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游嬉,古人怎么玩

2021-04-16 16:43游北君
东方企业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贡茶马球蹴鞠

游北君

虢国夫人游春图 唐代张萱 绘(宋摹本) 虢国夫人游春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自春秋以来,在农历三月踏青赏花这样的风俗已经逐渐成型,《周礼·春官》中记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祓除的意思是祛除凶疾的祭祀。衅浴,指用香草涂身沐浴,又称为祓褉。这种习俗流传到春秋战国时期,就发展成了民间的祭祀活动,《论语》中孔子问曾皙的志向,他的回答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暮春三月,换上春装,约上五六好友,带上六七童子,在沂水边沐浴,且歌且舞地归来——春秋时期,祓褉这种祭祀传统已经广泛地传入士人中,成为三月踏青活动中重要的活动和祈福习俗。

蔡邕在《月令章句》中提出:“自上及下,古有此礼;今三月上巳,祓禊于水滨,盖出于此。”后代文人便也因此认为《论语》中记载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上巳节的前身。据专家考证,“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韩婴的《韩诗章句》中对《诗经·郑风·溱洧》的注解:“溱与洧方涣涣兮,谓三月桃花水下时,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于此水招魂续魄,祓除不祥之故也。”也有专家认为“上巳”有尚子之意,祓禊也是祈求子嗣绵延的一种祭祀活动。

然而历经千年,上巳节中祭祀的因素逐渐消散,成为了春日里聚会游乐的节日。到了唐代,更是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描述,当时仕宦平民,都会在上巳节前后去水边踏青赏景。到了宋代,上巳节逐渐衰弱,而它的风俗逐渐被清明节吸收;明清以来,上巳节基本消失,转而清明成了人们春日里踏青赏景,追念故人的节日。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卷(传唐褚遂良摹本),晋,王羲之书,唐,褚遂良摹 图/ 故宫博物院网站

古代人们用“都人士女,络绎游赏,缇幕歌酒,散在四郊”这样的词句来形容踏青的情景,“歌酒”往往是“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曲水流觞在古代,几乎已经成为雅集的代名词,在三月暮春,士人沿着溪水,错落地坐在岸边,在水流上游放下酒杯,酒杯在谁面前停下,谁就要饮酒作诗。王羲之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就是诞生于当时的名士们在三月初三的山阴(今绍兴)兰亭举办的一场雅集,他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在酒兴和诗兴中留下了这件传世之作。

当然,古代人春日里的娱乐活动不仅仅包括踏青宴饮,还有很多流传至今的游戏活动。

秋千是我国古代非常流行的一种运动和游戏,最早出现在燕山地区,《艺文类聚》中记载“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传入中原,成为传统游戏。由于多以皮革制作绳索,故在当时写作“鞦韆”,因为这项运动对场地和器械没有太高的要求,玩法也简单易学,所以在古代广泛流行于各个阶层。《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当时开封府中“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而《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由于秋千这个活动非常适宜于在庭院中进行,因此也受到了古代妇女儿童的喜爱,在宋词里,秋千往往就与深闺女子联系到了一起,无论是感慨青春易老,春光易逝,还是写春日盛景,闲逸生活,都离不开秋千的身影。到了明代,甚至已经开始用秋千节来指代清明,明代刘若愚《酌中志》里记载:“清明,则‘秋千节也,带杨枝于鬓。坤宁宫后及各宫,皆安秋千一架。”可见古代秋千的普及程度已经深入宫廷民间千家万户。

清 陈枚 《月漫清游图》 二月杨柳秋千 图/故宫博物院网站

元代赵孟頫《斗茶图》

元 钱选 摹北宋苏汉臣《宋太祖蹴鞠图》

斗茶,也是唐宋以来春日里非常重要的游乐活动。斗茶,又称点茶、斗试,其过程比现代所谓的茶道有技术性多了,那时候喝茶,乃是茶末与茶汤同饮,饮后不留余滓。所谓“斗”,包括斗形、斗香、斗味、斗色。然而茶的香和味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评判标准,所以一般人们斗茶都是以斗色为主,以茶花白且长久不散为佳。斗茶活动是从茶宴发展而来的风俗,而宋代斗茶茶宴的盛行,一方面得益于宋代制茶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贡茶制度的兴起。由于宋代的皇帝们爱茶,所以地方的官吏权贵自然会争先献上好茶。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千方百计找来的贡茶自然要分一分高下,斗茶盛行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自湖州紫笋茶和常州阳羡茶被列为贡茶之后,湖州刺史和常州刺史每年早春都要在两州毗邻的顾渚山境会亭举办盛大茶宴,邀请士人名流品尝鉴定茶叶的质量,“紫笋齐尝各斗新”,这就是茶宴斗茶的源头。《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写“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说的就是到了每年北苑新茶上供天子之前,便先要斗上一斗,来看一看谁的茶品质更好,味道更美。苏轼也感叹:“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本来斗茶只是在出产贡茶的地方盛行,后来一路普及到了民间。较之官方,民间的斗茶火药味少了不少。《斗茶记》言道:“政和二年(1112年)三月壬戍,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三五好友相约,各自取出自家所藏的好茶,泡来品尝的活动,这时候胜负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所谓斗茶也就成了文人们联系感情或者聚会时候的调剂。

除了这些比较文雅的活动,蹴鞠和击鞠也是春日里盛行的游戏活动,《岁时杂记》就记载“寒食节,京城少年多以花球棒为击鞠之戏”到了宋代,蹴鞠和击鞠已经成为一种国民性游戏,受到了各个阶层的追捧,连御宴上蹴鞠都成了重要的表演项目,甚至已经有了专业的“俱乐部”,称做“齐云社”或者“圆社”,而且齐云社还会承办全国性的蹴鞠比赛,名曰“山岳正赛”,胜利者由齐云社颁发等级证书“名旗”。社员还可以到各地去比赛,这点就非常类似于现在的足球联赛了。

击鞠又叫马球、打?或击?,盛行于唐宋元三代。不过陈思王在《名都篇》里写到“连骑击鞠壤,巧捷推万端”,说明这种运动在三国时期就虽然不成熟,但已经存在。这种运动是游戏者骑在马上,手执一柄头部弯曲的棍子,用棍击打地上的球,最后用筹来计算胜负。技术性和对抗性都非常强,所以不僅受到了当时皇室贵族的喜爱,甚至还成了军队里将校士兵喜爱的运动。现在民间也有专供马球比赛的场地。所谓“马摇金勒嘶村墅,人抢花毬落野田”。连乡下都有打马球的活动,可想而知那时马球运动是多么盛行了。

《明宣宗行乐图》轴,明 商喜 图/故宫博物院网站

用杖在马上击球叫马球,而如果站在地上用杖击球则是另一种非常流行的游戏,叫“步打”。这种游戏有点类似于现在的高尔夫球,流行于唐宋时期。最开始是在后宫女子间流行的游戏,到了宋代,也已经变成全民普及的娱乐活动了。

猜你喜欢
贡茶马球蹴鞠
知否,知否,马球运动的前世今生
历史上有一个大转折点是谁决定了古代足球的兴衰?
送茶五吨
送茶五吨
武皇贡茶园 七佛茶品香
蹴鞠的文化价值
蹦鞠
新疆发现中国最早马球实物
王室成员掀起马球热潮
马球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