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加强国企党建工作的方法路径

2021-04-14 21:52郑宇涵
卷宗 2021年8期
关键词:考核党员融合

郑宇涵

(中国石化集团百川经济贸易有限公司,北京 100728)

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国有企业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党建工作,坚决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贯彻落实到位,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如何把党建工作开展得更加管用有效,笔者认为要坚持从方法路径上精准发力,着重在务实、创新、融合上下更大功夫,不断提升党建质量和实效。

1 新形势下探索国企党建工作方法路径的重要意义

1)“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党建工作在方法路径上进一步探索实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主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着眼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党的自身建设新要求,提出要“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落实到国有企业层面,就是要突出“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而要实现高质量党建就必须适应形势任务变化、队伍思想观念变化,在方法路径上不断探索实践,使党建工作融入中心、把关定向的方式途径更加科学、更加合理,进入管理、服务经营的载体举措更加务实管用。这就要求党建工作在务实、创新、融合上下功夫,坚持聚焦实绩实效、改进创新、融合统一,切实发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积极作用。

2)“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迫切需要党建工作在方法路径上进一步探索实践。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既需要搞清楚质量不高的表现及原因,更需要明确提高质量的方法和路径,全面系统地解决质量不高的问题。就提高党建质量的方法和路径而言,务实、创新、融合是必然选择,务实是第一标准、创新是活力源泉、融合是根本导向,把握准落实好这三个方面,就能够推动党务政工干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谋划开展党建工作,聚焦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做精做优党务工作,紧贴基层和员工需要抓创新抓落实,切实把党的建设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解决难题问题迫切需要党建工作在方法路径上进一步探索实践。国企党建工作始终与时代同步,不断得到加强和改进,但与党中央的高标准严要求相比,在具体推进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有的企业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谋划推进还不够,还存在与经营管理“两张皮”的现象;比如,有的企业党建工作还习惯于用老办法、老载体,缺乏时代感、吸引力;比如,有的企业党建工作满足于大呼隆、一阵风,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方法和路径上下功夫,坚持务实、创新、融合,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衡量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

2 把“务实”作为党建工作的第一标准

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虚功实做、久久为功。“务实”就是要谋划求实、责任压实、行动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管用有效为目的,着力解决谋划不具体、责任不到位、层层有衰减、落实打折扣等问题,打牢党建工作根基。

1)要做到谋划求实。提高站位做谋划。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领会上级党组织的工作意图和明确要求,加强学习理解、把准工作方向,切实吃透上情,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具体思路、破解难题的措施办法。结合实际做谋划。注重从实际出发,借鉴现代企业运营管理模式,企业每年有明确的任务和营收指标,党建工作也应该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求实的态度思考谋划党建工作。比如,一年要确定多少个专题组织中心组学习研讨,要思想统一上达到什么效果,每年要巡视(巡察)多少家单位,支部书记每季度要深入到多少名员工的家中、每年都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等等。要少讲泛泛表态的话,少讲“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多用数据、指标量化目标、实化内容、细化要求,真正使党建工作实起来、硬起来、管用 起来。

2)要做到责任压实。重点从明晰职责定位、加强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推进发力,全面压实各层级各方面管党治党责任,解决落实不力、层层衰减等问题。压实组织责任。明确各级党组织抓党建的主体责任,集团公司党组和直属企业党委层面着力“议大事、抓重点、谋全局,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确保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基层党组织要履行“抓班子、带队伍、强管理、保稳定、促发展”职责,凝聚员工群众扎实工作、夯实基础,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真正把基层党委打造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压实干部责任。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健全落实到人的党建工作“一岗双责”制度,明确党委成员、支委成员抓党建责任清单,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完善制度规定。各级党组织要严格落实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企业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以及各项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等,都必须经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确保党组织发挥把关引领和统筹推动作用。

3)要做到行动落实。锤炼过硬作风。抓党建工作要有一股韧劲,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和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建设责任文化,引导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务政工干部切实做到定目标要就高、干工作不马虎、抓落实不走样,切实以高度负责、高度认真的态度抓好工作落实。抓实党建基础。深入推进基层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严格“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3+X”主题党日等制度落实,把学习贯彻党支部和党员教育管理“两个条例”纳入党员经常性教育。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开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关爱员工群众,切实解难事、办实事,做员工群众的主心骨。通过抓实基础工作,打通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坚持末端问效。发挥督导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开展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全覆盖组织党建工作考核和党建巡察,探索党建“三基本”(基本组织、基本制度、基本队伍)、企业管理“三基”工作一体化常态化考核模式,切实把基层党建与基础管理有机结合,以强有力的党建引领促进各项工作落实 落地。

3 把“创新”作为党建工作的活力源泉

党建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打破思维定式,做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载体创新,为国企党建工作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1)注重理念思路创新。树立“大党建”思维。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建设“党委统筹,党群部门、业务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明确“管业务必须管党建”责任,把各层级、各领域、各部门的责任主体和党建任务串联起来,做到党建任务目标明确、责任清晰、措施到位。树立“大政工”思维。在党群部门之间,破除“各自为政”工作模式,集成条块分割的业务流、疏通自成体系的管理流,解决党建资源分散、行动不够协调、工作只抓一段等问题,努力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经营管理累累硕果。树立互联网思维。摆脱传统党建工作路径依赖和惯性思维,将传统党建模式与互联网党建并轨互容,发挥好学习强国、石化党建等网络平台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的优势,让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快速传递至每名党员。

2)注重方式手段创新。打造互动交流新形式。企业各板块的党员就是不同的“用户群”,开展党建工作不能同上一道菜、同抓一方药,要按照分类管理、按需施策的原则,推动党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对“三会一课”进行再挖掘再提升,着力在“活”上看效果,变“一人讲、大家听”为“轮流讲和集体议”,引导每名党员用“沾泥带土”的大白话把治国理政新思想讲出来,推动党建工作占领头脑,而不是占领时间。打造网上网下结合新局面。部分企业由于党员体量大、区域分布散,致使党建工作的开展面临困难。要全面释放“互联网+党建”红利,把党建工作覆盖到每一个外部项目、每一名在外党员。同时,让基层党务人员从繁杂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重点,推进基层党建提质提效。

3)注重载体平台创新。要把党建工作与本单位经营管理对接度高、关系大的工作作为着力点和落脚点,加强载体平台设计,让政治优势在保障重点任务中充分发挥。在安全环保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安全环保”作为基层党建重点内容,常态化开展党建“三联”示范点、“党员身边无事故”等安全争先活动,聚焦安全环保设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岗,切实发挥党员在保安全促环保中的先锋作用。在服务保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党建+服务”的新路子,依托基层党员力量,让党建搭台子,服务唱主角,形成以企业文化为内核的“百川”服务和管理品牌,持续推进物业服务标准化建设,为企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在攻坚创效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 把“融合”作为党建工作的根本导向

党建工作同中心工作的关系,不是谁占领谁的问题,而是要让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环节中,做到互融互促,杜绝“两张皮”问题,切实以政治优势促进企业改革发展。

1)坚持目标任务融合。企业党政组织之间种的是同一块“责任田”,虽然发力点各有侧重,但都是为促进经营管理、完成中心任务。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党建工作更多是做好人的工作,不断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企业改革发展把好方向、贡献力量。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目的在于发挥科学理论的实践伟力,以先进的思想文化影响干部员工,确保企业改革发展方向符合党中央的指示要求,服务国家战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目的在于建强领导班子,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人才的支撑作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目的在于锤炼一支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敢于冲锋在前的主力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广泛凝聚员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目的在于塑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让实干者辈出,让投机者无处藏身。可以说,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中心工作互为一体,而且高质量党建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引领和 保障。

2)坚持工作过程融合。着力从工作部署上促融合。发扬“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的优良传统,做到目标同分解、议题同讨论、难题同破解,统筹制定党的建设与本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发展共同的目标任务,以党委扩大会、职代会的形式进行整体部署,结合单位实际、分列任务清单、细化工作措施,引导各个层面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着力从组织架构上促融合。企业进行体制机制改革、重设组织机构时,按照“四同步、四对接”要求,动态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把党支部建在经营管理基本单元上,把党小组建在班站上,确保组织设置与管理架构相匹配、党建与经营管理相融合。着力从行动落实上促融合。深化“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的思想认识,定期对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情况开展分析评价,查找在思想认识上、工作落实上、作用发挥上融合不到位的老问题和新情况,结合实际制定周密具体、操作性强的整改措施,切实做到同向发力、成果最大化。要探索“党员先行”等活动载体,引导广大党员在强化职责意识、落实岗位责任、奋力创先争优上站排头,勇当促进融合的标兵。

3)坚持考核评价融合。考核是促进融合的指挥棒,也是检验融合效果的试金石。要健全完善科学有效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着力从指标优化、结果运用两方面入手促进深度融合。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坚持以“融合”为导向,从党建责任、党建质量、党建实效三个维度设置党建考核指标,特别是在党建责任上重点突出各级干部抓党建“一岗双责”的落实情况,在党建实效上重点突出经营管理、改革调整、安全环保、社会责任等重点任务的完成情况,确保党建与中心工作焦点相同。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发挥考核评价结果作用,将党建考核结果与各单位领导班子年度考核挂钩、与干部调整挂钩、与评先树优挂钩,切实以考核结果促进融合再深化再发力,形成互融互促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考核党员融合
我是党员向我看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