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电子档案管理研究

2021-04-14 21:52徐云峰
卷宗 2021年8期
关键词:纸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徐云峰

(太仓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江苏 太仓 215400)

电子档案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存储纸质上的重要信息。相较于纸质档案而言,电子档案的优势可谓十分明显,比如能够借助计算机硬盘完成资料的存储,同时不会占用较多的实体空间,利于保存,同时,能够更为快速、高效地查阅及整理档案,便于快捷提存与转档。然而,诚然电子档案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由于电子信息化漏洞较多,会给其管理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1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电子档案管理的优势

第一,有助于节约成本。纸质档案管理要取得成效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与资金,来进行档案的采集、印刷、编制及出版等,同时,纸质档案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例如在室内环境、天气等影响下,出现档案损毁[1]。电子档案实现了信息数字化,投入较低成本就能够具备规范化、安全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能够依托计算机完成相应的管理工作,档案信息均为电子文件格式,既可保存文字,又能保存图片、音频、视频等,实现了成本的有效节约。第二,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纸质档案管理主要依靠人工开展,因此在写入档案时较易出现失误的情况,且不利于档案的查漏补缺,阻碍了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特别是在补充与完善存档档案的时候,会耗费较大的工作量。依托计算机软件,电子档案就可对各类档案展开数字化管理,提高信息数据修改与输入的便捷性,且能够异地办理调阅与转档,促使工作效率的显著提升。第三,存储更稳定、安全。电子档案相比于纸质档案,受环境因素、天气因素及人为因素的限制较少,其是存储在固定硬盘内,有着较高的安全系数[2]。同时,传统档案管理中在发生借阅与调档行为的时候,会给档案信息保密性形成一定影响,而电子档案保密性良好,只用输入关键词就能完成借阅,从而保证不会泄露其他档案。

2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电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2.1 规章管理制度问题

客观来讲,我国大数据处理虽然发展迅猛,但兴起时间较晚,部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未能全面认识电子档案管理的价值所在,部分事业单位即便认识到了电子档案的价值,也引入该项技术,但由于内部缺乏一套标准、完整的电子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体系,这容易导致相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无制度可依的情况,进而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电子档案归档标准及范围缺乏明确规定,这就不易判断电子文件数据的收集情况,如是否完整或有无出错、电子文件是否符合归档管理要求等,需要浪费一些精力从其他方面进行信息收集。又或是,缺乏完善的电子档案利用制度,事业单位部分人员难以确定自身可以查看、下载的电子档案,这导致内部档案管理与利用共享性差、处在无序状态[3]。所以,一定要依靠完整的一套规章制度,才能保证事业单位良好的开展电子档案管理及应用,对此可采用如下改善措施:第一,加快归档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完善。对各类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流程及质量要求予以明确,保证所有具有价值的电子档案得到有效归档,进一步保障数据质量。第二,档案利用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完善。要明确档案利用权限、审批流程、利用电子档案所需管理责任和义务等。第三,档案安全和保密制度的建立及完善。依规进行电子档案的数据交接、系统运行维护、数据备份、信息发布审核、保密管理等 工作。

同时,在建立及落实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中单位领导要积极参与,以使电子档案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相关人员能够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习惯通过电子档案管理数据与信息。

2.2 安全问题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须重点考虑的一项问题,就是档案安全,不管是传统档案或是电子档案。诚然,电子档案为事业单位日常工作运行提供了诸多便利,但由于其操作简易与灵活性强的特点,也决定了能够更改档案数据。同时,电子档案管理所依靠的重要媒介—网络,面临着网络攻击的威胁,此外,其特有的多次复制特点,也可能出现档案数据泄露与流失的情况[4]。为了良好应对这一情况,可采用如下策略:第一,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要做好不同业务系统数据的整合,对档案数据做集中统计和处理,进而保证能正确处理档案信息,并做好管理系统的定时更新和升级,做好系统运行中的漏洞修补工作。第二,基于国家涉密信息系统分级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规范等要求,进行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以实时、有效监测服务器的运行状态,同时做好杀毒软件的定期升级,降低受病毒感染的概率,从而使电子档案与管理系统得到良好防护。必要时秘级档案产生的电子档案进行物理隔离,不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第三,做好电子档案的转换工作,将之转为符合长期保存的存储格式,由于数据重视程度不同,选择的备份方式也应存在区别,合理利用离线、在线等,运用磁盘、磁带、光盘等多种备份介质,并对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做定期 检测。

2.3 人才问题

任何管理的高效开展,都须依托人才支撑,电子档案管理也是如此。针对这一点,国家档案局要求各单位联系实际业务,加强培养档案部门人员的信息化技能和业务技能,将人才保障列入数字档案馆(室)的建设。但客观来讲,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单一的情况较为普遍,许多工作人员更习惯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职业素质,这一问题很大程度阻碍了事业单位电子档案管理的有序开展。事业单位人员招聘高素质人才,如何留住人才也是一大难题。故此,为了保证电子档案的良好管理及应用,需培养一批责任心强、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和丰富理论知识的人员,不仅要懂计算机,还要懂档案管理业务。

第一,事业单位需积极引进档案与信息化方面的人才,如国外人才、高校毕业生等。对引进的优秀人才给予适当的人才奖励,以确保人才稳定性,避免人才流失。第二,事业单位要对档案管理人员加强计算机能力培训,保证从事电子档案管理的人员具有独立操作计算机系统的能力。第三,加强考核力度,要结合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资质能力与日常工作表现展开严格考核,以使人员日常工作的开展得到有效约束,同时要注意考核的激励作用,针对工作表现优秀的人员要予以适当奖励,可与之晋升相挂钩,以更多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第四,档案管理人员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及价值所在,积极接触和学习电子档案管理相关的新知识和新方法,善于思考和总结,积极发现和改善目前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从而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3 结语

总之,事业单位通过运用电子档案,实现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显著提升,也更好保证了档案的真实性与安全性。但是,在电子档案管理日常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要想真正保证电子档案管理的高效、高质,要积极探索相应的改善措施,以实现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纸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