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河南省地方高校双创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2021-04-13 02:18郑州科技学院荆梦阳
营销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双一流双创河南省

郑州科技学院 荆梦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等七大战略,都离不开科技创新。而人才是创新创造活动的主体,高校则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以上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均离不开高等院校的参与。在国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呈现出内涵式发展。而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之一即培养“高精尖缺”型创新性人才,突出人才培养在高校建设中的核心位置,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因此,在“双一流”背景下,开展河南省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南省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问卷设计

本次调研参考了吕春燕(2019)有关“河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双创教育总体现状”的调查问卷,并在此成熟问卷基础上编制本问卷。问卷整体围绕河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双创意识与需求、双创政策宣传效果、高校双创教育开展情况以及大学生对学校的双创教育活动评价等四个方面内容展开,选取指标设计问卷,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初次确认问卷后,结合学术界相关研究结论和河南省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情况,对题目进行了二次确认与筛选,排除歧义题目。随后,课题组随机选取50 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预调研,并根据他们对问卷题目的反馈情况,针对某些问题题项进行了再次修缮。

表1 问卷样卷示例

(二)样本选取及调研

为进一步详细了解河南省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笔者与课题组成员成立了调研团队,选取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郑州工商学院和郑州科技学院等多所河南本土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访谈和抽样问卷调查,历时两个多月。样本人群涵盖了理科、工科、文科三大类专业,数据更具客观性和代表性。本次调研共计发放问卷450 份,回收问卷413 份,问卷回收率达到92%,剔除回答不全的无效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74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到了91%。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1.河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需求调查

由数据收集结果可知,就创业意愿而言,有45.5%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有创业打算,无创业意愿或犹豫不定的合计占比近54%;在创新创业必备要素方面,92.3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创业资金,其余依次是双创的实践训练和经验(86.94%)、完善的知识结构(84.68%)、政策(76.58%)与家庭支持(62.61%)以及高校创业指导和服务(62.61%)。这表明,在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政策的积极宣传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积极性均有所提升,但仍有过半学生考虑到创业的风险与压力而对创新创业活动持观望状态,甚至是否定态度。且大学生在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时,最缺少的就是创业资金、创业实践以及创新创业理论与政策的支持。

2.河南省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政策宣传效果调查

根据调查,有超过74%的受访者表示不甚了解政府和高校有关双创的政策规定,包括双创政策的受惠人群、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和手续等具体细节。这说明高校内部有关双创政策宣传不够细致、解读不够到位,学生缺乏政策方面的学习与引导。

3.河南省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

由调研结果可知,有88.29%受访者表示学校内有专门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孵化基地,且其中78.83%的人认为,通过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积累了有关双创的基础理论知识,获益匪浅。然而,也有84.23%的被调查者指出,该校双创教育课程的授课老师并非专职教师;甚至未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主管部门(89.64%)和创新创业理论研究部门(87.84%),也很少有第三方主导的创新创业团体或组织(91.44%)。这表明了众多高校虽设置了双创教育课程,却未能培养并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和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4.河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评价

统计结果显示:过半数的被调查者对高校的双创实践平台及举办的创新、创业活动比较认可,然而也有超过55%的受访者对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表示不满意;还有57.48%的大学生认为双创课程的授课教师讲课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同表2.3 中提及的多数高校中双创授课教师由各院系专业课教师兼任,导致授课教师知识结构不系统、双创理论不扎实不无干系。

二、河南省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核心问题

(一)政策层面

1.创业政策宣传、普及度不高

部分高校创新创业相关政策宣传不及时、解读不到位,使得大学生对双创扶持政策缺乏必要了解,不知政策的适用对象、优惠力度和办理流程,导致一些政策无法发挥应有价值。

2.创业政策吸引力小

有些双创政策未能很好地把握住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真实需求的同时,还存在适用条件高、优惠力度小且申办手续复杂、审批时效长等问题,使得申请者望而却步。

(二)高校层面

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

根据相关规定,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修订过程中都逐步引入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和课程方案,并制定了相应的学时要求,但具体到双创课程内容设置上却五花八门,标准不一。且授课教师多来自其他院系,兼职讲解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双创理论不扎实、创业实践经验少,导致授课水平不高,课堂效果不理想,学生未能学到实用的双创知识。

2.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师资薄弱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有的高校双创教育课程任课教师师出它门,专业背景与所教授的专业毫无关联;部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师无创业经历,只能空洞地为学生讲解一些理论知识与案例。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缺失,是高校开展双创教育的一大痛点。

3.高校创新创业管理与研究机构待建设

目前,大多数高校未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主管部门。在双创管理工作中,依赖于其他行政部门中的工作人员临时分管双创教育工作,易出现各部门之间推诿掣肘,导致双创管理工作难开展、管理效率低下。此外,双创研究机构的缺少,也使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难以深入,研究成果少。

(三)大学生层面

1.大学生创新创业理念滞后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往往是风险与机遇并存,若想获得创业成功,就必须具备抵御风险与压力的勇气与能力。这使得不少大学生在面对创业与就业时,普遍选择风险更加小、更稳定有保障的就业而非自主创业,没有正确认识到创业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途径。

2.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较低

创新创业是一种具有高挑战性和创新性的行为,成功的创业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独特的创新性思维、良好的抗压和自学能力以及较强的领导决策能力等要素。而这些正是当今多数大学生所缺失的基本素质,易在创业过程中知难而退。

三、结束语

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以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如何从政策层面、高校层面、大学生层面进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将成为今后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重要方向。

猜你喜欢
双一流双创河南省
送伞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