会用质量的概念来描述物体重量的大小。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问题,带着问题去体验,在猜测与验证中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寓学于乐。

(五)在探究学习中,实现学教反转。低段加减法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具体情境体会数的合成与分解,这对理解数的结构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数感,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很重要的基础。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4页有一道练习题:把1、2、3、4、5、6、7、8这8个数分别填入□中,□+□=□+□=□+□=□+□,每个数字只能填一次。该题通过填数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基于对教学大纲的学习,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的了解,我适时点拨,让学生动起来,自由地对该题展开了探究。

1.谈话引入:

师:这里有一道很有趣的思维题,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去挑战一下?谁能告诉老师自己的想法?

生1:要把8个数字填进8个方框里,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生2:有四个加法算式,它们的得数都相等。

2.第一次探究:

6+1=7,5+2=7,4+3=7,剩下的7和8相加等于15,15比7大,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3.第二次探究:

7+1=8,6+2=8,5+3=8,剩下的4和8相加等于12,12比8大,这种方法也是错误的。

4.第三次探究:

8+2=10,7+3=10,6+4=10,剩下的5和1相加等于6,6比10小,這种方法还是错误的。

5.第四次探究:

8+1=9,7+2=9,6+3=9,剩下的数字5和4相加等于9,这种方法是正确的。

6.找规律:

师:在这个连等的加法算式中,看看有没有数学秘密?找找其中的规律?

生1:加法算式中的第一个数是8、7、6、5,另一个数是1、2、3、4。

生2:我也知道了,一个(加)数越来越小,另一个(加)数越来越大。

在整个探究学习的活动中,老师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去发现错误,调整思维,寻找新的策略,学生的失败与沮丧,成功与兴奋,都会让他们的学习激情得到无限的释放。

总之,没有授业,道亦不存;如不解惑,则道不明。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要精心组织教学,智慧地“教”,让学生动起来,智慧地“学”,让“教”堂变成“学”堂,实现学教反转。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讲”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传道受业解惑,让学生在有温度、广度、深度的课堂中茁壮成长;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不讲”则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实践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广袤的思维空间中自由驰骋,在思维的碰撞中体验生命顿悟的喜悦,超越自我,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学教
践行学教评一体化理念,做语文课程的建设者
美术课堂“教学”与“学教”的探究
颠学倒教,以学定教,榫卯相接
问题引导式课堂“学教”形态的实践与思考
“学教”结合谈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规范化
变“教学”为“学教”
“学教”教学之“理念”
——记浙江省温岭市石桥头小学课改成果
学为中心,学导融合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
高校“学教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