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困境研究

2021-04-14 21:52李治童
卷宗 2021年8期
关键词:居家养老计划

徐 翀 李治童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 成都 610212)

基于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缩小的背景下,传统养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需求,服务设施、服务水平、活动空间、精神需求等因素都为养老服务的开展增加重重考验。为满足老年人安享晚年的美好希望,社区居家养老的方案被提出,目前正处于积极完善的阶段。

1 现阶段城市社区居家养老面临的困境

1.1 没有充分利用社区闲置资源

城市社区养老计划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社区资源的支持,但从目前计划开展情况来看,存在闲置资源利用率低、必要资源稀缺的问题。第一,现有能够提供养老服务的活动室数量较少且场地有限,无法满足所有老年人的使用需求。社区内部分闲置房屋没有应用于社区养老计划中,空间和资源的利用都受到限制。第二,周围社区资源整合率较差,在设计居家养老方案时没有将周围社区资源作为计划中的一部分,缺少与其他社区的交流沟通,难以实现资源共享,严重影响老年人对养老计划的满意程度。

1.2 可供居家养老使用的资金紧缺

现阶段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计划开展的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社会各界的不理解、不认同等严重阻碍其发展,单凭政府财政拨款的力量是极其微薄的。我国政府为大力推行社区居家养老计划,在其开展过程中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多数用于组织活动的场地费用全免或减少,并且还会给予适当的运营补贴。但是,对于如此庞大的项目来讲,政府补贴不过是杯水车薪,为确保计划能够继续进行,部分社区采取降低服务质量、减少各项活动开销的方式维持其生存,从而陷入服务水平持续性降低的误区,无法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照顾,为社区居家养老计划的开展造成诸多阻碍。

1.3 居家养老供需关系不匹配

1)医疗需求。医疗保健是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计划中最为重要的需求,会直接影响到计划的实施与评价。老年人因年龄问题其身体机能、抗病毒能力、精神状态、心理承受能力都有所下降,据可靠调查显示,现阶段老年人对医疗应急需求最大,高达95%,都希望自己在发病时能够第一时间获得救治[1]。而且,受教育程度、年龄层面、居住环境、生活方式、收入水平、性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在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上的需求也存在一定差异,一般自理能力较差且患有重大疾病的老年人,除基本医疗需求外,还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家庭医生陪同,且配置较为完善的医疗设施。

2)文娱需求。文娱需求是精神需求的一种,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态度,为其提供精神层面上的慰藉,从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居家养老中。多数老年人闲暇时间较多,为打发时间或提高生活情趣,都希望通过丰富的文娱活动提升其生活质量,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如,棋牌游戏、广场舞活动、打太极活动、书法字画赏析、乒乓球活动等。但是,从现阶段老年人居家调查结果反映,社区内能够提供以上文娱活动的场所较少,组织者很少举办复杂的活动,多数以散步、娱乐设施、跳舞为主,很难满足老年人在精神层面的需求。部分老年人表示,虽然加入了社区居家养老计划为其生活提供了些许便利,但是其精神上的空虚与孤独仍然无法获得填补。

3)生活需求。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与其经济水平有直接联系,收入越高的家庭对生活照料的要求更为细致,希望可以通过社区居家养老提高生活便捷性的同时,也能保证基本的生活品质。老年人常见的生活需求包括:家政服务、快递送餐、助浴助行、日托服务等方面,其中送餐服务的需求占比较大,尤其是对于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的老年人来说,还需要社区提供助餐的服务,确保其能够获得最基本的生活照料。但是,从目前社区服务人员数量来看,远远不足以为所有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以上服务,导致服务人员压力过大,增加社区人员流动性。另外,还有部分老年人思想观念较为守旧,在助浴助行服务上,不愿意接受非子女的帮助,增加了社区服务人员开展工作的难度。

2 改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困境的对策

2.1 提高社区资源在居家养老中的利用率

社区应充分意识到闲置资源在居家养老计划开展中的意义,并积极与上级领导沟通,通过简单清扫、装修、购买娱乐设施等方式增加老年人日常活动的场所,有效解决老年活动中心拥挤不堪、娱乐设施排队使用等问题。社区可采取上门走访的形式了解居家养老人员的实际需求,对其年龄状况、收入稳定性、健康状况、教育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记录,在现有资金、资源的基础上,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可调整服务的侧重点。例如,对于文化教育水平高且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可定期组织“以书会友”、“诗词字画鉴赏会”等活动,帮助老年人找到志趣相同的“朋友”,充分利用此类资源,提高老年人居家养老满意度。同时,社区应该借助大数据技术细化服务对象认定标准,合理配置居家养老服务资源,满足诸如空巢老人、患病老人等对象的切实需求,避免社区资源浪费情况的出现。

2.2 拓宽社区居家养老资金获取渠道

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在社会中的号召力,鼓励更多社会组织、企业参与到社区居民养老计划中,通过社会资金募捐、养老计划参与者按比例出资、服务机构降低收费标准等方式缓解政府的财政负担,在不影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丰富老年人生活娱乐项目,创造轻松愉快的社区居家养老氛围。同时,完善社区居家养老计划竞争机制,通过竞标的形式吸引社会企业的参与,提高企业社会公信力,借助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增加服务项目,实现社区和企业的双赢目标。在社区相关材料的审批方面,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与简化,针对社区基本情况、服务人员数量、资金基础等为其提供适当的补贴费用,为社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提供相应便利,实现社会企业、政府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三者的和谐共生。

2.3 满足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多元化需求

第一,采用医养结合、定期巡诊等方式满足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通过举办健康知识、疾病预防讲座的手段增强老年人自我救助意识,积极与地方医院合作,引进社区所需的医疗资源,并于社区卫生服务站中投入使用,确保小型的医疗诊断问题,可在社区内部解决。第二,加强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视,加大文娱设施和精神文化产品开发方面的投入,兴办老年社区大学,鼓励更多老年人参与进来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爱好,通过社区服务丰富老年人的文娱生活,避免由于子女繁忙、缺少陪伴而引发的心理疾病[2]。第三,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根据老年人收入为其提供多样化服务,确保所有参与社区居家养老计划的老年人都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物资需求,适当降低服务费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依然面临诸多困难,需重点分析国内外优秀的服务经验,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鼓励更多非政府领域参与到居家养老计划中,摒弃传统落后的“养儿防老”的观念,真正满足老年人的各项需求。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计划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养生不是养老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