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快速育苗方法研究

2021-04-13 06:21张龙杰王开荣陆建良梁月荣郑新强
茶叶 2021年1期
关键词:通透性品系苗圃

张龙杰 李 明 王开荣 吴 颖 韩 震 黄 杨 陆建良 梁月荣* 郑新强*

(1.宁波黄金韵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余姚 315412; 2.余姚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余姚 315400;3.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宁波 315000; 4.宁波市海曙区农业技术管理服务站,宁波 315010;5.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杭州 310058)

无性系茶树品种具有萌发期一致、生长整齐、品质优异等特点,而且不同个体间树相高矮大小也均一,便于田间管理、机械化采摘作业和鲜叶原料贮藏加工等机械化处理[1-3]。所以,除部分北方茶区以外,新建茶叶生产基地基本都选用种植无性系茶树优良品种,为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生产奠定良好基础。无性系茶树品种是目前推广的主栽品种[4-5]。

在茶树细胞植株再生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的情況下,扦插繁殖是无性系茶树品种的主要繁殖方法,其中短穗扦插因穂条需要量少、扦插密度和繁殖效率高,单位面积苗圃出苗量大,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无性系茶树育苗技术[6]。但该方法的缺点是育苗周期长,在夏季(7-8月)或者秋季(9-10月)扦插,需要到第二年11月以后移栽,育苗周期长达14-16个月;一些冬季温度低的地方如果在春季移栽,则育苗周期更加长达16-18个月。育苗周期长带来的直接问题是育苗的计划性差,加上品种类型等因素,茶树苗木市场“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现象周期性出现,以致育成苗木无人要,需要苗木(尤其是紧俏品种苗本)时又不能及时培育出来。茶树无性系苗木生产不能满足茶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需求。缩短育苗周期是解决这一问題的有效途径[7-8]。

茶树发根需要的适宜条件包括水分、氧气、温度、光照等,现有短穂扦插是将茶树枝条剪成的短穂 (具有一张叶片和3cm左右的短茎)插入到苗圃土壤中, 在遮光条件下进行喷水保湿, 保持苗圃土壤和插穗周围空气具有较高湿度, 维持插穂的生命活力并孕育不定根,同时维持叶片具有一定的光合作用活力,为根系生长发育提供碳水化合物营养。但由于苗圃土壤粘性较大,喷水后容易产生土壤黏结,通透性差, 氧气供应减少,茶树插枝发根较慢。一般扦插后需要1个月才能形成根原基, 2个月出现不定根。如果在10月以后扦插的茶树,在冬季低温时畦面土壤冰冻,插穗当年不会发根,待第二年气温回升时才发根,导致育苗周期更长。而且在育苗周期内根系和新梢生长时间短,苗木弱小,移栽成活率低。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快速育苗技术,采用通透性和保温性良好的材料为育苗基质, 替代原有苗畦的壤土,使扦插基质的光、温、水、热条件得到良好的控制, 改变扦插苗圃的光、温、水、气条件,促进插穗快速发根, 缩短育苗周期,改变茶树无性系苗木市场“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周期现象,将其应用于珍稀茶树品种快速繁育或者育种初期的优良单株群体快速扩大,可促进茶树育种进程, 缩短茶树新品种育成周期。

1 材料和方法

1.1 育苗基质

本研究选用了3种容重和通透性不同的材料,按照3种组合形成1号、2号和3号基质(1号基质容重最小,通透性最好),作为试验比较的基质;试验品种为‘金萱’,每个插穗带三张完整叶片;扦插时间:7月15日,每个处理扦插400枝;调查时间9月15日;调查内容:每个处理随机选择10株,调查发根数和最长根长。根据发根情况选择效果表现最好的基质供后续不同品种发根比较试验。

1.2 茶树品种(品系)

本研究选择‘浙农121’等40个茶树品种(品系)为供试材料,一是验证上述筛选的基质育苗效果,二是了解不同品种扦插发根特性,为后期推广应用提供有用数据。扦插时间为翌年8月16日,每个品种扦插400枝;调查时间10月15日,调查内容:每个品种随机选取5株,调查发根数和最长根长。

2 结果和讨论

2.1 不同基质对茶树扦插发根的影响

发根数量和最长根长观测数据显示,1号基质的平均发根数量为21.0±2.0条,最长根长平均为4.5±0.4 cm;2号基质的该两个指标分別为24.7±2.1条和4.7±0.3 cm;而3号基质的该两个指标分别为15.6±1.8条和3.1±0.5 cm(表1)。综合发根数和根长两个指标, 2 号基质的根数和根长都具有较明显优势, 选择2号基质作为后期的进一步研究基质。

表1 不同基质对茶树扦插发根的影响

2.2 不同茶树品种(品系)扦插发根比较

为检验上述基质对不同茶树品种扦插发根及育苗的适应性,选择了40个不同品种(品系)进行扦插比较。结果显示:1)40个茶树品种(品系)中只有‘竹枝春’一个品种的插穗基部虽有愈伤组织,但没有发根;其余39个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发根;2)40个品种(品系)的平均发根数依品种存在显著差异,平均14.9±1.2条,其中3个品种(品系)的平均发根数量超过30条/株,11个品种(品系)的平均发根数在20-30条/株之间,15个品种(品系)的平均发根数在10-20条/株之间,11个品种(品系)的平均发根数在0-10条/株之间(表2,图1)。发根数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表2 不同茶树品种(品系)扦插发根情况(根数:条)

图1 不同茶树品种发根情况

综合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筛选的扦插基质及育苗体系适合大多数茶树品种(品系)的无性扦插繁殖。在育苗时间上,本研究的育苗方法只需要2个月即可移栽,比传统方法的14-18个月减少12个月以上,可以使茶树无性系育苗更加符合产业发展需求。将该技术应用于茶树育种过程,可以使入选优良单株快速繁育形成可供品种比较试验的苗木数量,加速育种进程。

猜你喜欢
通透性品系苗圃
郴州地区优质烟蚜茧蜂品系的筛选
林业苗圃设计与苗圃管理分析
桂蚕N2新、旧品系饲养成绩对比试验
甬优系列不同组合在江苏省淮北地区试种表现初报
车顶苗圃
PICCO监护仪观察ARDS肺血管内皮通透性的临床研究
苗圃
盆栽与大田栽培水稻的生长及产量的比较研究
低盐胁迫下条斑紫菜不同品系体细胞与壳孢子的耐受性差异
苗圃,做演员不是我生活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