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程基建档案管理策略探析

2021-04-14 21:52
卷宗 2021年8期
关键词:档案管理人员学校

陈 莹

(广西民族大学基建处,广西 南宁 530006)

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是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先决条件。高校基建档案能够详细地记录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个过程,在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的背景下,促进了高校教学效率、质量的提高,但与此同时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 加强。

1 高校基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1)高校对基础设施进行扩张、建设以及完善时,可通过基建档案重现历史以及证明历史。

2)对高校基建项目予以考察、扩建、修复时,基建档案能够为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持。例如,其他高校在进行扩张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已经顺利实现扩建的高校基建档案,并基于此对扩建予以设计和优化,进而增强设计方案的科学性、规范性。

2 高校基建档案管理的特点

1)现实性、周期性。高校基建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经历严密的立项展开、工程设计、地质勘探及可行性评估等环节,由于以上步骤需要对多个部门进行协调,且建设周期较长,所以使得基建档案存在着周期性与现实性的特点。

2)专业性。基建工程专业性比较强,作为一种具有固定程序的系统工程,具体包括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竣工、验收、使用、维护等多个环节,这就进一步决定了与之对应的基建档案管理工作有着较强的专业性。高校基建档案要求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收集、保管、整理、编目、统计、检索、利用等档案管理工作,并根据需求不断优化及改进管理策略,确保基建档案能够满足相关工作的需求。

3)复杂性。(1)涉及部门较多。从高校内部看,与基建工程项目有关的招标、规划、财务、党政办、审计等多个部门需要做到密切的配合,在此过程中还将会涉及多个部门与多个层次的档案类别。从高校外部看,基建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必然涉及多个政府机构、企业,而且经手人比较多,信息量特别大,周期也比较长,所产生的档案资料自然比较复杂。(2)工程管理程序复杂。高校基建工程管理大致有准备、施工、竣工三个阶段,细分之后涉及立项审批、工程招标、勘察设计、全面施工、决算审计等,整个过程对接部门很多,将会产生繁杂的手续,而且资料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 高校基建档案管理的不足

1)管理理念有待提升。相对而言,高校档案管理更加重视人事、财务、科研、就业、招生等方面,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略显不足,有着被边缘化的趋势。从高校基建档案管理看,由于其无法为学校财力、人力等方面带来明显变化,或者说其未直接影响到学校重要事务的发展,所以往往不被重视。同时,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存在“你查我找”的被动思维,因此在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归档、移交等方面都比较怠慢,导致整个工作效率与质量都不太高。此外,现阶段很多高校的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属于临时工或者兼职,其工作量与待遇不对等,所以工作积极性较为欠缺。

2)基建档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高校基建工程从立项到后续使用涉及多个施工环节,而不同环节所形成的档案资料极其复杂,其中有的内容比较详尽、有的不够完整,甚至还有缺失的。同时,基建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组卷等过程本应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施工单位,但实际情况却没有,所以会导致各种问题出现。此外,高校基建档案部门在收集以及使用的过程中未构建对应的登记制度、追责制度,都将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推诿问题。基建档案管理很复杂,所以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极为重要,可发挥引导与约束作用,但目前基建档案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因此难以确保相关工作能够有效落实。

3)专业技术培训力度有待提升。高校基建档案面对的是工程档案,其中包括不同项目和不同内容,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具备基建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还需要熟知高校基建的基本程序与内容。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基建档案管理意识有待加强,档案管理还未做到专人专岗,加之频繁更换,进而导致档案管理人员无法清晰、全面地掌握基建工程不同阶段的资料。同时,培训、进修、学习等机会不多,也致使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难以提升。虽然目前基建档案管理已经实现了信息化操作,但是归根究柢需要由专业能力达标的人来操作,所以档案管理人员仍旧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

4 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建议

1)转变观念,持续完善基础设施。(1)学校领导应转变观念,加强对基建档案工作的重视,以此带动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对工作的重视,从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加大投入力度。目前,高校的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有纸质材料,还涉及音频、图片、视频等各种载体,因此完善数字化档案管理非常重要。这方面需要学校加大投入力度,不仅要设置专门的库房、档案架,还需结合数字化的需求配置大型图纸扫描仪、移动硬盘、电脑、照相机以及相应的软件系统。

2)不断完善基建档案管理制度。应不断完善基建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为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制度化保障。同时,对基建档案形成要有正确的认识,并对管理进行创新。为了让施工单位能够规范地记录、移交相关资料,可将施工单位档案质量作为工程结算考核与工程验收的一项指标,有利于督促施工单位强化自身的档案质量意识,使其能够将完整、准确的档案资料及时交付给甲方,以期为高校基建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一定的基础。此外,完善奖惩制度。针对基建档案管理人员的操作失误需要进行惩罚,而对其在管理上有着突出业绩,又或者是有创新成果,应当进行奖励,一定程度上可激发其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加有责任、高效地参与到工作之中。

3)提升基建管理团队的专业性。高校需要为基建管理团队成员提供一定的学习、培训以及进修机会与平台,例如,可组织人员分批次学习档案学、建筑学等相关的基础课程,并掌握与档案有关的保密、分类、鉴别、收集等方法;对工程建设的各个施工环节的特点进行了解与分析。此外,学校方面还可以为其开展一些活动,例如档案知识科普赛、档案日活动等。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学校加强合作,开展与基建档案有关的交流活动,还可以印发有关基建档案的业务手册,为基建档案的有效收集、高效保存、合理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5 结束语

综上述,高校基建档案是具有巨大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包括学校基建工程项目的立项、筹备、施工、竣工等各个阶段的资料,有声像、文字、图纸、照片等各种形式,具体涉及施工、设计、规划、检修、维护、使用等各个方面,能够充分反映学校的基建情况与发展历程,并可以为学校后续基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基于此,探讨高校基建档案管理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档案管理人员学校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学校推介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