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42抑制剂CASIN对食管癌细胞活力与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

2021-04-15 09:37陈婉娴王思梦陈张瑜王潘集郑淳文李恩民许丽艳
癌变·畸变·突变 2021年2期
关键词:内源性质粒划痕

陈婉娴,王思梦 ,陈张瑜 ,王潘集,郑淳文 ,李恩民,*,许丽艳

(1.汕头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广东汕头 515041;2.汕头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广东 汕头 515041)

食管癌是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是全球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40 余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每年约一半的食管癌新发病例在我国。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差,5 年生存率仅15%左右,主要原因是缺少抗食管癌的特异性分子靶向药物。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42,CDC42)是小G 蛋白Rho 家族的核心成员,在与GTP 结合/活化状态和与GDP 结合/失活状态之间循环切换,发挥“ON/OFF”开关作用。有研究报道,CDC42与细胞分裂、细胞侵袭、细胞伪足形成和细胞极性等密切相关,在细胞恶性演进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这提示从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CDC42在肿瘤细胞恶变中所扮演的角色,将有助于明确CDC42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已知CASIN是一个靶向CDC42的小分子抑制剂,通过抑制CDC42上的鸟嘌呤核苷酸交换而发挥作用。近年来,有报道将CASIN 用于临床过敏性气道炎症和哮喘的治疗。随着对CDC42在恶性肿瘤中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CASIN 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前景已被充分展现。故本实验拟探讨CDC42抑制剂CASIN对食管癌细胞活力与迁移的抑制作用,为将来CASIN作为新型分子靶向药物应用于临床抗食管癌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

CDC42鼠抗(Cytoskeleton公司),Beta Actin单克隆抗体和HRP偶联的二抗(Proteintech公司),FastPfu DNA聚合酶(北京全式金公司),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和无内毒素质粒小提试剂盒(Biomiga 公司),Flag-CDC42 质粒(本实验室保存,携有氨苄霉素抗性基因,Flag 标签,

CDC42

基因编码序列全长),Lipofectamine 3000 转染试剂(Thermo Scientific 公司),二甲基亚砜(DMSO,Sigma公司),CASIN(Med ChemExpress 公司,溶解于100%DMSO 保存),胰酶、RMPI 1640 培养基和 DMEM 培养基(Hyclone 公司),细胞增殖试剂盒(Promega 公司),OD600蛋白含量测定试剂盒(Pierce公司),凋亡抗体试剂盒(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

1.2 筛选食管癌细胞模型

使用SDS 裂解液分别提取9 种食管癌细胞系TE1、TE3、KYSE30、KYSE140、KYSE150、KYSE180、KYSE450、KYSE510 和Colo680N 中总蛋白。100 ℃煮沸5 min。蛋白变性后,以每泳道15 μL 蛋白进行SDS-PAGE 电泳。电泳后,转至聚偏二氟乙烯膜,将其置于5%脱脂牛奶中封闭2 h。分别加CDC42 鼠抗(1∶250)、β-actin 单克隆抗体(1∶1 000),4 ℃孵育过夜。TBST 缓冲液洗膜后,HRP 偶联的二抗(1∶2 000),室温孵育1 h。TBST 缓冲液洗膜后,加入ECL 显影液,避光显影,凝胶成像系统曝光拍照,然后选用CDC42内源性高表达和低表达食管癌细胞系各2 种,在37 ℃、CO体积分数为5%的湿润培养箱中培养。

1.3 构建GFP-CDC42重组表达载体

根据NCBI 检索的

CDC42

基因序列和pEGFP 的多克隆酶切位点,利用Snap Gene 软件设计PCR 引物(上游 引 物 F: 5′-CTCAGATCTCGAGCTATGCAGACAATT AAGTGTGTTGTTGT-3′;下游引物 R:5′-TCGACTG CAGAATTCTCATAGCAGCACACACCTGC-3′)。引物由天一辉远公司合成,以Flag-CDC42 重组质粒为模板,使用FastPfu DNA聚合酶反应体系进行PCR扩增(扩增程序:95 ℃预变性2 min;95 ℃、20 s,58 ℃、20 s,72 ℃、40 s,共循环 30 次,72 ℃延伸 5 min),PCR产物经加入Goodview染色剂的1.5%琼脂糖凝胶电泳(40 V,15 min),在紫外观测仪上观察电泳结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对PCR 产物进行纯化回收。然后,先用内切酶

Eco

R I,

Xho

I处理pEGFP-C1质粒,再用外切酶

EXo

Ⅲ处理PCR产物及pEGFP-C1质粒,转入

Trans5

α感受态细胞,涂布在培养基上;挑取白色菌落,使用带染料的2×Taq PCR StarMix 反应体系进行菌落PCR 鉴定(扩增程序:95 ℃预变性2 min;95 ℃、30 s,58 ℃、30 s,72 ℃、40 s,共循环30次,72 ℃延伸5 min),使用琼脂糖电泳鉴定,方法同上;之后,根据菌落PCR结果,挑选影印板上的阳性克隆菌落,用无内毒素质粒小提试剂盒提取质粒,限制性内切酶(

Eco

R I和

Xho

I)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方法同上;最后送华大基因公司对重组质粒测序,确定表达载体构建是否成功。

1.4 细胞转染和分组

使用Lipofectamine 3000试剂进行转染,操作方法按照说明书进行。转染Flag-CDC42质粒的细胞命名为Flag-CDC42 组,转染Flag 空载体对照的细胞命名为Flag 组;转染GFP-CDC42 质粒的细胞命名为GFPCDC42 组,转染GFP 空载体对照的细胞命名为GFP组。

1.5 细胞活力分析

在内源性CDC42高/低表达组中,分别将4种食管癌细胞系(KYSE30、KYSE510、KYSE150 和 TE1)接种到96孔板中,1×10个/孔,待细胞培养至贴壁后,分别加入完全培养基和不同浓度的CASIN,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CASIN 1.875、3.75、7.5、15、30、60 μmol/L 实验组,处理细胞24 h。每组3个平行孔,实验至少重复3次。

在外源性CDC42 高/低表达组中,将转染Flag 或Flag-CDC42 的 2 种食管癌细胞系(KYSE510 和 TE1)接种到96 孔板中,1×10个/孔,待细胞培养至贴壁后,分别加入完全培养基和0、20 μmol/L的CASIN,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20 μmol/L 的CASIN组,处理细胞24 h。每组3 个平行孔,实验至少重复3 次。之后根据说明书,每个孔加入20 μL 的MTT 溶液(5 mg/mL),使用Biotek EL×800 酶标仪检测每个孔在490 nm处的吸光度,并计算细胞存活率。

细胞存活率=[

D

(490)-

D

(490)]/[

D

(490)-

D

(490)]×100%

1.6 划痕实验

在内源性CDC42高/低表达组中,将上述4种食管癌细胞系接种至12 孔板中,3.5×10个/孔,贴壁后饥饿12 h,用200 μL 枪头尖端进行划痕,分别加入0、15和30 μmol/L的CASIN,处理细胞24 h后,拍照。

在外源性CDC42 高/低表达组中,将转染Flag 或Flag-CDC42 的2 种食管癌细胞系接种接种至12 孔板中,3.5×10个/孔,贴壁后饥饿12 h,用200 μL枪头尖端进行划痕,分别加入0和20 μmol/L的CASIN,处理细胞24 h后,拍照。

在指定区域显微成像,用ImageJ 软件分析创面愈合情况。重复3次实验。计算愈合率。

愈合率=(划痕初始面积-培养后的划痕面积)/划痕初始面积×100%

1.7 Western blot 检测 Caspase-3 和 PARP 蛋白表达情况

在内源性CDC42 高/低表达组中,细胞用CASIN抑制剂处理24 h后,经SDS裂解液裂解,提取细胞蛋白,并使用OD600 蛋白试剂盒检测蛋白含量。Western blot 操作方法按说明书进行。蛋白经SDSPAGE电泳后,转至聚偏二氟乙烯膜,将其置于5%脱脂牛奶中封闭2 h。分别加PARP 抗体(1∶2 000)、Caspase-3 抗体(1:1 000)、Beta-Actin 单克隆抗体(1∶1 000),4 ℃孵育过夜。TBST缓冲液洗膜后,HRP偶联的二抗(1∶2 000),室温孵育1 h。TBST 缓冲液洗膜后,加入ECL显影液,避光显影,凝胶成像系统曝光拍照。

1.8 免疫荧光检测细胞伪足的形成

在外源性CDC42 高/低表达组中,将转染pEGFP或pEGFP-CDC42 的2 种食管癌细胞系(KYSE30 和KYSE150)接种至 12 孔板中,3.5×10个/孔,待细胞培养至贴壁后,加入CASIN(KYSE30 细胞系采用0 和15 μmol/L的CASIN;KYSE150细胞系采用0和20 μmol/L的CASIN),处理细胞24 h。取出培养板后,用PBS清洗1次,4%多聚甲醛固定10 min,0.5% Triton X-100通透30 s,再用25 μg/mL荧光素标记鬼笔环肽(Actinstain555 Fluorescent Phalloidin)染色 40 min,PBS 洗3次,封片,蔡司800共聚焦显微镜下拍照成像。

1.9 数据分析

2 结 果

2.1 内源性CDC42 蛋白高、低表达食管癌细胞模型的筛选结果

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见图1,CDC42 蛋白在不同食管癌细胞系中表达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此,从中选择KYSE30和KYSE510(CDC42内源性高表达),以及KYSE150和TE1(CDC42内源性低表达)共4种细胞进行后续的实验研究。

图1 Western blot检测CDC42蛋白在9种不同食管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2.2 CASIN影响内源性高/低表达CDC42食管癌细胞的活力和迁移能力

CASIN 对上述4 种食管癌细胞系细胞活力的影响见图 2A~D。与对照组(即 CASIN 浓度为 0 μmol/L)比较,当CASIN为低浓度(0~7.5 μmol/L)时,细胞的活力 不 降 反 升 (

P

<0.05); 而 当 CASIN 为 高 浓 度 (15~60 μmol/L)时,细胞的活力显著降低(

P

<0.05)。基于本文的研究目标,将CASIN 的浓度设置在较高的15~30 μmol/L,以此开展后续的研究。随后,通过划痕实验(图2E~H)发现,处理24 h 后,与对照组相比,15 μmol/L CASIN,可明显抑制KYSE150、KYSE510和TE1 这3 种食管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P

<0.05);对于KYSE30食管癌细胞,15 μmol/L的CASIN虽然也抑制其迁移能力,但差异不显著,说明不同的食管癌细胞对于CASIN 的抑制作用不同。30 μmol/L 的CASIN,对于 KYSE150、KYSE510、TE1 和 KYSE30 这 4 种食管癌细胞,抑制效果较15 mol/L 时均明显增强(

P

<0.01)。

图2 细胞活力分析和划痕实验结果(n=3,)

2.3 CASIN诱导内源性高/低表达CDC42的食管癌细胞发生细胞凋亡

图3 CASIN 诱导食管癌细胞Caspase-3 高表达及促进PARP 蛋白裂解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见图3。可见,与对照组(0 μmol/L的CASIN)比较,15和30 μmol/L的CASIN均可以明显促进食管癌细胞(KYSE150和KYSE30)凋亡酶Caspase-3 高表达,同时显著促进了Caspase-3 底物蛋白PARP 的裂解。由此,推测CASIN 可能通过激活凋亡酶Caspase-3的表达,促进其底物蛋白PARP裂解的细胞信号通路,诱导食管癌细胞发生凋亡,抑制食管癌细胞的活力和迁移能力。

2.4 GFP-CDC42重组表达载体成功构建

扩增的CDC42 片段经回收后,与pEGFP 载体连接,获得的重组质粒pEGFP-CDC42经

Eco

R I和

Xho

I双酶切鉴定,结果提示(图4A),重组表达载体中外源片段的长度(576 bp)同理论CDC42编码区的长度一致,表明已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GFP-CDC42。测序结果(图4B)亦显示扩增序列与GenBank中的完全一致。

图4 GFP-CDC42重组表达载体成功构建

2.5 CASIN抑制外源性CDC42高表达食管癌细胞的活力和迁移能力

从图5 可见,与对照组(0 μmol/L 的CASIN)相比,20 μmol/L的CASIN作用后,2种食管癌细胞的活力和迁移能力均被显著抑制(

P

<0.05)。此外,从图5A、5B和5F可见,当CASIN浓度为0时,与转染Flag质粒组相比,转染Flag-CDC42质粒组细胞的活力和迁移能力可以明显增加(

P

<0.05);而用20 μmol/L的CASIN处理24 h后,可以削弱CDC42对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的增强作用(

P

<0.05)。

图5 CASIN抑制外源性CDC42高表达食管癌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的检测结果(n=3,)

2.6 CASIN影响外源性CDC42高表达食管癌细胞伪足的形成

本研究成功构建pEGFP-CDC42 绿色荧光标签表达载体后,将其转染至KYSE150 和KYSE30 食管癌细胞中,利用细胞免疫荧光实验观察(图6)发现,与GFP对照组相比,GFP-CDC42 组细胞的伪足数量增多,伪 足的长度变长;与此同时,用15 或20 μmol/L 的CASIN处理24 h,可使CDC42高表达食管癌细胞伪足变多变长的效果被明显抵消。

图6 CASIN影响外源性CDC42高表达食管癌细胞伪足形成的免疫荧光实验观察结果(×40)

3 讨 论

迄今为止,同步放化疗依然是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是,放化疗的非选择性与毒副作用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相比较而言,分子靶向药物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与肿瘤细胞相关的靶点分子,相应地减少毒性反应,因此,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基于此,本研究以我国发病率高且缺少分子靶向药物的食管癌为研究对象,以CDC42为分子靶点,采用CDC42抑制剂CASIN,探究其对食管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为将CASIN最终开发成抗食管癌的分子靶向药物奠定实验基础。

首先,本研究采用细胞活力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发现,给予一定浓度(15~30 μmol/L)的CASIN,能够明显抑制食管癌细胞的活力和迁移能力。其次,为了明确CDC42表达能够增强食管癌细胞的活力和迁移能力,进一步构建了外源性CDC42高表达的食管癌细胞模型;结果发现,CDC42高表达的确可以显著增强食管癌细胞的活力和迁移能力。此外,CDC42外源性高表达的食管癌细胞,其受到CASIN 抑制作用的程度,明显强于CDC42低表达的对照组食管癌细胞。由此可见,CDC42在食管癌细胞的恶性演进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CDC42抑制剂CASIN被开发成用于治疗食管癌的分子靶向药物有现实的研究价值。

已知CDC42是重要的细胞信号网络开关,研究确定CASIN抑制食管癌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的分子作用机制,可在理论上解释CASIN 可抑制食管癌的增殖。近年有关肺癌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研究报道提示,CDC42 的作用与抗肿瘤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基于此,结合本文所获得的实验结果推测,给予一定浓度的CASIN处理食管癌细胞,阻断细胞的CDC42激活信号,抑制CDC42 的激活,最终可引起Caspase-3 表达增加,裂解PARP,可能诱导了食管癌细胞发生凋亡。与此同时,在实验中还发现,CDC42高表达能够促进食管癌细胞的伪足明显变多变长,表明CDC42有促进食管癌细胞伪足形成的作用,而CASIN 可使CDC42 高表达的食管癌细胞伪足形成的作用被明显削弱。

综上,一定浓度(15~30 μmol/L)的CASIN 可阻断食管癌细胞CDC42信号激活,使细胞的活力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抑制细胞伪足的形成,并最终可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CDC42是一种有潜力的食管癌分子靶点,其抑制剂CASIN有望被研究开发成一种新型的抗食管癌的分子靶向药物。

猜你喜欢
内源性质粒划痕
基因工程中载体概述
芝麻种子中内源性蛋白酶的热稳定性及其运用
农杆菌转化法中的“Ti质粒转化载体系统”的简介
——一道江苏高考题的奥秘解读和拓展
内源性空间线索有效性对视听觉整合的影响*
开发新方法追踪植物病害的全球传播(2020.6.7 iPlants)
小鼠转录因子STATl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冰上芭蕾等
汽车划痕擦擦就掉神奇抹布一品一码美国原装进口谁做谁赚
汽车划痕擦擦就掉神奇抹布一品一码美国原装进口谁做谁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