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021-04-14 14:19尹其超
走向世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玉皇大帝蓬莱

尹其超

《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恰似毓璜顶的写照。毓璜顶,位于烟台芝罘区中心的一座小山,海拔72米,面积89100平方米,山不高,因供奉玉皇大帝而声名显赫。

毓璜顶的“毓璜”两个字,原本是玉皇大帝的“玉皇”。究其信仰,缘于古代宗教,古时即有支配日、月、风、雨等自然变化和人间祸福的最高神:“帝”和“上帝”的说法。西周以后又称“皇天”“昊天”“天帝”等。南朝时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中已有“玉皇道君”“高上玉帝”的称呼。隋唐时,“玉皇”信仰普遍盛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梦仙》诗中就有“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至诚”的诗句。以后历代,延袭、彰著玉帝信仰。芝罘这座名山,亦感玄恩,敬上玉皇之号。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当地一名叫刘次垣的文人,常来此处游览。一天同人咸集,从容地说:“异哉!玉皇顶之命名也,其毋乃亵尊严乎?况此山脉出塔顶,其势蜿蜒,气若争赴,遥而望之,如渴骥之奔泉,至此而一束。”意思是说,这里群峰嵯峨,林峦层叠,左右群山环绕,奇景在望。用玉皇大帝的名字命名此山,既不恭,又反映不出超尘绝俗的特点。光绪年间重修玉皇庙时,为避玉皇大帝讳,将玉皇顶更名为毓璜顶。“毓”是养育的意思,“璜”是玉器,“玉皇”以“毓璜”而更之,既与原来的“玉皇”谐音,同时又道出了大自然灵秀之气汇集于此的根由。“毓秀钟灵地不爱宝,璜琮璞玉山自生辉”镌刻于玉皇庙红漆大门之上,表达了毓璜顶的过人之处:松柏掩映,殿阁俨然,其挺秀之气在于不连岗而自高,不托势而自远。占地虽不过百亩,但背对南山,面向北海,宛如一块翡翠镶嵌在海滨城市的颈项,始终保持“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的自信和活力,“四方之迁客骚人,遂无不以游斯境为幸”,老百姓烧香敬神,蜂拥而至!

毓璜顶也称小蓬莱。从毓璜顶东门攀石阶而上,首先看到的就是小蓬莱坊。碑文记载:当年,天旱无雨,百姓于顶上焚香祈雨,须臾得降。为感念玉帝福佑,遂于光绪二年六月在祈雨处建成这座木石结构的牌坊。“小蓬莱”坊,成为参拜玉皇大帝的必经之路,提升了玉皇的尊严。小蓬莱坊祈雨的奥妙,在石碑“喜雨歌”中有所记载。2009年毓璜顶公园开始搜集与毓璜顶文化相关的历史遗迹,在毓璜顶西厢房一侧夹道的乱石堆中,发现散落的石碑,正面朝下。经过辨认石碑的拓片,碑文开头有“喜雨歌”三字,据刘怀奎曾孙刘中正先生介绍,碑文作者为清末名士盛钟岐,他是盛宣怀的侄子,后来任烟台广仁堂堂长;碑文由清末文化名人刘怀奎抄录后,刻在碑文之上,《喜雨歌》是小蓬莱坊来历的佐证。

小蓬莱牌坊,顶端由彩饰的斗拱托住,古色古香的坊坪设石级、石凳,周围有石栏回护。主坊坊额刻有“小蓬莱”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为清代进士、登莱青道道台龚易图所书。坊柱正面刻有对联。上联:“天下文章莫大于是”,下联:“一时名士皆从其游”。天下的景色没有比这再好的了,名人雅士都争着来这里赏玩。次坊坊额刻“观海”“听涛”,既写出了此地的诗情画意,又点出居高临下以观沧海的地理位置。石坊背面正中横额是“仙山缥缈”,右是“吟风”,左是“弄月”,两侧柱上对联是“金碧池台云露照灼,丹青山严壑风月莹”,堪称毓秀之笔,为“神山壮色”。游客站在毓璜顶上,亭台楼阁,襟山带海,松涛阵阵,不绝于耳,犹如踏进了蓬莱仙境。

穿过小蓬莱坊,石徑蜿蜒而上,尽处,有一朱漆月门,月门上方,砖墙刻有“瀛枢”,从这里可以进入女墙环绕、独成院落的玉皇庙。最早的玉皇庙只有三间庙堂,后经明清两代的不断扩建,最终才有了如今的规模。据明清两朝的碑文记载,玉皇庙始建于元朝末年即1358年。相传,元末一位全真教道长偶经此山,发现顶上洞窟射出金光,直插蓝天。为探其究,遂潜入洞,见一金蟾,嘴巴张合,射出道道金光,道长大呼“真乃神奇之山也”。于是化缘集资,在山上修建三间庙堂,供奉道教中地位最高、职权最大的玉皇大帝,玉皇庙由此而始。后经明清两代,迭次葺廓,形成四合院式庙宇建筑,规模逐渐恢宏壮观。后数百年间,不同时代多次重修增建。其中1595年(明万历二十三年),官绅刘维立会攒资,在原三间庙堂的旧址上新建玉皇殿,增钟鼓二楼、东西厢房。清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增修扩建规模较大,遂形成由戏楼、山门、钟鼓二楼、玉皇殿、后殿、东西两厢、后花园、吕祖庙、向若亭、石牌坊等组成玉皇庙建筑群。

院内古树虬曲,花草繁茂。建在陡崖之上的钟鼓二楼,飞檐斗拱,不仅气势雄健,结构优美,而且用“应霜”“起雨”的题字直称晨钟暮鼓,用“霜”字表示早晨,用“雨”前的雷鸣代表鼓声,既言明了被敲击的器物,又巧妙地描绘了敲击的时间,含蓄别致,耐人寻味。山门前,两支石柱上写的是“尊上元穹统十方而依真宰,圣称无极阅万劫以覆清虚”。上联是说,在天堂里玉皇大帝的地位最高,上下左右,东西南北,他是最高的统领者。下联把万代、长生、至高无上等美溢都加在玉皇大帝身上也不为过,他就是主宰宇宙的万世天神。山门内左右两个将军模样的人,一个是秦琼(山东人),一个叫尉迟敬德(山西人)。典故美妙,恕不赘述。

毓璜顶东西两厢是清代重修的。西厢是当年道士们居住的地方,2000年底重新修建,雕塑了十二生肖像,称为生肖殿。东厢是会客厅,过去每年正月初九必赶庙会,当时的烟台奇山共有13个村,每逢庙会,13村的会首们正月初九聚集于此,议决地方大事,为辖区百姓谋福。

中间的庙宇是玉皇庙的正殿,俗称灵霄宝殿,共3间,面宽10米,进深8米,硬山顶,覆盖琉璃瓦,玉皇大帝神像端坐殿中。正殿石柱上的对联“卫列勾陈枢奠紫垣尊帝座,清符太乙化司元橐统仙灵”。“勾陈”就是北极星,在玉帝座下,象征人间六军将领,为天子侍卫。“枢”“紫垣”,帝座星名,都是指北斗星。“太乙”,是天帝的别名,也就是玉皇大帝。整个对联的意思是说,玉皇大帝在许许多多的天兵天将护卫下,统领着天地万物。玉皇大帝左右为金童玉女,外面两位老先生,黑脸的是南极仙翁,白脸的为北极仙翁。墙上的壁画是唐朝的天文学家袁天罡的研究成果:根据天上的星座位置,给每一个星座起了名字,这就有了传说的二十八星宿,由大殿东墙依次排列……上面有三块匾——东面的是至尊无上:玉皇大帝高高在上;中间是泽备覆帱:玉皇大帝将恩泽福气覆盖在每一个信徒身上;最西面这一块匾的前两个异体字是指古时候一种虫子,如果您把它拿在手中问路,它就像指南针一样会将头转向您所问的方向。三块匾告诫世人:只要信奉玉皇大帝,那他就会暗暗指引您前进的方向,永不迷途。

玉皇廟祈福的红布条在庙宇大树上随风飘扬,许愿的福牌挂满了山墙。“向若亭”旁一棵老石榴树,更是毓璜顶上的宝树。俗话说夏日石榴红似火,而这棵石榴树开白花,结白果。西边那棵石榴树开的是红花,结的是红果。它们一老一少,成为玉皇庙内的一景,有人称它们是“童叟奇观”。七八月份石榴花开,红白相间。到了十月,果实累累挂满枝头,笑迎游客。

玉皇庙后边六间房是后殿,也叫候客厅,建于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门上的对联“蓬山路在眼前地,瑞霭光涵方外人”,左右旁门上的对联分别是“梅花香馥琴心古,瑶草春深鹤梦闲”“虚竹幽兰生静气,和风畅日契天怀”……每一联都描写了一种清雅的环境。东门之上有一匾额“心旷神怡”,门外匾额“海天一览”。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视察烟威海防时,住在后殿,面海开窗,领略仙风道骨,饱览海天一色:“阚清波于石门,现蜃楼于海峤”,“芝罘日出”“烟台海市”,毓璜顶兼二景而得之。

玉皇阁紧邻玉皇庙,位于毓璜顶的制高点。整个阁楼分三层,内设圆柱式螺旋梯,底层为轩敞的环形大厅,二层三层为环绕式圆廊。尽管是现代建筑,但它与原有建筑格调一致,交相辉映。景区绿树成荫,曲径通幽,新增建的“瑶池园”“太乙剑坛”“财神殿”等多处景点,风韵秀雅,更添韵味。

毓璜顶文化的光辉和信仰皈依,为这里的百姓带来眷恋和向往。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日是玉皇大帝生日,这一天,总有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前来乞求神仙保佑,久而久之形成庙会,成为一代又一代烟台人的年俗记忆。

正月初九,天公生。每年初八晚上,都会有市民到毓璜顶公园的玉皇殿前抢“头香”。上香,起源于正月初九拜神祈福——“每遇灾旱患,登顶祈祷,无不灵应,故雨调风顺,民安物阜”。毓璜顶庙会源自道教文化,“玉皇大帝”诞辰这一天,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都要隆重庆贺。庙会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延续至今数百年仍兴盛不衰。

毓璜顶庙会(从正月初五至初十)随着宗教传统、民间艺术和群众文化的发展,已由单一的赶山会向民间艺术展示演变,文化氛围很浓。集民俗、武术、戏曲、商业等文化于一身,具有很高的文化、历史、社会经济价值,沿袭百年至今不衰,是烟台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

如今,毓璜顶庙会年年举办,成为一大民俗盛事,几近湮没的抬阁、踩高跷、蓬莱大杆号等一批富有老烟台韵味的民间绝活得以挖掘整理;海阳大秧歌、只楚庙鼓、胶东大鼓、螳螂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发扬光大;面塑、草编、剪纸、泥塑、年画等民间传统工艺品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都在这里,焕发青春。毓璜顶庙会传承胶东民俗,成为弘扬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

玉皇殿房角,青灰砖上刻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古代劳动人民的愿望,只有到了今天才逐步变成了现实。节日的毓璜顶,是欢乐的海洋,而在平时,它更是辖区居民健身、游乐的最佳去处!男男女女在这舞台上,唱念做舞打,生旦净末丑,推陈出新,不拘一格。消遥自在地大合唱,大联欢——打太极、跳广场舞,过着神仙般的日子。烟台妇联和毓璜顶管委组织的百人艺术团,以及吉星、吉祥、友谊、友爱等20多个健身团队,整日载歌载舞,风云际会,舒心的日子扭着过,成千上万的活菩萨成为毓璜顶上真正的神仙!登极顶,访高阁,读古碑,逛庙会,品读当年膜拜玉皇大帝的虔诚,俯仰今日歌舞升平之气概,在我为毓璜顶写照时,深深感到:毓璜顶,仿古内敛,恪守祖传、在新与旧交替,雅与俗共赏的渗透中,渐渐有了神的音韵,有了仙的磁场,展示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真谛。

As the Epigraph on My Humble Room said, “Hills need not be high. Presence of gods gains them fame.” It is an exact reflection of Yuhuangding, which is a small hill at the center of Zhifu District, Yantai at an altitude of 72 meters covering an area of 89,100 square meters. Small as it is, it becomes famous for worshipping the Jade Emperor.

Yuhuang (毓璜) in the name of Yuhuangding was originally spelled as Yuhuang (玉皇), derived from Yuhuangdadi (the Jade Emperor). Its belief originated from an ancient religion that claimed the supreme god Di (,) or Shangdi(上帝)) existed to govern such natural changes as the sun, the moon, wind and rain and weal and woe for human beings in ancient times. After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it was called Huangtian (皇天) , Haotian (昊天), Tiandi (天帝)and so on. In the Southern Dynasty, Genealogy of Taoist Gods authored by Tao Hongjing already referred to the names of Yuhuangdaojun (玉皇道君) and Gaoshangyudi (高上玉帝). The belief in Yuhuang (玉皇) spread widely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 Dream of Immortals by Bai Juyi, a famous poet in the Tang Dynasty, mentioned,“When I met the Jade Emperor, I kowtowed to pay my deepest piety.”In the following dynasties,

猜你喜欢
玉皇大帝蓬莱
蓬莱小面有性格
掐指一算,功德千万
An Ancient Story About Jade Emperor
老鼠得了第一名
过大梅沙
从中西神话人物对比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老妻
冤啊
你不知道的蓬莱书法那些事儿
只有“想”,才是最不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