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群众文化艺术创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2021-04-14 21:52余明华
卷宗 2021年8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群众基层

余明华

(江西贵溪市文化馆,江西 贵溪 335400)

1 分析新时期群众文化艺术创作面临的主要困境

1.1 创新内容较为稀缺

目前,我国群众文化艺术创作遍地开花,已经延伸到不同的场所和地区,而艺术创作活动,也几乎成为各地的年度盛事,例如春节联欢晚会,元宵喜乐会,乡镇定期汇演等等。同时,学校,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社会公共机构,也针对自身的发展特点,举办与之类似的晚会。但不可否认的是,群众当下开展的文化艺术创作活动,大多都是以自身的生活为主的,在内容上没有进行及时的创新,显露出了枯燥和呆板的弊端。在这里,基层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关键性内容就是群民构建文化活动,这也是我党政策的鲜明体现,能够有效反映出基层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然而,主题性文化艺术创作活动的开展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有关部门也没有认真分析群众的精神生活和价值取向,没有了解群众真正需要的内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活动的创新,导致具体的实现缺乏新意。久而久之,群众会产生极大的审美疲劳,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也会大大衰退,自身的精神世界会感到更加空虚,无法从基本的艺术创作中得到满足和补充。

1.2 范围有所限制

当下,基层群众的文化艺术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城乡等地区,虽然这些地区贴近基层人民,但在范围和目标的设定上却过于片面,服务的对象是以中老年群体为主,没有涉及年轻的群众。就那些文化基础本身就强的城乡地区来讲,艺术创作活动的开展是非常贫瘠的,这就无法真正发挥出文化工作的作用和价值。也就是说,许多地区在开展文化创作的过程中,只是把视野局限在眼前的内容和范围上,没有制定出更加辽阔的工作目标,也没有展望未来的文化发展趋势,没有把艺术创作和社会的主流结合到一起,显露出了固步自封的弊端。再加上,那些只针对中老年群体的艺术创作,并不能完全激发出年轻群体的兴趣,但文化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不分年龄层的,无论是何种层级的群众,都会出现大批的文化喜好者。

1.3 形式过于单调

目前,文化艺术创作活动大多都是以文艺表演为主,需要借助节目组的力量组成晚会,然后选拔专业或者是业余的团队进行表演,以供当地的群众欣赏。也就是说,这种类型的艺术活动主要集中在城乡之内,但是不同城乡之间的文化发展是具有差异和区别的,文化形式也并不尽相同。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只是举办文艺类的晚会,那么群众必然会被局限在当下的范围之内,不能实现城乡之间的习俗交流,也阻碍了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共享,而艺术创作活动的受众也始终无法得到拓展,并不能取得理想的预计效果,反而会事倍功半。

2 分析新时期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改革方法

2.1 更新艺术创作的互动机制

当基层群众开展艺术创作的时候,地区可以构建起完善的交流互动机制,把城乡和城市充分结合到一起,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展开多元化的交流,碰撞出更加激烈多彩的思想火花。具体来讲,可以把不同地区在文化建设中取得的成果当作参考载体,针对文化的发展成就,展开阶段性的交流,互相分享有用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各个地区艺术创作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并根据自身在探索中积累的心得,勇于发表意见和感想。同时,也可以举办小型且灵活的文化活动,把时间尽可能提前,展示不同小组的成果,在活动进行的时候,实现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沟通,这样可以拉近群众与艺术创作之间的距离,提高群众对文化的理解力和感知力。而且,各个地区也可以用比赛的形式来展现艺术创作的特色,在比赛正式开始之前,邀请更多的地区前来参加,这样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相互结合与共同进步。并且,文化主管部门也需要认真分析群众的基层需求,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导向,掌握群众思想发展的动态过程,并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和数据,与文化艺术创作工作结合到一起,实现艺术的创新和改革,提高群众的认知度和信任度,让群众获得更加多样的视听体验。

2.2 拓展艺术创作的活动阵地

由于艺术创作活动涉及的范围较广,而且以基层群众为核心对象,所以在开展文化工作的时候,除了要明确短期的工作目标和方向之外,还应当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出发,构建完善且辽阔的未来格局。保证文化艺术创作能够涉及不同的群体,兼顾不同的职业,性别,行业等等,让不同类型的文化爱好者都能够拥有专属的活动阵地。特别是医院或者是军营等阵地,由于这些机构本身的文化氛围稍显淡薄,所以也急需文化的播种。对此,文化管理部门应当选派专业的人士,深入到这些类型的阵地中,通过协商或者是沟通的方式,展开阶段性的知识培训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扩大艺术创作的受众范围,同时也可以激发出群众文化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意义上实现集思广益,挖掘群众的潜力和价值,为文化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不同的活动阵地之间也可以及时探讨有用的经验,通过活动的联合举办,展现出更加丰富的艺术创作成果,吸引群众的注意力[1]。

2.3 拓展艺术创作的活动形式

形式是影响群众构建文化活动的重要元素,在这里,艺术创作可以借助主题文化或者是公益文化等途径,开展多种类型的实践,这样可以让活动的内容变得更加充实。例如,如果一个地区要举办纪念晚会,那么也可以把纪念晚会和歌唱与舞蹈比赛结合到一起,在活动正式开始之前,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广,告知群众活动开展的时间和地点,并让群众了解活动涉及的相关内容。文化主管部门也可以通过广播与网络等现代化的形式,提高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让群众能够更加了解艺术创作的内涵与价值,提高自身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同时,文化主管部门也可以针对特定区域的艺术创作活动,向周围的城乡进行宣传,踊跃欢迎多种类型的群众积极参加,这样不仅可以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也可以充实群众的精神世界。在未来,艺术创作应当结合区域的发展特色,弘扬中国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挥出舆论导向的作用[2]。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更新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打破文艺发展困境的应有之策,也是塑造积极向上生活风气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互动机制的改革,活动阵地的拓展,活动形式的延伸,这三个角度,论述了艺术创作改革的方法,充分结合了群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尊重了基层群众的主观意愿,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在未来,艺术创作也应当认真分析多方面的实际需求,要与时代共同进步,提升民众的精神世界。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群众基层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