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探索研究

2021-04-13 02:18桂林旅游学院
营销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大学生

桂林旅游学院 聂 娟

随着时代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正在席卷全球各行各业,传统的教育行业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教学改革。2010 年5 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技术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在这种背景下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当中,其中翻转课堂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教学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2000 年,美国迈阿密老师格伦普拉特和迈克尔特雷利亚等人在论文中介绍了教授《经济学入门》时采用“翻转教学”的模式和取得的成绩,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翻转课堂式”或“翻转教学”的名词。2007 年美国2 位化学老师为了帮助缺课的同学,专门录制了视频供他们网上学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此方法受到学生一致好评,开启了翻转课堂的初步尝试。2011 年萨尔曼·可汗在TED 大会上发表了关于《让我们用视频再造教育》的主题演讲,详细介绍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迅速引发教育界对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讨论与关注。2012 年翻转课堂引进到中国,迅速风靡各大高校和教育行业,我校积极响应时代发展要求,将翻转课堂的模式引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以期摒除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开发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素养。

一、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

我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针对大一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限定选修,共34 学时,分为上下两个学期授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负责该门课程的管理和安排,2 位专职心理咨询老师和行政人员、辅导员组成了授课团队,授课对象是全校3000 余名学生。经过调研和访谈,我们发现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师生配比严重失调

一方面是庞大的学生人数,另外一方面是专职心理教师严重不足,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从愿意承担此门课程的行政人员、高校辅导员等,他们所学的专业各异,有的是学语言类、有的是法律类,有的艺术类、有的思政类和心理学,并不是所有的授课教师都经过心理学、教育学的系统培训,对于 一些心理学概念和原理、团体辅导和心理测验等基本知识知之甚少,加上鲜少有机会参加专业的培训和学习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系统和授课技巧,基本停留在应付完成教学任务的浅层阶段,无法深入开展生动有趣的体验式教学,硬生生将一门好玩又有趣的课程变成了一门“布道式”、“说教式”、“填鸭式”的课程,不符合中共教育部党组《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 号)文件以及《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精神,也无法达到开设本门课程的目标——从“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调控自我、适应环境的能力”等方面着手,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的学生提高其心理健康的水平。

(二)授课方式单一陈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课时有限,但是授课内容却相对较多,加上师资有限,学生人数众多,为了在规定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一般采用大班授课——2—3 个班级合班上课,基本上每个授课班级人数超过了80 人,上课地点一般只能采用大教室。通过调研我们发现90%以上的教师表示为了完成教务任务和管理如此庞大的班级,只能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理论讲授为主,70%的学生认为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教师课堂说教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师生互动较少,即使有互动效果不佳。

(三)互联网对传统课堂的冲击较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数据显示,截止2020 年3 月我国网民数量突破了9 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8.97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当代大学生多为“00”后,成长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在整个网民当中占比较大,他们思维活跃、思想前卫,喜欢新潮和新奇的事物,喜欢“网红”文化,是当前网上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根据调查,当代大学目前最大的消遣之一就是网上冲浪,每天会花大量时间在网上购物、浏览新闻、观看视频、聊天、打游戏,有时候在上课时间也会不自觉地玩手机上网。甚至有部分同学对手机产生了深深的依赖,甚至手机成瘾,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调研中90%的教师表示课堂管理最大的困扰来自手机,学生上课会被游戏、视频、新闻吸引走,一不留神就一头扎入手机当中无法自拔,出现了“身在课堂,心在手机”的尴尬局面。尤其是如果授课内容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或者吸引力不够的话,他们会很快从课堂转向了手机,达不到教学效果。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生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

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生配比严重失调、授课方式陈旧单一、互联网日益冲击着教学课堂等困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急需要与时俱进,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迎合时代发展、尊重学生需要和客观情况,开发既能突破现有困境又能满足学生需要和符合学生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出现对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就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和突破口。教学中我们初步尝试了采用翻转课堂的理念来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的本质就是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引导他们成为学习主体。上课前他们通过视频或者其他学习软件、课件来完成教学任务,传统的课堂将不再拘泥于理论的传授,而是开展个性化教学和体验式教学,课后师生可以通过网络继续互动,教学相长。翻转课堂的引入,不断增进了课堂效果,提升了教学质量,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经采用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一)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丰富了教学内容

互联网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提供支持,一部手机加Wi-Fi,学生就可以迅速获取清华北大教学名师的授课视频或者讲座视频,还有抖音、B站、腾讯会议等可以观看各种生动有趣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者直播。不可否认专业性、趣味性、权威性远超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现有教学水平。教学差距的鸿沟无法逾越,但我们可以利用好网络教学资源为现有的教学服务。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前的碎片化时间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利用钉钉教学群,引导同学们通过B 站、智慧树、抖音等观看TED 的心理健康讲座、国内名师授课视频、学习资料的分享、经典电影和书籍的推荐等等,让学生开展先行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后进入到传统课堂,授课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现有水平开展答疑解惑、开展不同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小组讨论等等。翻转课堂的引入,大大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丰富了教学内容,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困境。

(二)优化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课堂组织

传统课堂,手机逐渐成为了授课教师的“头号公敌”,加上教学班级的庞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教师为了管理课堂,一般采用考勤或者其他方式来督促学生,但是效果甚微花费时间较多,翻转课堂的引入,授课教师可以利用同学们翻转课堂平台——钉钉、微信、微助教等现代信息化手段进行考勤和管理课堂,大大优化了课堂的管理和组织。同时上课前,同学们通过各种平台开展了学习,带着疑惑或者适量的知识储备来到课堂,此刻他们是课堂的主体和中心,小组讨论、答疑解惑、团体辅导等等课堂组织形式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地激发,课堂参与度和活跃度都大大提高了。实践证明,采用翻转课堂后,学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玩手机的现象逐步减少了,师生互动逐渐增多了。

(三)凸显了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体地位

海沃德(Hayward)最先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得到了美国学者杜威的支持,他提出了相似的理念“以儿童为中心”,20 世纪 80 年代,卡尔·罗杰斯将“以学生为中心”发展成为一种学习理论。随后,在美国以至于全球教育界掀起了“范式革命”,推动了全球范围众多高校的本科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浪潮。以学生为中心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和主体位置,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位置的“颠倒”和转换,由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一讲授者,而是课堂和知识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扮演主角,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主体。

(四)尊重学生差异性,因材施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模式可以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传统课堂实行的统一授课、统一考核,没有办法考虑每个同学的差异性或者前期基础,课堂讲授知识的难度较难掌控,太难不利于同学们的吸收和理解,太容易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就失去了公平性和吸引力,无法满足他们求知需求。同时无法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他们除了学会课本知识,急需要解答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课堂短短几十分钟时间也无法实现课堂所学知识的迁移。翻转课堂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课前各种丰富的讲座、授课资源、各种心理知识、电影、书籍都可以供他们选择学习,课堂中可以利用小组讨论开展朋辈辅导和学习,团体辅导活动可以让他们学会迁移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课后的讨论交流、课后作业助他们巩固和提高。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实施分为4 个阶段——课程资源整合阶段、“翻”课前阶段、课堂深化阶段和“翻”课后阶段。具体实施模式如下图1。

图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翻转课堂模式具体是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几个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的课程目标

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不能偏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不能违背国家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针政策。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模块为主体构建了六大主题——基础知识、大学适应、人际关系、恋爱与性、生命教育和自我意识。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明白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无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如何翻转,都不能背离这一课程目标,杜绝流于形式流于活动的“假翻转”。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的设计

课程设计围绕“2 翻1 定”来进行,所谓“2 翻”是指“翻”课前和“翻”课后,“1 定”是指传统课堂的作用不能忽视,必须很好地守住,定住。“翻”课前——利用课前的碎片化时间,引导同学们随时随地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自主学习,提前掌握下一章节所要讲授的基本知识框架,通过钉钉课程群发布课前学习参考内容,比如直播课程、视频、心理美文分享、经典电影鉴赏和经典心理书籍推荐。心理健康课教师引导同学们先行学习,为后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同学们之间的差距,并且通过前期学习了解和掌握同学们的现有水平,后期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和教学,因材施教。“翻”课后——课后利用钉钉课程群、微信、QQ 等各种平台引导同学们开展课后讨论,对教学进度、形式和内容进行教学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同时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后小作业,督促同学们强化和复习所学知识。“定”课中——翻转课堂不能完全颠覆传统课堂的作用,课前和课后的翻转基本是在网络平台完成,师生互动交流基本局限于互联网,但是虚拟世界的交流学习并不能直接照搬到现实世界中,现实世界的问题需要现实世界来处理和解决。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非常重视学生体验感和交流沟通的课程,所以传统课程的几十分钟必须“定”住,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不是全盘否定。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翻转课堂效果评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的实施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改进现有教学的不足,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立德育人效果。如何评价教学改革效果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学生是教学改革的主体和受益者,教学改革效果好不好应该由学生来判断和评价,所以课程的评价和打分需要学生来完成。翻转课堂的课后时间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教学评价的过程,同学们每次课后都要对本次教学效果进行打分,并提出积极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束后会对任课教师开展教学评价,同时翻转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改革的教师深入同学中访谈和调研,虚心听取同学们的意见,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效和实效,而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改革的益处必须最大化,方可彰显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和推广性。

总之,将翻转课堂引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注重了教学是时效性和创新性,采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提供个性化教学辅导,为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和模式。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