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字法律,助力封杀

2021-04-16 19:00差评君
华声 2021年2期
关键词:巨头脸书言论

差评君

“绞杀”特朗普事件之所以掀起轩然大波,是因为这是一种“无需审判,就地枪决”的行为。而此后苹果、谷歌等公司纷纷直接将贵为总统的特朗普“全平台下架”,更是将特朗普一党拉出去反复“枪毙”了好几个来回。

美国的互联网巨头们为什么敢这么强势?原来,这一切的风波,都和美国一个叫做《230免责条款》的法律分不开。

一条重塑互联网世界的免责条款

《230免责条款》从 1996年诞生起就开始悄悄重塑着互联网世界。

这个短小精悍的条款只有26个单词:No provider or user of an interactive computer service shall be treated as the publisher or speaker of any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another information content provider.(互联网服务的提供者或用户不得被视为另一信息内容提供者提供的任何信息的发布者或发言者。)

看上去很绕对不对?翻译得简单直白一点:你在我平台上的言论你自己负责啊,出了事别找我,要找就找发表这个言论的用户去。

同时呢,这个条款不阻止平台规范内容,也就是说,有了这个免责条款存在,互联网公司不仅不用对用户发表的言论担责,同时还有控制用户言论的权利。

换句话说,人为干预热搜这事,在美国是合法的!这也是这几天美国互联网公司“封杀”特朗普的底气所在。

为什么会给互联网公司这样一把保护伞?1995年最初起草这一法案的时候,美国互联网行业才刚起步,微软推出IE浏览器对Netscape宣战,亚马逊和雅虎刚满一岁,谷歌两位创始人刚刚在斯坦福校园相遇。一些国会参议员开始注意到互联网上出现的各种色情内容,提出了《通讯规范法》以规范互联网,作为《联邦通信法》的修正法案。

根据最初的参议院版本,如果有意在网站上向青少年展示淫秽等不适宜内容,网络运营商将面临巨额罚款甚至是监禁惩罚。显然,这是把互联网平台当成电视和电台等传统媒体来对待。如果这一监管法案通过,那么刚刚兴起的互联网公司必须为自己平台上出现的第三方内容承担责任;他们必须对网络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否則就可能面临各种诉讼和惩罚。这意味着新兴的互联网行业发展将受到极大制约。

1996年,对网络监管法案感到高度紧张的言论自由维权团体和互联网行业联合起来,成功游说了加州和俄勒冈州的两位联邦众议员,在他们起草的众议院互联网监管法案《互联网自由和家庭赋权法案》中加入了好人豁免条款,授权互联网公司自己管理网络平台,这就是《230免责条款》的由来。

数十年间,美国的科技互联网巨头们在这个条款的保护下野蛮生长,发生过很多争议性删帖。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在2016年脸书以不准显示裸体为由“封杀”了一张著名越南战争照片。

这张照片是美联社记者于1972年6月8日在越南西贡拍摄的,照片中央的越南女孩被凝固汽油弹炸伤,赤裸身体、表情痛苦地大叫。

照片因捕捉了人们对战争的恐惧,获得了普利策奖,成为越战最具象征意义的照片之一。最终在全网大规模的抗议下,脸书才最终恢复了这张照片。

还有一个最近的例子,2020年10月,《纽约邮报》披露了一条关于“拜登秘密邮件”的相关负面新闻,脸书随即对于这个新闻进行了限流措施,推特则更是直接禁止用户链接到《纽约邮报》关于拜登邮件的两篇报道。

当用户试图在推特上分享这个消息时,会收到一条消息,“推特发送失败。你的推文现在不能发送,已经保存为草稿,请稍后再试。”

从上面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这个《230免责条款》实际上让这些互联网巨头的权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饱受争议却难以废除

既然这个免责条款确实离谱,那它是不是应该尽快被废除?

然而,关于废除这个条款,也存在着一些争论。

首先,这次美国互联网公司集体封禁特朗普也是有他们的原因的。国会在美国作为象征一般的存在,被大量暴徒冲击,还造成有人失去生命,这事在美国人看来是无法接受的。而特朗普作为这场闹剧的根源,还煽动他们“ 维护正义 ”,这种行为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饶恕的行为。

其次,其实之前就有司法部门想要修改《230免责条款》,但立刻就遭到了互联网公司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表示,免责条款的存在可以让他们专注于“打击有害言论”。如果《230免责条款》修改,一定会让巨头们的自由没有现在高。最直接的结果可能就是互联网公司收到无数张律师函,面临永无止尽的诉讼。

美国互联网巨头们当然也不是吃素的,每次有修改这个免责条款的提案提出时,互联网公司们都会团结一致大力抵制,他们每年也会投入巨资进行相关游说。

不过,因为封杀特朗普,《230免责条款》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越来越多人产生了类似的疑问:这种 bug一样的法律的存在,真的合理吗?

确实,已经开始有人发觉在这场风波中的不对劲了。来自德国、法国以及欧盟的多位高官相继公开表态,对社交平台的做法提出异议。

在网上,网民们也有不同的观点。

一方面,有人认为这次封禁特朗普的脸书、推特以及切断 Parler 服务的亚马逊都是私人企业,他们这么做是他们的权利;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能够提供这类服务的企业屈指可数,他们都是巨头。他们在这次风波中保持高度一致的行动,其实就是垄断。

科技巨头们在《230免责条款》的保护伞下,如今连美国总统都可以让他闭嘴了,那普通人呢?

只要《230免责条款》存在,这些互联网巨头就随时可以利用这个条款来“调节”人们的言论。

虽然现在推特、脸书这样的公司对于删帖还是很谨慎的,但在未来一旦遇到了变数,他们随时可以在这个条款的保护下合法地操纵舆论。

如果这些巨头的出发点是为了公民的利益,那后果还可控。可万一有一天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的话,那可真就是潘多拉魔盒打开,再也关不上了。

摘编自凤凰网2021年1月15日

猜你喜欢
巨头脸书言论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重要言论
重要言论
神奇的机器翻译系统
神奇的机器翻译系统
他们的言论
又一个百货巨头倒下了!
言论集纳