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析

2021-04-14 21:52
卷宗 2021年8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课程思政思政

窦 娟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天津 300270)

2016年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使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年10月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在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理解和阐释能力,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作为高等院校授课时间最长、受众最广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英语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责任重大。大学英语在“课程思政”引领下,实现最大的育人效果,为国家培养语言与技能兼备、文化与素养兼修的复合型人才。

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语言具有工具功能、相互作用(交往) 功能、启发功能、想象功能和信息功能[2],含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以及特定的价值和道德因素。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内容多涉及人文社科知识和时政要点,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占有举足轻重作用。

“要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大学英语教育应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在培养学生英语实用能力之余,不断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路径

2.1 理念先行,发挥高素质教师作用

以理念的现行带动高校英语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的探索。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还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重要任务,教师要在提升自身专业水平能力同时,提高自身“思政意识”,树立“立德树人”的目标,将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引领学生进行单词、句型、语篇学习,引导学生自觉甄别抵御不良文化思潮影响,辩证看待西方文化。

2.2 文化育人,深挖课程思政元素

英语课程与其他通识课程不同,语言教学必然与文化相通。学生不仅要掌握英语语言能力,还需了解语言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文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挖掘文章中隐藏的文化元素,并与当前的时事热点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需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特点,使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做到有机结合,并能使之入脑入心,形成高标准的职业素养。例如针对造价、建工专业的学生,在讲授课本知识时,教师要根据课程知识点侧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创新创业精神”。

2.3 精选教材,完善课堂教学设计

为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本校选用了外研社2018年6月出版的《新生代英语基础教程1》,该教材从教学改革和教学实际出发,实用性和人文性较强、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每单元的精读课文中分别包含“消费观”,“时间观念”,“梦想”等主题,英语教师根据单元主题,从文章深处挖掘思政元素,选准切入点,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实现整体和局部、抽象与具体、工具与价值的结合[4]。在《新生代英语基础教程1》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主题导入、词汇讲解、翻译练习等方式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实现价值引领。

1)主题导入。《新生代英语基础教程1》共有8个单元,每个单元的主题都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当融入一些思政元素,能够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有益于扩展学生知识面。例如:第八单元的主题为dream(梦想),在讲授前,布置学生两个开放性的问题。问题分别为: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你的梦想是什么?②我们国家的梦想是什么?如何实现?同学们通过探讨及查阅相关资料,会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有所规划,同时也了解到我们国家的梦想也就是我们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课中导入部分,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期盼:“希望广大青年能够心怀梦想,树立正确价值观”。通过思考以及回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并且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2)词汇讲解。词汇的学习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把词汇的讲解和话题语境结合起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本第六单元的主题为“医疗救治”。在讲解词组first aid(急救)时,为学生展示一张图片: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躺在冰冷的地面上。由此,引发学生们进行讨论,面对老人需要帮助的情境,学生们会不会对老人实施急救?如果急救,应该怎么进行?设置层层问题,在学生思考讨论过程中把急救的一些词汇列出,既学习了急救相关的英语词汇,也学习了急救的知识。3)翻译练习。翻译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翻译作品不仅要求学生拥有较多的词汇量,扎实的语法功底,同时也要更多的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留意中西方思维转化,并加入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思政元素进行扩展。例如在翻译中增加介绍我国文化习俗、自然风光、社会进步等内容的材料,使学生在锻炼翻译技能同时,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知识,增强其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2.4 思辨明理,课堂内外思政一体化

课堂是课程思政的主阵地,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思维,将“思辨”融入思维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构筑“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思辨实践模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着力打造大学英语第一高效课堂。《新生代英语基础教程1》中很多篇目都富含思政元素,面对思政元素时,师生要开放地、广博地学习,引入个人见解和经历,在自问和他问的基础上,慎重思考,并明辨是非、去伪存真,最后得出正确判断和决定,达到脚踏实地、知行合一的效果。

在坚守课堂主阵地同时,要开发第二课堂,丰富实践内容,增强和巩固课堂实效。教师利用第二课堂引导学生组建英语社团、兴趣小组,组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层次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

大学英语教学和“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同向同行,发挥协同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有心人,深挖教学材料中的思想政治元素,设计恰当的思辨教学模式与丰富的实践方式,在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目标之下,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课程思政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