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有恙

2021-04-14 03:56段炼
走向世界 2021年11期
关键词:院长化疗博士

段炼

领导病了!

这消息便传遍整个县城。

领导一月前进了县中心医院查体。本来像领导这样级别的干部,县里有规定,可以到地区医院查体、就诊。但领导这几年一直在县中心医院查体,偶尔有个头痛感冒也在县中心医院医治。属下劝他,地区大医院的医疗条件好,还是应该去那里。领导说:“咱自己的医院自己都不相信,又怎么能让老百姓相信?除非没条件治疗,只要有,就在咱们的医院。”

做CT时医生发现胸腺上有一个不到1厘米的疑似囊肿。按常规一般患者就忽略而过,但领导毕竟是领导,医生非常慎重,向院长建议,最好到地区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属下不想直接把医生的怀疑告诉领导,便编造理由说县中心医院的仪器时间太久,有些功能落后了,最好再到地区医院复查一下。

领导当然不傻。深思了一会问,是不是发现了不好的东西?属下忙否认。

第二天领导就去了地区医院。

院长在门口迎候,后面跟着一帮穿着白大褂的人,也弄不清是医生还是行政人员。

先进了休息室,茶几上摆满了鲜花,一片温馨的情调。

领导拉着院长的手说:“给您们添麻烦了!”

院长笑容满面地说:“能给领导们服务也是我们医院的荣耀。”

地区医院从级别上论,跟县里是平级,但全地区1000多万人口,这里的医疗条件最好。所以,作為院长那也是“牛气冲天”的人物,领导深知这一点,所以对院长能亲自接待,觉得增光不少。

“这是我们医院的放射科主任、海归博士,做CT绝对的大拿,连省医学院的专家都很认可。”院长指着沙发上坐着的一位穿白大褂的男子说。领导赶紧上前握手,一面致谢,一面揶揄道:“看来我是真有情况了,竟惊动了这么多优秀的专家。”

“哪里哪里,正常程序。领导和重要客人来了,我们都会让最好的医生出面。”院长摆摆手,然后看着随同领导来的几个属下又说:“看到他们为了领导如此尽心尽力,我们也很感动。”

赶在快中午患者少时,领导被请进了CT室,博士亲自操作,查了一遍又来了一遍。领导听说CT有放射线,做多了不利于身体健康。但博士一遍又一遍地做。

“有问题吗?”走出CT室领导便问博士。

“应该问题不大,跟先前县医院做的大致一样。不过仪器不同,微小的差异还是有的。”博士有些谨慎地回答。

晚上属下在地区最高级的饭店设宴感谢地区医院的领导和医生。领导和院长没参加,有八项规定,他们都很慎重。连宴请的费用也是个人掏腰包,犯不上因小失大。这点但凡是在体制内的都有不约而同的共识。两个人在医院的小食堂里吃了个“便饭”。期间院长以水代酒敬领导:“谢谢,你们也太客气了。院里的绿化多亏你们帮忙。”领导一听马上明白了,这一定是办事灵活的下属办的“好事”。他心里很满意,嘴上却说,“哪里哪里,那算得了什么。我们一个小地方,不缺的就是花草,为医院美化做点贡献,应该应该!”

博士的意见反馈了:不像囊肿,像是肿瘤,但应该是良性。建议再进一步检查。

属下说,博士特意解释,所谓的进一步检查,就是哪天如果去省里或者到北京,可以顺便再查一下,主要是为了放心。

领导眼睛一直眨着没说话,想了一会才开口:“还是应该相信大夫,人家见多识广,又是专家。不管它了,该干什么干什么。”

不过两天后下属跟他汇报,说在省城有个项目签约发布会,请他一定去参加。

领导一愣。那个项目他知道,是政府一手抓的。常委会也研究了,签约时政府领导出席,现在怎么又要他参加?

“是这样,政府领导也出席,但人家对方还提出一定请您出面。”属下解释道。

领导没马上表态。中午吃饭时见到了政府领导顺口问了一句。政府领导忙说:“您能出席太好了,更显得重视。”

领导出现在发布会上,合作方惊讶又喜悦的神色,显然是意外又兴奋。

不到1个小时的仪式结束后,领导还在琢磨下步再干些什么,属下已经把他请上车,直奔省立医院了。“正好是个机会,省得专门跑一趟了。”车上,属下对领导说。

领导没说什么,心里却觉得暖意阵阵。

大夫早等在那儿了,领导一到便从侧门走进检查室。CT做完后医生拿着片子笑呵呵地说:“应该是没事的。肿瘤体积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多观察就可以了。”

“那不用去北京了?”属下试探着问。

“去北京?想去北京再看看?去也行,不去也行。不过有条件还是多去些医院放心。”领导察觉到大夫的脸上似乎隐藏着不悦。不过人家还是很客气地把领导一行人送出大门。

“就不该提到北京。人家也是大医院,技术水平也很高。多一句话像是不相信人家似的。说话真要讲究艺术。”领导在车上感慨地说。属下一个劲儿地检讨。领导摆摆手道:“我没别的意思,你别往心里去。我们互相提醒。”

领导还是决定去北京。尽管原本想过一阵再找机会去,但属下已经全都安排好了。单位里一位干部的亲属在北京一家有名的医院当领导,人家一听满口答应,还说赶早不赶晚。既然如此,领导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这是我们医院最高级的病房,平时都是给大领导准备的。”院领导笑呵呵地领着领导走进病房。其实病房的设施很一般,惟一不同的是里外间,可以接待来访者。

当天就安排了CT,很快医生的报告就出来了:胸腺瘤。建议定期复查。“没事,放心吧!给你做CT的医生,什么样的大领导都做过,技术专业没得说。”院领导宽慰道。

属下也很高兴,回来的路上嚷着要喝个痛快。

领导也挺高兴。“我说嘛,没事就没事。你们呀,太敏感了,也太关心我了。现在都放心了。”

众人又是一阵欢呼,但车上的一位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小声嘟囔了一句话,让在场的人都不吱声了:“北京的大领导太多了。咱这来自小县城的,就是有点毛病人家也不会在意。既然没事为什么还要定期复查?”

“怎么说话呢,谁是小县城的?领导也主管上百万人口啊!”属下厉声呵斥。大学生一听立马不吱声了。

“我觉得此话在理。地区医院,甚至县医院离我们才近,这也叫接地气。毕竟那才是我们熟悉了解的地方,好多事也好办。”领导回头看了一眼大学生说。

借着来地区开会的机会,属下又安排领导再次来到地区医院。

院长依然热情,不但找来放射科主任,还找来胸外科的专家,甚至后来还把肿瘤科的专家也找来了。几位反复看着省里、北京拍的片子,又反复做了讨论,最后建议如果不放心,做个“PET-CT”。

很快,“PET-CT”的结果就出来了。

“從形态和活动的频率上看,应该是良性的。”大夫说。

“用不用手术?”属下问。

“最好不做,定期检查就可以。如果发现生长,再作进一步处理。”我们的意见是这样。

“万一呢?万一是不好的东西呢?”属下似乎还是忧心忡忡。

“是啊,是啊,应该确保万无一失。”其他属下赶忙附和。

院长看看在座的专家然后说:“要不我们再研究研究?”

医院给了两个方案:要么手术,微创,不复杂,但对身体肯定有伤害,毕竟要开个口子,俗话说透了元气;要么化疗,争取让肿瘤“萎缩”到钙化状态再做进一步处理。

“不是没事吗,怎么又出来两个方案?”领导有些纳闷也有些紧张。

“这也是经过专家反复分析研究的。说是可以忽略,但就怕万一。我们还是慎重些好。再说了,现在有这个条件,应该从保险的角度去考虑。”属下苦口婆心。

领导接受了身边人的建议:化疗。

一切很顺利。几次化疗后再做CT发现,肿瘤似乎小了。众人都十分高兴。但领导的头发显然稀疏了很多,脸色也没以前那么好看了。

然而又化疗了一阵子,再做CT发现,肿瘤依然如故,似乎顽强挺在那儿!再仔细对照片子,根本没变化。

人们都急了。各种流言涌出,领导患上“绝症”的消息不胫而走。

尽管大夫一再跟属下说不必慌张,再观察观察,但领导焦虑怀疑的目光,让属下如坐针毡。

无奈之下,还是专程请来北京的专家。

看过片子,又询问了情况,然后专家又亲自做了一遍CT。专家摇摇头很无奈地叹口气对领导说:“你要是个普通老百姓,该吃吃该喝喝,根本不用受化疗的罪。这化疗多伤身子啊!”

“不化疗肿瘤长大怎么办?”领导还是担心。

“这都半年了一点也没变化,说明肉瘤根本不代谢。换句话说,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

“是吗,但大夫专家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医疗方案?”领导转身看着院长。院长有些尴尬地笑着说,那么多人关心您,我们不尽尽心总觉得对不住您啊!

猜你喜欢
院长化疗博士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化疗真的会加快死亡吗
森博士作战室
跟踪导练(二)(3)
我妈这个人,总想找我说说话
平博士密码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ourtesy Expressions
博士蚊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
Q博士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