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英声调、语调对比分析

2021-04-14 21:52白照星
卷宗 2021年8期
关键词:重音汉英声调

白照星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1 文献综述

1957年,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Robert Rado)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说。该假说认为,语言是一种可以通过刺激,反应和强化而形成的习惯。但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更倾向于借助第一语言的相关规则来学习目标语言。但该倾向有利有弊,因此,拉多主张将第一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内容与目标语言进行比较,并根据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来预测学生在学习二语时可能会犯的错误。

国内的相关研究始于1930年代至1940年代,赵元任和其他科学家开始对中英文语音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直至现今。

魏亚萍(2018)指出,英语母语者在学习汉语时,最明显也是最普遍的问题是汉语语音中的超音段音位,也就是声调。邵越(2017)指出:汉语声调有修辞功能、分界功能和抗干扰功能,是汉语学习的重点,也是造成英美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侯一青(2012)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重音方面提出了新论点:他认为重音不应该单纯地从发声角度来定义,而应该从发声角度和感知角度来共同判定。

阅读相关文献后,我们不难发现:众多学者大多基于对比分析假说对汉英声调的异同进行研究,但是我们需反思:对比分析理论在预测学习者在二语学习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偏误是有限的,因此不应将“语言间的差异”和“学习者的困难”画等号。与此同时,笔者还关注到:前人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汉英语调、声调的本体分析上,对于教学领域的应用启示较少,尤其是在“三教”的探究上有所不足,为后续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2 汉英语调对比分析

1)声调对比。汉语作为声调语言,每个字或音节都有独立而固定的音调,起着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共有四个声调——“阴阳上去”,如:“搭、答、打、大”四个字,虽然拼音相同,但因音调不同,含义大相径庭,一个词的词性有时也会随着声调的改变而改变;但在英语中,每个字母或单词都没有固定的声调,而是受句子整体语调的影响,主要用来区别句子类型以及判断情感色彩。英语中有六种升降变化,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语义和语气:降调、升调、降升调、升降调、平调、降加升调,在功能、结构和意义的方面都与汉语不同。

2)重音对比。就单词的重音而言,汉语中单音节和双音节词的重音模式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是英语中,看似两个结构相同的词语,可能会有截然相反的重音结构,或者一个词根据不同的重音可以表示不同的词性。在句重音方面,汉英语言之间也有较多差异。在汉语中,重音也是一种辅助的表意手段,其位置是根据主重音和次重音的顺序进行排列的;英语中的重音常常与升降调相对应,并且重音的改变也会表示不同的强调和词类。

3)语流音变对比。语流音变指在连续语流中,因素或声调等同类语音元素因前后相连而发生的变化,体现在汉语中是调值的变化。虽然在英语中没有以上现象,但英语也有一种特殊的语言浊化现象,即在一个语言单位中,其中一个音受到前后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读音上的转变,例如英语中部分名词在加上“s”之后浊化而读成“z”如“hands”等。

3 教学建议

汉语语调作为学生学习的难点与教师教学的重点,对教师、教材以及教法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笔者将提出拙见,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多思路。

1)对于的教师建议。作为对位汉语教师,应清楚地掌握汉语及学生母语的本体知识,并科学地利用对比分析原则帮助学生规避常见偏误或加深相同、相异知识点的记忆。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指出异同来实施教学。

2)对于教材的编写建议。现以《新实用汉语课本1》与《汉语教程1》两本教材为例,对汉语语音教材编写进行分析。

在《新实用汉语课本1》中,声调被编排在第一课的内容中,用直白浅显的文字说明了汉语声调的主要功用——表意。除此之外,课本中还通过大量图片及英文释义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从第二课开始,声调练习就被加入到了语音练习的部分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练习模式引导学生在语流中练习声调。

在《汉语教程1》中,声调的相关知识也出现在了第一课的注释部分:“声调不同,表达的意义不同。”也指出了四个调值的符号并给出了相应的图片和示例。

因此,笔者认为在汉语语音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除了以上的图示以及理论知识外,还应该强调汉语语调的重要性及其与其他语言的显著差异,并配以图示和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声调学习的顺序也应该作以调整,尝试以阴平如入手,以上声结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适应汉语声调并学会灵活切换、运用。

3)对于教法的选取建议。(1)五度标记法+手势法/图示法。在汉语声调的教学实践中,五度标记法可以说是“出镜率”最高、最传统的声调标记方法,通常都会与图示法或手势法“组合出现”。它可以清楚地显示声调的调型,但是不能表达实际的读音,对于不同的学生也有一定的相对性,无法建立起一套固定的音高体系,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容易“跑调”。如果调值33和55之间并不对立,那么阴平即成33或55都可以,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也是一个难点。(2)音乐法。声调属于超音段音位,五度标记法就是由赵元任先生根据音乐理论为汉语声调创制的标记方法,因此也有很多研究者将声调与音乐紧密相连。王一淇就在2013年提出了基于乐理的“八度标调法”,他另辟蹊径,尝试用音乐音阶模拟汉语声调,旨在将汉语的“阴阳上去”诠释在一个八度中。但是这种方法对于乐理知识的要求较高,如果教师和学生对乐理知识并不了解,可能会平添负担。(3)其他方法。夸张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将口型、音调、音高、音强等进行适当的夸张,甚至是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授课,给学生在视听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比法:教师可以基于对汉外语音的了解,对汉语及学生母语之间的异同进行描绘,或是基于对汉语语音的了解进行语内对比,旨在减少学生因母语负迁移而产生的语调偏误或因语内相似知识而引起的混淆,从而帮助学生更清晰地区分、记忆知识点。带音法:可以运用已学会和已掌握的音带出要学的音,用容易发出的音带出不容易发出的音,比如说在声调教学方面可以先教第一声和第四声,然后用四声带二声,最后学习三声,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学习的难度,有助于汉语语调的学习。

综上,笔者针对教师、教材、教法进行了总结,旨在将汉英语调对比的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为汉语语调教学与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重音汉英声调
声调符号位置歌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浅谈语句重音的把握
基于重音理论的英语听力学习策略
汉英文字的幽默修辞功能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