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视角的机械基础类课程融合式教学改革初探

2021-04-13 19:56张文琦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

张文琦

摘  要:职业教育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实践专业技术人才,机械类专业是职业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专业之一,人才输送量大。机械基础类课程是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知识,需要机械专业学生熟练掌握。传统机械类课程教学方法理论性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机械类课程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学生知识转化率低,不利于机械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积累。故此,文章将分析机械基础类课程教学困境,构建机械基础类课程教学融合体系,并探究机械基础类课程融合式教学方法,旨在促进我国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就业率。

关键词:机械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机械类专业

分类号:G4

机械类专业属于工学门类,也是职业院校开设的主要专业,包含汽车服务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控制工程等内容,学生毕业后就业范围广[1]。传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基础类课程之间的融合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建立完整的学习思维,限制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整合效果。由此可见,从专业视角出发,初探如何在机械基础类课程中采用融合方法进行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机械基础类课程教学困境

1.教学方式单一

机械类教学内容多,并且十分枯燥,课程教学任务紧。许多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按图索骥,根据知识点呈现顺序进行机械类课程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依据教学任务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相对比较单一,没有具体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预期效果,教学针对性不强,弱化了专业教学课堂教学效果。

2.知识壁垒性强

机械基础类课程包含《机械基础》、《机械识图》、《计算机绘图》等多个科目,其中《机械基础》主要为机械综合知识,让学生具备机械认知基础;《机械识图》主要是识图知识,让学生掌握绘制机械样图与空间想象能力;《计算机绘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绘制机械图。三者在教学侧重点上有所差异,但均离不开“机械”。但机械类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将三者区分教学,忽视知识紧密联系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知识壁垒,不利于基础知识整合[2]。

3.实践教学不足

职业院校职业为核心开展各项教育措施,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与专业知识,让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迅速投入岗位工作中。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职业教育普遍存在专业知识理论化教学问题,弱化了职业教育特色,实践教学不足。尤其在机械基础类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学生对于识图知识、机械知识的记忆,学生背诵困难,并且实践转化效果差。

二、机械基础类课程教学融合体系构建

机械基础类课程内容多,从多个方面增长学生专业能力,仍然围绕着机械专业教学服务,存在教学主题与整体目标一致性。因此在融合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宏观角度构建融合体系,强化融合教学效果。

1.目标明确

在机械类融合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确定知识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教学目标引导下达到一定水平。在知识内容方面,主要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行为两方面,两者联系密切,并有相互强化学习效果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转化知识。在预期教学目标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整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让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知识模块与简单实践方法,完成基本的学习目标。同时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初步学习下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探索,借助实践过程反向证明理论内容[3]。

2.知识融合

机械基础类课程之间存在严重的壁垒,不利于学生基础知识整合,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帮助学生打破壁垒,让学生用立体思维学习课程知识。在知识融合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机械基础》作为机械专业学习基础知识,并同时交互开展《机械识图》与《计算机绘图》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认知基础上具备识图能力与绘图能力。

3.就业导向

机械基础类课程教学应该具备职业院校教学特点,考虑到学生日后的岗位就业需求,帮助学生做好专业知识积累。因此在开展融合教学时,不仅要融合几门基础的机械基础类课程,更要融合社会机械行业人才需求,科学整合学科知识内容。

三、机械基础类课程融合式教学方法

1.发散思维教学

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多项课程知识进行整合,需要学生发散思维,才能够由一个知识点扩展至其他知识点,实现融合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发散思维教学方法,通过多点式发散提问、思维导图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思维,深度融合所学知识。

2.项目方法教学

项目教学法经常被应用于实践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整体运用能力,丰富教学法方法,也可以弥补机械基础类课程实践教学中的不足,促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整合知识。教师可以开展机械零件加工等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方式完成项目,调动学生机械知识与绘图知识,实现多课程、多内容的融合教学。

结语:

机械类基础课程是专业学习基础,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内容,才能夠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走得更加长远。职业院校教师在面对学生在机械类基础课程存在的教学方法、知识壁垒、教学实践等问题,要重新整合教学课程体系,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加快专业基础知识融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文章针对机械类专业如何开展械基础类课程融合教学进行简单分析,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要结合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优化,才能够真正实现融合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形成综合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颖.基于专业视角的机械基础类课程融合式教学改革初探[J].卷宗,2018,8(36):165.

[2] 侯建明,许占显.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20,47(8):223,191.

[3] 贾文华,高成冲,张敏.移动学习环境下机械设计类课程融合式学习方法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8):82-83.

台州市黄岩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 台州  318020

猜你喜欢
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
学分制下机械类专业中自动化类课程体系的建设探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目标下的专升本课程体系构建之研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需求导向下的中职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