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年间番禺教育事业发展探析

2021-04-14 21:52吴嘉彬
卷宗 2021年8期
关键词:番禺重修儒学

吴嘉彬

(广州市番禺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广东 广州 511400)

明嘉靖年间的政令,对番禺县的教育事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存至今的社学、番禺儒学和广东试院开辟的道路,延绵着五百年的文教事业。本文主要探讨明嘉靖年间番禺县教育事业的作用和贡献。

1 番禺县社学的发展

明代社学的教育职能现今相当于小学,还具有教化乡民、劝农、恢复明初的里社制度、统一管理民间信仰等基层职能。嘉靖年间,政府重视,使得番禺社学取得长足的发展。

番禺县在正德末年已无社学,嘉靖元年(1507),魏校令多位教育官员拆毁淫祠,建设社学。《魏渠遗书》卷九记载:“番南二县各乡淫祠数多,原无社学。今欲革,必须委官方集事拟合就行牌,仰高明县教谕李士文、四会县教谕林启等分诣各乡通查。一应淫祠尽数拆毁。收贮财料变卖,地基兴建社学。”嘉靖十三年《广东通志》记录了当时的番禺社学共四十八间如:“文峰社学在清河堡等。”嘉靖年间番禺社学设立后,延续至清代,正史记载:黄佐《广东通志》、郭棐《广东通志》、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阮元《广东通志》等。李伯重教授认为,估计19世纪初期广东农村男子识字率为40-50%,广州城则达到80-90%,由此可见社学对本地文化的影响。

嘉靖年间,广东官员根据当时情况制定了社学的规章,如:魏校《魏渠遗书》、黄佐《泰泉乡礼》,《社学教条》的作者王明阳于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巡抚,其教育思想对本地有一定影响。

社学的办学经费。《魏渠遗书》卷九称:“魏校禁毁淫祠的措施包括捣毁淫祠,没收寺观淫祠的土地、建材、田地、器具等,用作兴建社学书院之资。”

番禺现存魏校设置的文峰社学,其内有明代至民国的六通重修碑刻[1]。碑文记载清晰,沿革流传有序如:社学学生马维记于乾隆元年主持重修并刻碑记,至乾隆九年考取举人,曾任山西岚县令;社学学生陈鲤于乾隆三十九年考取副贡举人,嘉庆二年主持重修并刻碑记;从碑文内容可见社学的兴衰,其后殿天罡堂仍有供奉神像。文峰社学的周边建筑与《泰泉乡礼》的礼制要求吻合。左侧是公所,黄佐《泰泉乡礼》卷一称:“有司乃酌五事,一曰乡约,以司乡之政事,二曰乡校,以司乡之教事,三曰社仓,以司乡之养事,四曰乡社,以司乡之祀事,五曰保甲,以司乡之戎事。乡约之众即编为保甲,乡校之后立为社仓,其左为乡社。”右侧是建于嘉靖年间的马氏宗祠,黄佐《泰泉乡礼》卷一称:“凡祭礼所以报本追远,今宜悉依朱子家礼,上户立祠,上户以下就正寝设韬椟奉祀。岁时朔望如礼。”《马氏族谱》的嘉靖二十七年《呈请批照以正宗族禀》称:“家庙会议晓谕子孙,相率励以耕读各安厥业。”综合上述反映嘉靖年间番禺社学的历史变化。程肖力认为,明中期广东士大夫对淫祠的反感,大力推行禁毁淫祠政策;“以神道设教”的主张,为他们利用“淫祠”财产兴办社学,以祖先信仰取代民间“淫祀”,从而推广儒家教化奠定思想基础[2]。

2 嘉靖年间书院的发展

在当时的教育体系中书院是辅翼学校,随着嘉靖年间番禺经济文化的发展,书院的发展进入兴盛时期。

对照任果《番禺县志》的书院记录,以及嘉靖年间的历史文献所载,《魏渠遗书》称:“濂溪书院,迁于粤秀山下观音阁改建;将天竺寺改为崇正书院。”有两间书院的历史记录。黄佐《广东通志》称:“泰泉书院,嘉靖二年黄佐建;粤洲书院,嘉靖十四年,戴璟改建;白山书院,嘉靖二十四年,巡按御史陈储秀建;镇海书院,粤秀山下明主事王渐逵讲学处建;迂冈书院,御史论以谅建。”有五间书院的历史记录。

此外,《魏渠遗书》还记录了:“粤秀山之左为迎真观更为明道书院。”郭棐《广东通志》称:“天关书院,在城东湛若水建;慎德书院,在粤秀山麓霍韬建。”阮元《广东通志》称:“北园,贡院左,黄佐书院。”

这是当时番禺县较有名气的书院,都在广州城内,属于较高层次的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培养番禺学术和政治人才的重要场所。

3 嘉靖年间番禺儒学的发展

番禺儒学即是番禺县学、番禺学宫,现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番禺儒学是官办学校,县令会在此讲学,教育工作由教谕、训导负责。嘉靖十年(1531),建启圣公祠;嘉靖十二年,训导郭伟等捐资,重建聚奎亭。

嘉靖四十四年,番禺知县滕伯轮主持重修番禺儒学,请前右佥都御史李义状撰写《重修儒学记》,钱谷幕友高西圆协助滕伯轮主持全面重修工作[3],司法参军李瑀为负责施工管理。提督学校官视察番禺儒学重修;教谕陈学麟,训导刘天和、林应瑞负责跟进教育工作。四十五年,监察御史陈联芳促成广州府事陈见菴支持滕伯轮重修工作,陈联芳调了若干笔赎罪的银钱作建设资金。

重修的施工情况。《重修儒学记》称:“于是由先师庙,而两庑、而启圣祠、而明伦堂讲堂、而戟门、而棂星门凡所侈,剥而漫漶,则仍旧贯,而加饬焉。”重修针对其建筑的侈,是指嘉靖九年,孔子去其王号后,为符合明代建筑形制的等级制度,进行修饰。《明史》:“嘉靖九年,大学士张璁言先师祀典有当更正者,说:大略谓孔子以鲁僣王为非,宁肯自僣天子之礼。去其王号及大成、文宣之称。改大成殿为先师庙,大成门为庙门。”

番禺儒学重修后,教育环境得到改善,“沈沈翼翼岩靓宏固,而宫墙数仞巍巍为东南大观矣!”成为当时广府建筑的楷模。

4 嘉靖年间广东试院的建设

广东试院即是广东贡院,全省考试的场所,是当时政府人才选拔的地方。位于当时番禺县的粤秀山。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考生人数的增加,原道路通行条件已不能满足考生的需求。嘉靖四十三年(1564),陈联芳率滕伯轮、郭萝得开辟了洪桥街。其经过由李义状撰写成《广东试院辟路记》。

广东试院开辟的道路,现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洪桥街。曾昭旋《广州历史地理》称:“贡院,即小石街北地。《广东试院辟路记》称:(试院)去粤秀山不数武而近,外界以石桥(即黉桥)。” 同治《番禺县志》卷二《舆图》绘画了黉桥、小石街的位置;另宣统《番禺县续志》的《六脉渠图》标出了洪桥、小石街的位置;由此可见在宣统年间地名由黉桥渐渐变化成洪桥,洪桥以南新开辟的道路就是现在的洪桥街。

属地管理原则,滕伯轮率高西圆等协助辟路征地拆迁和建设工作。《广东试院辟路记》称:“经始审方定位,立准计佣,撤面墙而通之直于观文街。墙内俱庶姓污池园囿,至南仅有腐屋数椽平价粥焉。锄荒剔秽,完齾凸凹。于是其平如砥,其直如矢。横计四丈有五尺有奇,深六十八丈有奇。”

广东试院的道路建设,有效地提升试院出行条件,开拓了当时较为荒凉的广州城北地区道路环境,惠泽当代。滕伯轮政绩受到各方面的肯定,任果《番禺县志》称:“滕伯轮受祀于番禺学宫名宦祠,并受祀于状元坊五贤祠。”《明神宗实录》称:“滕伯轮授番禺知县,历升副使提督两浙学政。”

5 家塾等私人学校

家塾的发展由来已久,在当时教育思想熏陶下,不少宗族都取得显著成就。其中,阮元《广东通志》称:“樾森楼在沙湾乡,明光禄卿王渐逵讲学处。”礼村《高氏世谱》记录:“高西圆聘请名师硕士设立宗族家塾,短时间内涌现了:袁州知府高为表、宣化县丞高修忠、靖州县训导高近轩,举人高为仪、高蛮等。”由于篇幅有限,不一一列举。

6 结语

嘉靖年间的政令,不但促进了番禺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造就了明清时期番禺宗族文化兴盛,编修族谱、修建祠堂,农村都有认识字的人,民众的识字率有了提升。为明清时期番禺县文化、教育和商业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番禺重修儒学
三条村!146亿!广州番禺旧改爆发!
番禺“盐官厨”释读
也谈“番禺盐官”
儒学交流在路上
敦煌写本《曹议金重修开元寺功德记》考释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养人像蠡探
汉代番禺三题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
关于独立院校重修现象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