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青春的十字路口

2021-04-13 04:18林彦君
参花(上) 2021年4期
关键词:青春片

摘要:2020年柏林电影节落幕,女性题材电影《从不,很少,有时,总是》获得世界关注。虽然受疫情影响,该片在北美上映三天即宣布撤档,但这部极具现实意义和美学价值的影片,凭借着极高口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本文将从女性叙事和空间设置两个角度来探讨该片的创作风格,并结合伊丽莎·希特曼的创作经历来探讨她作为独立导演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青春片 女性电影

由伊丽莎·希特曼自编自导并自制的影片《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先后在圣丹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崭露头角,并最終抱得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这部电影讲述了性格内向的少女奥顿因意外怀孕,在表妹史凯乐的陪伴下前往纽约寻求帮助的青春成长故事。而两个少女前往纽约的旅途也成了她们的青春十字路口,她们开始学会独立应对自己尴尬的处境,并试图摆脱束缚自己的枷锁。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角与细腻动人的视听语言,以及具有社会敏感性的女性题材都让这部影片得到广泛关注,由此也拉开了两个少女有关勇气、爱的旅程。

有观众称这部影片是《四月三周两天》的美式变奏,诚然,两部影片中主人公都为两个少女,中心事件为寻求堕胎的帮助,让两者有了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更多的是刻画主人公在这场跨州旅程中的成长,同时涉及对友谊、两性、代际关系等问题的思考。故事灵感源于2012年的一个真实事件:28岁的爱尔兰牙医萨维塔因自身病情恶化,请求医院帮其堕胎却不断遭拒,萨维塔最终感染脓毒症死去。而直到2018年,爱尔兰妇女堕胎才合法化。导演起初将故事背景设立在爱尔兰,最终却设立为她更熟悉的美国,将两个少女对于自我选择、自我保护的争取放在了前往纽约的公路上。

一、女性叙事的价值建构

作为一部女性题材电影,《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以未婚怀孕少女奥顿为视点进行第一人称叙事,奥顿是本片叙事的讲述者,也是本片故事的经历者。“传统小说中的女性大多处于被观看的位置”,在父权意识形态体系中,女性是被动的,她们是观众与男性角色的凝视对象。[1]但伊丽莎·希特曼更多地将视点落在少女奥顿身上,叙述话语视角的转变也构建起了女性叙述话语的独特魅力。在这里,我们将目光顺着少女奥顿的视线,追随着奥顿的脚步和身影,能感受到奥顿的内心世界变化,也能与她一同迎接未知的困难。

影片开头是固定的客观镜头,它先是快速地“过”了几个节目,后又疾速转入到女主角的表演片段。当女主角奥顿抱着吉他站在舞台唱歌时,影片来回切换了几个观众反应的镜头。奥顿作为被凝视的对象,她接受观众的打量和点评,但这“被看”的时刻很快就被打断。随着片名字幕的出现,我们的视点又落在了奥顿身上。奥顿贴着亮片的眼睛、奥顿凸起的肚子、奥顿薄薄的嘴唇……摄影机拉近了我们与主人公的距离,并用含蓄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女性诉求,坦诚地展现女性的需求与渴望,而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姿态。

奥顿女性意识的觉醒并不是被动的,她主动甚至冷静地接受了一切。当她鼓起勇气把酒泼在一直对她挤眉弄眼的男孩脸上,镜头也随之跟上了奥顿的脸,预示着奥顿走出了他人的目光,从而获得自己的主动权,由被凝视的客体转变为观看的主体。最为标志性的一场戏是奥顿用极为暴力的方式,来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改造”:她将别针在煤气灶上加热变烫,在鼻子里塞上纸团,用冰块冷敷鼻子,再让别针穿过,她给自己打了一个鼻钉。影片省去了主人公的“前史”,而直接交代她的“现在”:她已怀孕一段时间,并想要堕胎,但诊所医生却给她放堕胎危害的宣传视频,奥顿只能在网上搜索堕胎相关的信息。

换句话说,奥顿前往纽约的旅程,也是奥顿与史凯乐的友情之旅。影片用了很多的动作细节反映两个女孩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通过她们表达了女性之间的情谊。在影片里,笨重而巨大的行李箱是一个重要道具。但很显然,只需要在纽约待一天的旅程并不需要如此大的行李箱。她们不得不拖着它上巴士、过地铁,让这段旅程更显艰苦。史凯乐的漂亮活泼与奥顿的内敛沉默形成了对比,但史凯乐对奥顿的温暖和奥顿对史凯乐的心理认同,让两者在成长过程中彼此依赖、彼此信任。两人囊中羞涩时,史凯乐只能向巴士上向自己搭讪的男生求助,史凯乐倚靠在柱子上与男生接吻,奥顿在柱子另一头站着,伸出手,牵着史凯乐的手。

二、地理空间的意象表达

主人公奥顿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作为小镇少女的她“前往纽约”成为本片一个重要的叙事动作,串联起了主人公捍卫自我权利的重要节点。摩天大楼等豪华建筑往往是描绘纽约这一超级城市最常见的视觉符号,但影片却避开了这些空间景观,而选择一些封闭的场所来展现故事的发展。

奥顿与史凯乐一路前行,无论是在大巴上,还是地铁里,一种危机感总是莫名潜藏着。陌生的人群、焦躁的内心,随着环境音的加强而将这种内心的恐惧慢慢放大,这无疑是他乡者行走在他处的心理映照。小镇与纽约是两个点,沿途的公共交通工具是串成两点之间的线,而此间遇到的路人也是构成这一空间景观的重要元素。影片将女性“在路上”的不安感描绘得格外细腻,两个少女一路谨慎,他人的目光或打量或好奇,都让人充满紧张感。

奥顿她们所在的长途汽车站离纽约时代广场仅一个街区之隔,当奥顿拖着笨重行李去找史凯乐与搭讪男生时,影片用晃动的手持镜头模拟了奥顿的主观视角。城市的景观与主人公的内心感受相互交织,光怪陆离的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异彩纷呈的巨大LED广告屏,都让初来乍到的小镇少女陷入迷茫。影片用大量环境音来展现城市的特点,繁华表面的背后是城市冷静、冷漠的一面。行进在纽约街道的奥顿,这一刻成了纽约大版图里的一个点,不断被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所淹没。而奥顿所能做的不过是凝视这即将消失的景观,她还没有能力去享受大城市所带来的物质快感,就连眼前的新奇景象都在消逝,她站在十字路口,不断张望周遭一切,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收进这凝视里。

影片中重要的一场戏就是奥顿在咨询室里接受询问,狭小的空间里只留下奥顿与顾问两人。隐蔽的空间里谈着极为隐私的事,影片一开始还是特写的正反打镜头,随着问题的展开而将镜头固定在奥顿的脸上,也就是在这里片名“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开始出现。面对着顾问的提问,奥顿需要从这四个答案中挑选。也是在这个狭小的房间里,我们更进一步看清了奥顿的脸,她原本克制、镇定的表情只是对于外界的伪装,她内心的害怕与彷徨才是十七岁少女的真实一面。奥顿从宾州小镇到纽约,她在不同的咨询室里寻求帮助,封闭的房间里承载着主人公的秘密,而房外的空间即使再宽敞也是她不能坦诚事实的场所。

影片最后,做完手术的奥顿与史凯乐踏上了归途。奥顿的脸贴在大巴的玻璃上,她闭上了眼,斑驳的光影映照在她的脸上,这场旅途终于画上句号,她最终要抵达的不是纽约,而是回到她的家——那个有些吵闹的家也变得充满温度。此外,奥顿的居住空间也成为解读其生活状态的符号密码。拥有属于自己的房间意味着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奥顿有些凌乱的房间,墙上贴着与朋友的合影,还有些花哨的海报,都是奥顿少女生活的印记。

三、独立导演的尝试与挑战

伊丽莎·希特曼1979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父亲是一名人类学研究者,母亲是一名社会工作者。在希特曼还是个孩童的时候,她就随着父亲在内华达州做田野调查。希特曼高中时期沉浸于学校开设的戏剧课程,每天都会和同学们排练得很晚。希特曼想要成为一个戏剧导演的梦想从未消失,当她从美国中西部老牌名校之一的印第安纳大学毕业后,在纽约寻求做戏剧导演的机会,并且想要执导实验戏剧。她曾与一位她非常敬佩的戏剧导演会面,并向他寻求建议,对方说了句让她至今难忘的话:“作为一个五英尺高的女人,你永远都要奋斗。”[2]这句话对于希特曼而言有点复杂,她既感受到了对方对自己的同情,又感觉到对方把责任推给了自己。

希特曼在成长时期并不是一个电影发烧友,直到25岁时看到一系列哥伦比亚大学学生电影作品时,她萌发了学习电影制作的念头。她随后申请并进入了加州艺术学院,她在那里开启了自己的电影之路,也遇到了自己的伴侣——斯科特·卡明斯,他帮助她完成了她目前所有作品,两人还育有一个五岁的儿子。

2013年,希特曼完成了自己长篇处女作《感觉就像爱》,这部讲述孤独少女大胆追求年长男人而陷入不可自拔境地的故事,让希特曼获得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老虎奖提名。2017年完成的第二部长片《沙滩鼠》则是将镜头对准了性向摇摆不定的少年,将青春期涌动的欲望细腻地描摹了出来,这部影片也让希特曼获得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提名、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当代电影人单元金豹奖提名。在影像表达和观念表述上,独立电影往往更具有个人化特征。回顾希特曼的三部作品,她都将镜头对准了处于边缘地带的青少年,描述他们内心的苦楚与彷徨,利用日常生活的细节来加强影片自然主义的风格。希特曼的《沙滩鼠》《从不,很少,有时,总是》都是与法国女摄影师海莲娜·勒瓦合作,海莲娜的代表作还有《阿涅斯的海滩》《皮娜》《幸福的阿扎罗》等影片。在海莲娜的帮助下,《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得以更精准地呈现在银幕上。

电影的时长是有限的,少年对于未来的想象却是无限的。当奥顿从纽约返回宾州小镇时,她也将开始新的生活。在《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中,希特曼通过独特的女性人物来表现女性的主体性,关注女性成长的同时,也映射出对社会发展的思考。那么,如何跳脱女性导演标签,去探讨更广的社会层面,也正是希特曼所面临的挑战,我们也期待着在未来,希特曼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影片。

参考文献:

[1]吴琼.视觉文化的奇观[M].北京:中國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林彦君,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北京电影学院2018级, 研究方向:中外电影历史与理论)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青春片
《少年的你》:青春片中的成长蜕变抒写
不羁的青春,无悔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