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体育·蛙泳”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2021-04-14 21:52万常定金家权
卷宗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学班蛙泳游泳

周 成 万常定 金家权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士官学校,河南 信阳 464000)

为系统推进全要素教学改革,学校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点燃“课堂革命”引擎,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提升学校士官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上级关于课程改革和开展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分级教学试点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动课堂革命,《军事体育》课程创新训练模式改革,试点性开展“蛙泳”分级教学,积极打造“三有”课堂。本文从“改革背景、改革思路、实践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探析,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一个新思路、新方法。

1 改革背景

《军事体育·蛙泳》课程是士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军事基础必修课程。课程以掌握蛙泳技术动作为重点,以培养军事体育技能为途径,对实现士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了解游泳训练的安全常识,理解蛙泳训练的基本知识;掌握蛙泳的技术动作,掌握蛙泳科学组织训练的方法与手段。传统的“蛙泳”课程在“学、教、考”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但仍然存在问题,具体来说就是:

从“学”来看,由于学员来自全国各个地区,有的以往受过一些游泳训练;有的则具有一定水性,但不会正确的泳姿;而大多数学员则从未下过水。三者之间的大致比例约为5:15:80。。所有学员都是从熟悉水性开始零基础教学,导致部分学员存在“吃不饱”现象。这部分学员还必须同其他学员一同从基本功学起练起,导致对课程学习兴趣减退。个别学员对水还有惧水心理,且一个期班总人数多,再加上能够进行基础训练的浅水域少,使得学习效果不佳。

从“教”来看,精准指导不够,一个教学班大致40名学员,安排一名教员授课,且层次不齐,教员无法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真正需要指导的学员身上;“战味”不足,我校游泳教学内容主要以蛙泳技能学习及相关能力考核为主,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教学内容为熟悉水性、蛙泳腿部动作、臂部动作、完整配合训练等。过分强调对蛙泳技术的掌握,缺乏对水中救生、武装泅渡等军事及生存技能的学习;“趣味”不强,表现为课堂上过多地由教员主导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不活跃。

从“考”来看,以蛙泳泳姿独立游进25m距离为合格,合格率通常不超过90%。考核的标准也仅限于对蛙泳基础动作的掌握。这些与上级要求的游进距离或以武装泅渡的游进方式还有很大的差距。总体上对教学目标达成度贡献不够,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改革思路

改革坚持以“学、教、考”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因材施教和分类施教,落实“实战实训、以战领训,以训促战”训令。按照学员分级、指导分层、教法分类开展“蛙泳”分级教学,积极打造“三有”课堂,突出“战味”,提升“趣味”,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员树立学习信心,以适应个性化教学需要,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 实践应用

3.1 学员分级、指导分层、教法分类开展“蛙泳”分级教学

1)学员分级。以学员六队为试点单位,两个教学班共87人,第一节课进行摸底测试,分成两个级别,三个教学班,将两个教学班具备一定游泳技能的学员进行集中,重新成立一个进阶班,原两个教学班剩余学员各继续保留为基础班。

2)指导分层。进阶班由一名教员在深水区组织教学,教学内容可跳过熟悉水性等基础内容,进度快于另外两个教学班,该班后期可开展武装泅渡、水中救生等进阶训练。两个基础班则各由一名教员在浅水区按教学计划开展零基础教学。并随时进行动态调整。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教员随时将技能掌握较好的学员推送至进阶班,开展进阶性训练,充分实现按水平按能力实现分层分级教学。实现了安全及教学班规模的平衡,提升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场地的利用率,从而有效提高了游泳课教学质量。

3)教法分类:在运用传统的军事体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进度和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1)传承并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针对基础层次和简单的技术动作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模仿训练、念动练习和指导纠错”等教学方法。做到了讲解精炼、示范准确,树立了正确的动作形象和标准;经常开展模仿训练,教员示范,学员模仿,在视觉上、动作上有一个对比和参照,减少了错误动作;通过练习和逐个纠正,达到正确动作动力定型;将动作的运动过程和“收、翻、蹬;划、抱、伸”的部位清楚的记忆在脑子里,暂时建立运动表象,储存在脑子里,为今后的游泳训练起到回忆和补充作用。(2)诱导辅助练习法。对个别惧水的学员和较难掌握的训练内容采用诱导辅助练习教学法,通过过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分解,并分步、分段训练,并利用诱导辅助练习,逐步降低学员训练的心理压力和弱化个别学员的惧水心理,从而提高训练效果。(3)心理极限突破干预法。在腿与呼吸、手与呼吸等重、难点训练中,学员因为长时间不能提高走水效果或不能正确掌握技术动作,出现极限综合症,往往很长时间无法突破极限。我们采取相对多变的心理干预方法,使之突破极限。(4)课下辅导训练。按照军事训练大纲要求,利用课外1.5小时体育训练时间,增加20学时游泳训练,弥补课内训练学时不足,全面提升学员游泳技能水平。

3.2 突出“战味”、提升“趣味”积极打造“三有”课堂

1)突出战味。蛙泳具有声音小,易隐蔽;浮力大、能负重;易观察、游距长的特点,所以一直被作为军事实用游泳的基础;在训练中,对蛙泳技能掌握好、身体素质出众的学员,选择性增加武装泅渡等有“军味”、有“战味”课目,使课程内容由体育技能训练,向具备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素质训练转变。

2)提升“趣味”。体育的趣味在于参与体育活动而体验到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从而激发学员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那如何提升军事体育课堂“趣味”,让游泳馆变成一个快乐的课堂,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员在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能力、技术水平下,主动关爱学员,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员在情感驱使下自觉完成各项训练任务。其次就是创新教手段,在准备活动中,运用简单轻松的游戏或器械操作为课的开始,激发学员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在基本部分的训练中,可采用游戏、比武竞赛、学员自主选择训练方法等方式进行,是训练的形势多样化,学员活学巧训,达到自我锻炼、自我体验乐趣的目的。结束放松部分可采用韵律操的形式进行,让师生在优美的旋律中调节肌肉,放松身心。这样才真正让让学员享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从而乐学活学。

游泳是非常好的身体锻炼项目,同时也是重要的生存和军事技能,从大纲规定的相关要求和考核标准可以看出其重要性。希望通过此次“军事体育·蛙泳”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尝试,进一步提升学员游泳技能水平。

猜你喜欢
教学班蛙泳游泳
雅韵·智慧·健康
开展对外交流增强文化辐射
——厦门老年大学举办海外教学班
核心力量训练在少儿蛙泳训练中的应用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