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与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关系研究
——组织合法性的中介作用及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2021-04-16 00:26李文璐于建朝刘艳华
关键词:吸收能力合法性跨国

李文璐,于建朝,刘艳华

(河北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401)

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竞争与分工。实施跨国并购是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和获取战略资产的有效途径,可以开拓国际市场,获得全球要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数量迅速增长,已经成为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实现方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跨国并购为企业带来诸多收益,但因其环境和自身的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跨国并购企业面临着进入缺陷、资源约束、知识技术缺乏、制度距离等问题,同时跨国并购后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制度、文化、认知、观念等方面冲突问题。面对如此问题,跨国并购企业如何取得外生资源、降低双方冲突,消除双方差异、获取组织合法性,已经成为提高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首要问题。

社会网络是提供市场信息、客户需求、创新知识以及专业见解等信息的主要渠道[1]。通过嵌入社会网络,企业能与更多客户和供应商接触,获取资金资本和市场专业信息等资源,有助于解决跨国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间存在的制度、文化、认知、观念等方面的冲突,加大内部员工的认同感,增加凝聚力,及时广泛营造企业声誉,树立企业形象,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提高跨国并购绩效。Pan and Teng(2014)[2]认为,跨国并购企业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支持。齐朝顺和杜晓君(2018)[3]利用中国企业完成跨国并购事件为样本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政治关联与跨国并购绩效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学者们对于社会网络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研究,目前多以纵向政治网络研究为主,且研究结果不一致。组织合法性可以为企业并购后业务发展及整合提供更畅通的渠道,进而提高跨国并购绩效。乐琦(2012)[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内部合法性和外部合法性对企业并购绩效均存在显著的积极作用。面对跨国并购企业存在的合法性问题,如何利用社会网络解决,学者们研究了社会网络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5]、对制度距离的影响[6]等,但很少有文献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关注社会网络对企业内部员工、客户以及同行认知等的影响,进而探究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企业在获取组织合法性过程中,社会网络究竟发挥怎样的作用,对企业成长和跨国并购绩效是何种影响机理,还需进一步深入探究。

一、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背景

跨国并购包括跨国收购和跨国兼并。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购买其他国家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股份或所有资产,从而完全或实际控制其经营管理的行为[7]。制度理论在跨国并购研究中日益得到重视。组织合法性是跨国并购企业提升绩效和获取利益的重要渠道。组织合法性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从评价者或受众视角来评价组织被利益相关者的接受程度。企业要与其网络联结者,如供应商、客户、同行权威、社区公众、内部员工等不断探索、适应、改进,不断进行相互作用,并且不断地得到认可,以获取更高的组织合法性。对于跨国并购企业而言,获取稀缺的战略性资源以支撑并购行动尤为关键。社会网络中蕴含着资源,企业从网络中获取的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机会,而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互相影响和认知是在社会网络中实现的,社会网络可以帮助跨国并购企业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价值形态中,应对制度障碍,得到关键资源持有者的信任、支持和认可,获取组织合法性,进而提升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目前学者们很少有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社会网络与组织合法的获取相互作用机理以及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问题的研究。

通过融合社会网络、组织合法性相关者利益视角,检验组织合法性在社会网络与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吸收能力在二者间的调节作用,从而揭示出社会网络向跨国并购绩效转化的合法化过程机理。

(二)研究假设

1.社会网络与企业跨国并购绩效

社会网络是指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关系双方互惠互利,以情感为纽带满足社会的需要。Li and Lin(2014)[8]认为企业社会网络关系包括政治网络关系和商业网络关系。社会网络能为企业提供知识、信息等关键资源。余鹏翼和王满四(2014)[9]以成功进行跨国并购的103家中国企业为样本检验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政府关联度对并购后的短期绩效有积极影响。企业高管利用嵌入在关系网络中的资源进行并购整合,可以促使并购绩效的提高[10]。总之,社会网络是跨国并购企业获取信息、知识等重要资源的关键渠道,融合企业内部员工,促使其行为的一致性,能够促进企业间相互学习,提高企业动态能力,进而提升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1:社会网络对跨国并购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2.社会网络与组织合法性

组织合法性是指组织行为对规范、价值、信仰和定义的社会建构系统反应出的诸如令人满意的、合适的或适当的等感觉的一般感知[11]。社会网络在企业合法性的获取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网络与合法性获取具有互动共生机制[12]。企业从社会网络中获取资源的过程就是企业合法化的过程,企业加强与顾客、供应商、投资者、研究机构的联系可以提高组织的规范合法性与认知合法性。与政府、金融等部门建立起的政治网络能够提高企业在东道国市场的合法性,为企业进行相应的经营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商业网络中的领导者通过建立协调冲突矛盾、构建公众集体意义和建立新型平台身份这三种治理机制,赋予了网络参与者合法性[13],提高企业的被认可程度。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2:社会网络对组织合法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3.组织合法性在企业社会网络和跨国并购绩效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社会网络是跨国并购企业获取资源的途径,从社会网络获取关键资源的成本比市场手段取得成本更低,因此对提高企业绩效以及企业成长具有积极作用。但跨国并购企业要获取网络资源必须以企业合法性提高为前提,企业只有得到社会网络中各联结点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认可,才有可能从他们那里获取所需关键资源,进而促进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提升。杜运周和刘运莲(2012)[14]基于209份新企业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验证了组织合法性在创业网络与新企业绩效二者间的中介作用。Press and Robert(2019)[15]认为企业的外部网络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促进了企业联结合法性的建构,从而使企业获利。因此,社会网络可能是通过影响企业组织合法性来对其跨国并购绩效产生积极影响。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3:组织合法性在社会网络和跨国并购绩效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4.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

跨国并购企业要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绩效,吸收能力尤为重要,也就是说企业能否成功从网络联结相关利益者那里实现知识转移很关键。吸收能力是企业吸收和获取外部稀缺的知识和信息,并运用于商业终端的能力。吸收能力能够促进组织的跨边界学习,扩大知识的搜索范围,丰富资源和信息的储量[16]。李显君和钟领(2018)[17]研究发现,企业在利用外部资源和知识的过程中,吸收能力越强其获利越多。李杰义和曹金霞(2018)[18]利用沪深A股258家跨国制造业2009-2015年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吸收能力在双重网络嵌入性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正向调节效应。总之,吸收能力可以增强社会网络对跨国并购绩效的积极影响,企业吸收能力越强,社会网络对跨国并购绩效的促进作用越大。因此,提出假设:

H4:吸收能力正向调节社会网络与跨国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与样本

数据收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在问卷星(www.wjx.cn)上设计问卷,并将问卷以链接的形式通过微信、QQ等通讯工具推送给京津冀地区开展过跨国并购业务的31家企业内中、高层管理者,由其填写问卷并将问卷链接推送给其他员工填写。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回收问卷516份,剔除无效问卷(如回答问卷时间过短、同一问卷中所有选项答案相同等),得到有效问卷数量475份,有效问卷率为67.88%。样本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样本描述性统计

从样本选择上看,受访者基本上涵盖了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和各个职位,受访者所在企业基本上覆盖了制造、服务、科技、建筑等行业以及国企、民企和外企等所有权形式,样本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符合分层抽样基本原则。

(二)变量的选取

题项的测度大部分来自于国外成熟量表,根据跨文化翻译程序,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翻译,并依据中国客观实际,对部分量表在表述上进行了修正和调整。问卷采用Likert 5点量表,其中,1表示“极不满意”或“极不符合”,5表示“非常满意”或“非常符合”。

1.因变量:跨国并购绩效。主要关注跨国企业并购后绩效的变化。参照Zoua and Cavusgil(2002)[19]的研究,用利润、营业收入、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投资回报率、融资能力、员工士气、外部人才吸引力、企业市场形象9个指标测量跨国并购后绩效。

2.自变量:社会网络。借鉴Peng and Luo(2000)[20]设计的量表测量社会网络,将社会网络分为横向企业间商业网络和纵向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政治网络。量表用公司领导层与东道国客户、供应商、竞争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税务机构领导私人关系6个题项测量社会网络。

3.中介变量:组织合法性。组织合法性与受众(Audience)以及评价者(evaluator)密切相关,需要由利益相关者来判断,参考Tost(2011)[21]的量表,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公司能帮助员工实现目标并获得利益、员工在公司中的身份能得到尊重、绝大多数员工的工作能得到客户的认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受客户欢迎、在行业权威眼中公司的做法能得到竞争者的认可、能得到供应商的认可、公司具有联盟吸引力、积极承担社会负责、与客户签订了规范的销售/服务协议、建立了顺畅的用户反馈机制10个题项测量组织合法性。

4.调节变量:吸收能力。根据Zahra and George(2002)[22]等对吸收能力的测度,采用公司了解行业最新发展技术、识别外部有价值的知识、快速消化外部新知识、快速将新旧知识融合、运用知识进行产品更新、利用新产品开拓新市场6个题项测量吸收能力。

5.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和成立年限分别分成5个等级,分别按照等级排序,赋值1至5。企业所有制性质分为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以国有企业为参照对象设置三个虚拟变量,企业所属行业分为传统制造、商贸/服务、科技、建筑/房产四类,以传统制造业为参照对象设置3个虚拟变量。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信度检验与描述性统计

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研究变量间的信度。计算结果显示,社会网络、组织合法性、吸收能力和跨国并购绩效的组合信度CR值分别为0.936、0.959、0.943和0.961,均大于0.7。通常情况下CR值大于0.7,就可说明变量聚合效度较高。

表2主要是研究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AVE平方根值和内部一致性系数。其中,社会网络、组织合法性、吸收能力和跨国并购绩效变量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均两两正相关。四个变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最低为0.938,超过0.7,充分显示研究模型的聚合效度。根据Fomell等的建议,AVE平方根值应大于0.5,该值最低为0.850,最高为0.866,均大于0.5,表明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区分效度。

表2 变量统计数据

(二)中介效应的检验

采用SPSSAU在线分析软件,利用分层回归方法检验组织合法性在社会网络和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效应分析过程

从总效应来看,社会网络对于跨国并购绩效的总效应在α=0.01水平上显著(t=10.877,p=0.000<0.01);从直接效应来看,社会网络对于跨国并购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关系(t=5.471,p=0.000<0.01),说明存在直接效应,假设H1得到支持。从间接效应分析过程看,社会网络对组织合法性产生显著影响(t=10.136,p=0.000<0.01),假设H2得到支持。

使用Bootstrap抽样检验法进行中介作用检验,进行5000次抽样,得出组织合法性的中介作用计算结果,社会网络⟹组织合法性⟹跨国并购绩效的回归系数值为0.192(0.335×0.572),表明社会网络对于跨国并购绩效影响时,组织合法性具有中介作用。社会网络首先会对组织合法性产生影响,然后通过组织合法性再去影响跨国并购绩效。进一步分析效应占比,在社会网络影响跨国并购绩效过程中,组织合法性发挥了55.17%的中介效应,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3得到支持。

(三)调节效应的检验

采用SPSSAU在线分析软件(www.spssau.com)中的分层回归方法来检验假设H4,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调节作用分析共分为三个模型,模型1中包括自变量社会网络以及民营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等8个控制变量;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调节变量(吸收能力),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交互项(社会网络与吸收能力的乘积项)。

表4 调节效应分析

对于模型1,其目的在于研究在不考虑调节变量吸收能力的干扰时,自变量社会网络对于因变量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情况。从表4可知,社会网络呈现出显著性(t=10.877,p=0.000<0.05),说明社会网络对于跨国并购绩效会产生显著影响,与前文分析组织合法性中介作用时的分析结果相一致。

从表4可知,社会网络与吸收能力的交互项呈现出显著性(t=2.109,p=0.028<0.05),说明社会网络对于跨国并购绩效影响时,吸收能力在不同水平时,影响幅度具有显著性差异。当吸收能力处于较低水平时,社会网络对跨国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较小,提升单位水平的社会网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当吸收能力处于较高水平时,社会网络对跨国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变大,这就意味着随着吸收能力提升,社会网络对跨国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不断增强,因此,假设H4得到支持。

四、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1.社会网络对组织合法性的提高及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具有积极影响。组织合法性的取得涉及到诸多利益相关者,其形成和构建与组织环境密切相关,企业要适应环境,促进跨国并购企业合法性的提高。社会网络是企业获得资源的重要途径,能为企业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社会资本和稀缺资源等,帮助企业降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提升企业社会地位,享受政策优惠,能够提升企业国际化绩效。

2.基于组织合法性视角,研究了组织合法性在社会网络与企业跨国并购绩效间的部分中介作用。这一发现揭示了社会网络向企业跨国并购绩效转化的合法化过程机理,说明社会网络并非简单直接对并购绩效产生作用,作为一种途径,企业通过社会网络获取组织合法性,而组织合法性又会进一步作用到企业的产出上,从而提高了跨国并购绩效。

3.吸收能力正向调节社会网络与跨国并购绩效的关系。跨国并购企业通过社会网络获得重要的信息和资源,但是对资源能否充分利用还要取决于企业本身具有的吸收能力,企业识别、消化、融合和吸收的能力越强,越有可能激发企业创新行为,研发出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实践启示

1.跨国并购企业应积极开发和优化国际社会网络。跨国并购企业由于自身有限的资源禀赋以及新进入缺陷,网络的开发过程需要得到相关利益者的合法性认可,深度开发优化网络资源,加强与网络成员之间的互动,获取网络中的关键资源,加速资源的流动,可以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2.跨国并购企业加强合法性战略管理。跨国并购企业要嵌入到东道国的制度和文化环境中,加强合法性战略管理,深入了解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以及价值取向,审视当前所处的环境和发展阶段,根据自身的特征(企业的声誉、能力、经验和绩效等)寻求适当的合法性获取途径,以谋求企业持续快速成长。

3.跨国并购企业要不断提升企业吸收能力。社会网络通过影响和互惠来识别与获取企业所需资源,之后需将内外部资源融合进行消化吸收,而内外部资源的消化吸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自身能力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必须提升吸收能力以促使输入向有效的产出转化,作用于企业的跨国并购绩效。

(三)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1.以京津冀地区开展过跨国并购业务的企业为调研对象,对其他地区关注度相对来说较为不足,样本不能全部代表整体特性,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后续研究将会扩大样本量以提高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2.对跨国并购绩效指标的衡量是基于调研对象的认知,因此对因变量的测量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尝试使用客观指标度量,如企业利润、营业收入、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投资回报率等财务指标。

3.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为横截面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揭示变量之间动态的因果关系,以后的研究准备尝试跟踪研究现象随着时间发展变化的情况,以获取到面板数据,使研究得以深化。

猜你喜欢
吸收能力合法性跨国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陈秋梅 跨国共谱抗疫曲
Westward Movement
丹麦女王的跨国爱情
秋瓷炫和于晓光 一场跨国的情遇
合法性危机:百年新诗的挑战与应战
创新视角下企业吸收能力、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关于政治合法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吸收能力研究进展评述
吸收能力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作用的产业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