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方法

2021-04-14 21:52
卷宗 2021年8期
关键词:表现力内涵舞蹈

李 娜

(浙江传媒学院大学体育教学部,浙江 杭州 310018)

1 .引言

舞蹈表现力是指舞者在深入分析作品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感悟融进舞蹈中,并通过表情以及肢体动作等形式把作品完成的呈现出来。通常而言,舞者对舞蹈作品进行全面理解和分析,然后充分利用动作等表现作品的内涵,向观众传达舞蹈作品的真情实感。高校舞蹈教室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全面运用各种有效措施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促进教学质量的快速增强。所以,舞蹈表现力要以舞蹈技巧为基础,对作品内涵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利用动作和表情等形式将其呈现给 观众。

2 .浅谈舞蹈表现力

舞者表现自身的舞蹈动作,并向观众传达真情实感即为舞蹈表现力。高校学生在学习舞蹈过程中,既要对舞蹈动作进行全面掌握,同时还要提升舞蹈表现力,并充分运用动作与自身真情实感,让观众可以更好的感受作品内涵,从而展示出舞蹈艺术的价值。对高校学生进行舞蹈教学时,与其舞蹈表现力有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人文素养。舞蹈的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多样性,地区与文化背景的差异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不同的舞蹈形式,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传承,同时有机的融入多民族文化,使舞蹈的内涵更加丰沛,此举有利于高校舞蹈生的综合素质的快速增强,不仅为更好的展现舞蹈动作奠定了基础,还为创新舞蹈教学发挥了积极的影响。第二,身体素养。舞蹈的艺术性特征是非常显著的,进行舞蹈表演时,学生要科学协调身体素养与肢体动作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舞蹈表现力的提升,且更好的将作品的真情实感传达出来。所以,要积极利用各种方法促进学生身体素养的增强,为舞蹈表现力的提升提供支撑。第二,艺术素养。进行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坚持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进而增强舞蹈表现力。例如,可以把音乐融入动作的研究之中,促进学生感悟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可以通过舞蹈动作更好的将基本素养全面展示出来,有利于增强高校舞蹈教学的效果,并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3 增强舞蹈表现力的意义

第一,可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科学衡量。进行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能够促进动作的内涵更加丰富,有利于学生在自身感悟的基础上将自己的真情实感传递给观众,为人才整体质量的增强发挥重要作用。第二,表现舞蹈精神的核心方法。在增强舞蹈表现力的这一进程中,既能够为动作的标准性提供保障,还可以提高情感表达的丰富性,促进舞蹈表现力在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4 增强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有效措施

1)提升舞蹈理论素养。第一,高校教师必须严格以舞蹈动作的特点为依据,帮助学生对舞蹈动作的内涵进行深层次探究,让学生可以通过认真学习舞蹈知识来实现对舞蹈形式的全面领悟。所以,高校舞蹈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积极采取合理方法促进学生表现力的增强,提高动作内涵的丰富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内心的真情实感全面呈现出来,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创造有利条件。第二,增强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师要以学生各自的特征为依据,选取最为合理的方法开展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的专业知识都有所提升。以教授舞蹈专业知识为例,教师必须要强化学生舞蹈能力,包括理论与实践两种能力,让学生可以对舞蹈动作的表现形式实现进一步领会与掌握,继而保证培养高校舞蹈专业人才的目的得以顺利实现。

2)对基本功的训练方式进行优化创新。第一,教师要让学生对基本功的重要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引导学生在基本功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舞蹈表现力,促进其舞蹈素养的有效提升。第二,学生在训练舞蹈基本功时,应当对作品的内涵进行探究,把真情实感和动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舞蹈表现力的丰富性,促进作品的艺术价值的增加。第三,教师在训练学生基本功的过程中,一定要受重视培养学生的二次创作能力,学生全面理解舞蹈动作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二次创作,这样有利于大幅增强其舞蹈表现力,使学生能够更加符合社会对高素质舞蹈人才的要求。以作品《父亲》的教学为例,教师要求学生先对舞蹈作品的视频资料进行认真观看,细致观察舞者的表情以及肢体动作,并以此开展二次创作。在进行二次创作时,学生会在作品中融进自身的真情实感,创新动作和舞蹈内涵,促进自身舞蹈表现力的提高。

3)培养学生的动作想象力。第一,高校教师需要积极舞蹈专业学生把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融入进舞蹈动之中,从而促进舞蹈动作表现力的提升,有利于强化其审美意识,为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第二,鉴于高校学生缺乏实践经验,舞蹈创新意识淡薄,因此,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应该为学生打造一个适合学习舞蹈的良好氛围,设立舞蹈主题,并安排学习小组,让学生可以一起讨论,这种互动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掌握,且深化情感表达,促进舞蹈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第三,对于舞蹈角色的问题,学生在常规的学习过程中是基本接触不到的,而舞蹈教师需要积极寻找相关文字、视频等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材料使学生加深对舞蹈角色的理解,从而更加符合高素质人才的标准。

4)增强综合专业素养。第一,开展各色教学活动,积极举办生活实践,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增强。高校舞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掌握舞蹈技巧的基础上,同时加入自己内心的感情,以此开展二次创作,即应当积极强化学生的舞蹈想象能力,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把课程和实践紧密结合成一体,对学生的视野进行有效拓展,最终为增强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发挥重要的作用。第二,教师在讲授舞蹈课程时,需要充分运用生活素材,培养学生进行新的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舞蹈想象力,这有利于其舞蹈表现力的提升。以舞蹈《牧马舞》为例,此作品讲述的是蒙古青年在草原上牧马的场景,是作者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精心创作出来的,舞蹈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深入分析每个舞蹈动作的内涵,并结合自身的真情实感来进行创新,为增强综合表现力发挥积极影响。第三,合理融入音乐,促进学生思想理念的培养和提高,充分利用音乐旋律,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素养都表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舞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严格以舞蹈教学的特征为依据,对学生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意义形成正确的认知,与此同时,针对舞蹈教学中面临的缺陷进行深入探究,分析诸多的影响因素,积极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重视训练学生的舞蹈基本功,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表现力内涵舞蹈
活出精致内涵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冰上舞蹈搭档
挖掘习题的内涵
谈电视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我和舞蹈
论民族声乐的声音表现力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