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里的草木世界(外一篇)

2021-04-16 07:27唐涓
青海湖 2021年3期

祁连山真是太博大了,它壮阔的胸怀所容纳的地貌物 种、历史民俗等等,都是无法用词语去穷尽的。哪怕仅仅 一条沟,其包罗万象也足以让人眼花缭乱。如果不是此次 参加祁连山国家公园首届自然观察节,真不知何时我才能 抵达这样的一座村落,还有这样的一条沟。

蒙蒙细雨给渐渐浓厚了的秋意,又陡增了些许草木的 清甜味儿。大巴车裹在湿漉漉的气息里行驶了许久,直到 被阻挡在了人工修造的山洞口,我才发现被群山拥揽怀中 的,竟是一个悠然静美的村落。东旭村,我孤陋寡闻地刚 刚知道了它的名字。

青石子铺就的村路,种满粮食和蔬菜的田地,云雾缭 绕的黛青色山峦,鲜花盛开和鸟声呖呖的农舍,这正是久 困在城市高楼的我们,梦寐以求安顿身心的地方。我入住 的人家取名“吉祥农庄”,位居村落高处,房间设计别出 心裁,还配置了一个小酒吧供客人谈天说地。从木窗望向 远处,葱茏的山野如油画般养人眼目。“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此时此景,让我慢 慢领悟了苏轼这句诗的寓意。是呀, 生活在这里,远离了外面世界的嘈杂 喧闹,内心自然就会安宁洁净。

去寺沟是第二天,秋日的阳光温 和明丽,一些树木的叶片已呈现璀璨 的娇黄,走入其间,整个人都被熏染 得微微迷醉。寺沟的植物千姿百态, 我能认出名字的却少得可怜,只好步 步紧跟在几位研究植物的老师身后。 有一种在餐桌上和超市里常见到的当 地特产,叫柳花菜,也称绿木耳,居 然是在大树的枝干上生长繁衍,灿若 花朵,让人惊奇不已。可见我们平日 舌尖品尝到的多种滋味,并不知其出 生时的模样。据说全球目前已发现的 植物种类就达 40 万种之多,而我们却 常常对这些为人类生存作出巨大贡献 的生命视而不见。越来越快的生活节 奏,越来越多的欲望需求,阻碍了我 们回归自然的脚步。我如今常常怀想 儿时的岁月,那时候城市很小,天地 很大,城市周边都是成片的田野和林 子,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馈赠的乐趣, 遗憾的是,那样的乐趣已经无法复制 给我们的孩子。

继续前行,又遇到许多不认识的 野生果实,圆形或扁圆的,红色或黄 色的,一串串挂满枝头,煞是好看。 还有几种菌类,层层叠叠地挤在一棵 粗壮的枯树上,外形极像灵芝,却不 能确定它们的学名。至于那些漫山遍 野的花花草草,種类之繁多更是让人一头雾水。我近几年常常编辑青藏高 原野生植物的文字和摄影作品,推开 植物学科的门扉,才深感自己完全是 个“植物盲”,才领悟到支托起人类生 活的万千植物所深藏的文化积淀。植 物文化太值得探究,它将会成为这个 时代兴起的生态文化的重要元素。

观察团队中,还有研究鸟类的专 家,他们对众鸟了如指掌的辨识能力 令人艳羡,但观鸟对我深度近视的眼 睛就太难了。这些据说在一亿五千万 年前的远古就出现的生灵,以它美丽 的外形和悦耳的声音深受人类喜爱。 我们熟悉的那部经典《诗经》,就有多 处是描摹鸟的鸣叫声的。我开始痴迷 鸟的叫声,是受到美国自然文学作家 约翰·巴勒斯《醒来的森林》这本书 的启发,在他的笔下,各种鸟语出神 入化地再现于我的耳旁,引导我进入 鸟的世界。他说 :“只要你保持着对它 们的敬畏和爱戴,一颗像蓝鸲一样善 良、慈爱、和平、广阔的心胸,世界 就是美丽的,你心中的森林醒来了!”

住在东旭村的那个清晨,我果然 被鸟儿们热闹的啁啾唤醒了。走出院 门,看见作家龙仁青正端着相机站在 树下,他说这会已经看到十多种鸟儿 了。突然他手一指,看,那儿落了一 只红尾鸲。因为在院墙上,没有遮挡, 我头一回看清这只漂亮的鸟儿。红尾 鸲在龙仁青写鸟的书里被仔细地描述 过,它橙红色的腹部和尾羽就像一个 穿了婚装的新娘,艳丽动人。太美了!

我忍不住赞叹。我想,这赞叹不完全 是献给红尾鸲的,也是献给我视野中 的祁连山,那些正在蓬勃生长的万物 生命。

“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 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这是美 国女科学家蕾切尔·卡尔逊说过的话, 我始终无法忘记。

海岛中的保亭

一声声洪亮的公鸡打鸣把我从睡 梦中唤醒,手机上显示的时间是凌晨 3 点半。夜色沉厚,那只不肯歇息的 公鸡让我无法再度入眠。起身瞭望, 窗外芭蕉树宽大的羽叶在月光中轻轻 摇曳,它在提醒我,这里已经远离了 开始落雪的高原。

合口书苑,一个我未曾相知的名 字。地处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响水镇,也就是海岛中部的位置。刚 刚立冬的西北,叶木凋零,早晚寒凉 渐渐袭人,瞬间被保亭置换了一个世 界,惬意之余又相遇种种惊喜。恰如 这合口书苑,你很难想象万绿丛中竟 安放着这样雅致的院落。迈入书苑大 门,身心立刻感受到弥散其中的书卷 及禅意气息。可以看出,整个书苑的 建筑风格匠心独运,天然灵动,淡雅 脱俗。树与竹、花与草相互间的巧妙 融合,所搭配出的艺术空间,充满了 意境之美。让我没想到的是,它的设 计者是合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燕女士。那天她来为我们介绍书苑 概况,一袭旗袍缭绕出的古典情韵, 与其置身的环境共融相生。我这才知 道,原来她大学所学专业是建筑设计, 难怪能把自己的心愿付诸现实。

合口书苑落脚在什栋村,保亭县 委、县政府的心愿是想用这个项目让 这里的农户脱贫增收。多年以前,我 印象里的海南是一个要乘船漂洋过海 才能抵达的边陲小岛,拥有重要的国 防战略意义。当年很多大城市的知识 青年赴海南从事割胶劳动,生活异常 艰苦。就在合口书苑的周边,我果然 看到了成片的橡胶树。笔直的树干上, 道道刀痕十分醒目,一些刀口处,还 挂有一个小盆子,用来迎接流淌下来 的橡胶。割胶的场景我曾在电影镜头 里见过,黎明前的黑暗中,割胶者的 头灯在橡胶林里四处闪烁。据说这个 时间温度低,割出的橡胶质量最佳。

合口距离海岸近百公里,虽然吹 不到海风,小气候却是得天独厚。就 像当地人说的“温而不热、凉而不寒、 爽而不燥、润而不潮”,利用这个天然 条件,合口书苑尝试亮出健康养生的 名片,让整日在城市污浊的空气中疲 于奔命的人们,能有个回归自然、安 抚内心的去处。由此,我和它的相遇 定是一种机缘,它是那般吻合我的心 思。读书、品茗、写字、冥想,还有 三餐每日眷顾,不用分心操持烟火, 这等“观水通禅意,闻香去染心”的 清雅,真是生命中要极其珍惜的。然此行我的留宿只有一晚,带着不舍, 天边刚绽露曙色,我便下楼。海岛清 爽的空气滋润着我这个高原人的心肺, 恍若从海拔 2300 米的山顶滑落下来, 那种呼吸的畅快,只有长期生活在青 藏高原的人,才能体悟出其中的隐秘。

从客房的布局陈设,到庭院里通 幽的小径,露天的茶舍,观鱼的池塘, 每一步小景都简约温润,静谧的气息 让人顿觉尘嚣远去。忍不住盘算何时 身心倦怠了,便返回此地善待下自己。 合口书苑是当下时尚民宿的一种,不 过更有内涵更具风韵。运营后,不但 受到八方来客的青睐,更是各种培训 班理想的学习基地。为了能让村民在 家门口就有收入,他们还创办了一个 农民合作社,选用艾草、薄荷、柠檬、 玫瑰、鸡血藤等天然植物做原料,以 黎族传统工艺融入现代设计元素,生 产出各种造型的手工皂,煞是可爱, 我立刻怦然心动也买了一个精致的礼 盒。合作社负责人告诉我,他们的制 作者每月收入能达到 4000 元呢。这一 切都在明示,周燕他们的尝试无疑十 分成功。

保亭另一个让我醉心的世外桃源 是神玉岛,和合口书苑相似,这里也 同样有种隐逸于自然的快感。神玉岛 依偎五指山,又簇拥着毛真水库,山 的英姿和水的妩媚为这里点缀了无尽 的韵味,不觉让人想起那句“依山傍 水房数间,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的 归隐情趣。名为神玉岛,主要是以中华玉文化和生态文化为核心主题。当 然,集天地之精华的玉石其象征涵义 众人皆知。我们参观了中华玉文化艺 术馆和神玉宝塔,除了惊叹,我感覺 自己对玉的领悟还太浅层,我更留意 的是神玉岛的建筑艺术。酒店的客房 首先就征服了我们,一物一案、一灯 一器,文房四宝的安置,依栏望水的 阳台,圆窗隐约透露的热带植物,都 完美地融入了山水的怀抱,诠释出天 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也缓缓流淌出东 方美学的情感神韵。特别是临水而筑 的一排排小木屋,外观采用海南黎族 传统民居最典型的“船屋”造型,茅 草盖顶,竹木为架,温润淳朴,散发 出田野的清香。我喜爱它们的另一个 原因是,所有建筑材料取自自然,最 后又归于自然,没有任何污染。而现 代建筑用水泥钢筋堆砌起来的高楼大 厦,虽然节省了人类占据大地的面积, 但大量的建筑垃圾也给地球制造了沉 重负担。

神玉岛的本色建筑,坦明它所追 求的艺术品位,目前它的很多设想还 正在实施完善中。进入初冬的神玉岛, 凉爽温和,有如高原的盛夏。我们抵 达的那天,游客不是很多,长长的木 栈道上少了喧哗的噪音。我想,因为 玉文化的滋养,拥有空灵禅意和天然 美感的神玉岛,应该是品茗论道、修 养身心、舞文弄墨、默思沉想的灵魂 栖息地,并不适合成为旅行大妈们身 着艳服,舞动丝巾拍照的景点。

离开神玉岛的那个早晨,太阳还 未升起,我已站在了水边的木栈桥上, 此时神玉岛山水间云雾萦绕,景象迷 离,好似一幅清雅的水墨画。“行到水 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样的空寂,这 样的澄净,会让每一颗心灵觉悟生命, 拂去尘埃。

合口书苑和神玉岛所营造出归真 返璞的妙境,让我想起日本建筑大师 安藤忠雄的作品,安静、超脱,柔美 的光线荡漾浓浓诗意,让你随处能够 触摸到自然的温度,唤醒你的感官去 亲近自然。安藤曾说 :我的做法是追求比表面上更多的舒适的东西,我试 图从被人类破坏后所剩下的自然环境 中将真正的不朽与精华一个接一个夺 回,它们中的许多在经济迅速增长中 被抛弃 :与自然的基本关系、与资源 的直接对话、人们每天在生活空间中 的发现与惊喜。愉悦与审美的提高需 要在生活中用简单的方式去积极创造。

从炎炎夏日般的海南岛落地高原, 正是暮色苍茫时分,走出机场大厅, 寒凉的晚风立刻紧裹住我的身体,我 突然想,此刻如能有一杯黎家自酿的 山兰酒下肚,该有多好!

唐涓 编审,《三江源生态》杂志主编, 已出版文学作品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