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赋能环境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21-04-13 02:18郑州财经学院袁雪霞
营销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环境质量环境治理会计信息

郑州财经学院 袁雪霞 何 平 王 娟

一、引言

根据国际能源署2020 年2 月11 日发布的《2019 年度全球碳排放报告》,全球碳排放总量约330 亿t,增速小幅下降约0.6%,但是这仍然保持在近10 年来的最高值。我国依然是碳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可见我国面临着较大的减排压力。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通过多种渠道对大气、水、噪音、土壤等多种物质中有害或消极成分进行监测并进行数据处理,建立环保数据库,从而对环境指标不达标及污染严重的地区进行整合标记,以便于对受污染严重的区域进行强有力监控并集中治理环境污染。

然而,环境会计人才的缺乏,是当前环境治理遇到的瓶颈,因此,在高校开设环境会计专业,是解决人才是必经之路,填补我省乃至全国空白,促进企业重视环保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问题,对增进生态平衡和国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二、研究综述

环境会计又叫绿色会计,20 世纪70 年代,环境会计研究理论诞生于国外,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在20 世纪90 年代初。近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把环境治理作为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环境会计也应运而生并备受关注,省内外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纷纷围绕环境会计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国在环境会计领域起步晚,但是后劲足,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也研究出了一些新理论和新观点。第一个观点就是缺少环境会计人才,急需培养多学科融合环境会计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第一个融合是新常态下会计与传统会计相融合。苗蕾(2020)以新常态下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的融合发展为视角,提出将生态思想和科学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推动环境审计、 环保税法以及环境会计的一体化发展,培养复合型环境会计人才。刘超男(2020)认为壮大和优化绿色会计人才队伍是发展绿色会计的重中之重。第二个融合是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例如汪玲(2020)以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为视角,建议培养集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成本会计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提高环境会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第二个观点是河南省较国内其他省份针对环境会计这一方面的研究起步更晚,研究更少,研究的领域还保持在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田甜(2016)选择河南省20 多家重污染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这些公司的年报、这会责任报告等分析当前污染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情况。胡倩倩(2019)以河南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巨潮网选2016 年以及2017 年的年度财务报告、社会责任报告以及环境报告,研究目前河南地区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以及已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提出丰富信息披露形式和建立信息披露准则等建议。

在知网以“河南”“环境会计”为关键词搜索,文献信息量比较少,自2003 年以来,研究文献总体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针对以“河南”“山西”“山东”“上海”+环境会计”为关键词搜索,四个省市文献总数量分别是41、108、144、474。数量对比得出:一线城市对环境会计研究远远高于二线城市;在二线城市中,河南较临省,如山西、山东相对较少。综上所述,以环保大数据为背景,以高校为依托,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环境会计专业人才对于我省乃至全国可持续性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三、环境治理的瓶颈与痛点

(一)各地环境数据没有实时记录

实时环境数据对环境治理意义重大,能够通过实时数据预测某地环境质量的变化以及发展趋势,对采取治理手段很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在大数据时代,利用环保大数据平台进行环境数据记录是一项可行的手段。 2016 年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出台《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方案中指出:在未来五年利用大数据手段,确保环境数据的实时性和连续性上传与保存,通过连续的数据分析预测环境质量趋势,真正实现用“数据决策”,确保环境治理科学化、现代化。成都福立盟公司、山东滨州市、陕西西安市等都利用环保大数据来参与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缺少环境会计人才

未来几年,我国环境污染还将面临逐步加重的局面,绿色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重污染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将面临环境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与博弈,因此利用专业的环境会计人才研究环境信息披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环境会计将成为环保战略中不可缺少的角色。然而目前国内还没有高校开设环境会计专业,导致环境会计人才稀缺,这与当前环境治理的日益重视与规范形成了突出矛盾。

(三)人才缺口将长期存在

随着绿色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企业和环保相关单位未来数年内将一直面临着环境会计人才短缺的问题。特别是政府健全并完善绿色会计相关法律制度、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之后,需要的环境会计人才更多,导致人才缺口较大。而当前有没有相关专业,所以人才缺口问题将长期存在,因此要加快我省高校对环境会计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步伐。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图1 技术路线

当前我国环境治理的瓶颈是缺少环境会计专业人才,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时代,将大数据、环境学与传统会计相融合,培养出多学科交叉复合型环境会计人才,为推动整个社会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战略支持。另一方面要利用环保大数据平台实时搜集环境数据,在海量数据基础上,可以进行数据分析,绘制环境质量曲线,预测环境质量发展趋势;规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实施企业自查和政府抽查相结合监督体系,让企业重视环境保护,使整个社会生态平衡实现良性发展。

四、建议与对策

针对环境会计人才缺少这一瓶颈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培养环境会计专业人才,因此有以下建议。

1.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环境会计人才:教育部或者各省教育厅相关部门依托高校,开设环境会计专业,培养将大数据、环境学、会计学多学科交叉复合型环境会计人才。

2.实现环保大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建议政府设置更多的环境质量监控点,并利用环保大数据平台实时搜集环境数据,为环境质量评估和环境发展趋势的预测提供精准的数字依据。

3.建立“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评价体系。规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实施企业自查,政府抽查相结合的监督评价体系。当政府抽查与企业自查数据不吻合,对企业故意瞒报现象给予一定处罚。

五、未来展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治理是一项常态化工程,国家将会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对生态环境部门给予更多资金和政策支持。环保大数据平台正在成为环境治理的主要工具。作为企业只有对环境会计信息如实披露才能维护企业形象和信誉,然而无论是环保部门还是企业面临的瓶颈问题是缺乏环境会计人才的缺乏,解决人才问题那就需要依托高校将大数据、环境学与传统会计相融合,培养出多学科交叉复合型环境会计人才。人才问题的解决并将大大提高环境治理的速度和质量,为我国蓝天攻坚战最终胜利赢得更多时间。

猜你喜欢
环境质量环境治理会计信息
EPC模式水环境治理项目施工噪声环境管理分析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并购基金体外培育模式下会计信息失真案例分析
陕西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显现“叠加”效应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可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